每日經濟新聞 2018-04-19 13:18:45
華泰證券分析師呂宏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豐樂種業去年業績出現大幅下滑,特別是種子收入出現了下滑,原因是公司品種結構老化,這次收購同路科技,可以補齊豐樂種業在種子研發上面的短板,在區域上也有助于豐樂種業加強西南市場的話語權,利好現有產品的市場推廣。”
每經記者|查道坤 每經編輯|任芷霓
4月18日,豐樂種業(000713,SZ)發布公告稱,公司正在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事項,籌劃的事項為公司擬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收購四川同路科技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同路科技)100%股權,預計交易金額范圍約為2.7億~4億元。公司股票4月18日起停牌。
值得注意的是,同路科技一直在尋求賣身,在2015年11月和2017年7月,曾兩次準備被荃銀高科收購,但是都未能成功。相比前兩次的估值2.4億元、2.88億元,如果豐樂種業最終收購成功,那么同路科技的估值將再次提高。
公開資料顯示,同路科技成立于2011年,注冊資本1億元,大股東為朱黎輝,持股比例為12.5%。
財務數據顯示,同路科技在2015年、2016年和2017年一季度,分別實現營業收入8411.27萬元、8752.72萬元和2140.36萬元;凈利潤為1325.53萬元、1211.58萬元和285.47萬元。
同路科技是一家以雜交玉米種子為主的“育繁推一體化”農業企業,是農業部頒發全國經營許可證的“育繁推一體化”種子企業。主要從事雜交玉米種、雜交水稻種、油菜種、小麥種等農作物種子的選育、生產、加工和銷售。而豐樂種業則是以水稻為主,玉米為輔的現代農業上市企業。
豐樂種業發布的公告稱,公司正在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事項,籌劃的事項為公司擬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收購同路科技100%股權,預計交易金額范圍約為2.7億~4.0億元。
在披露收購同路科技的同時,豐樂種業也發布2017年年報,根據年報顯示,2017年豐樂種業實現銷售收入144671.40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8.81%;實現凈利潤1165.76萬元,較上年同期下降45.48%;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 -10,615.86萬元,較上年下降109.10%。
其中,豐樂種業各產業中,種子產業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 27210.85萬元, 較上年30878.01萬元減少3,667.16萬元,下降11.88 %,主要原因是公司品種結構老化,新品種尚未形成規模。
對此,華泰證券分析師呂宏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豐樂種業去年業績出現大幅下滑,特別是種子收入出現了下滑,原因是公司品種結構老化,這次收購同路科技,可以補齊豐樂種業在種子研發上面的短板,在區域上也有助于豐樂種業加強西南市場的話語權,利好現有產品的市場推廣。”
事實上,同路科技并不是第一次被收購,此前曾被合肥另一家種業上市公司荃銀高科看中,并且先后兩次試圖進行收購。
其中,在2015年11月,荃銀高科發布預案,擬作價1.44億元收購同路科技60%的股權,彼時同路科技100%股權的估值約為2.4億元。但是,在2016年5月的股東大會上,收購案被多個重要股東否決了。
不過,荃銀高科并未放棄,在2017年7月22日,荃銀高科披露了收購草案,擬作價2.88億元購買同路科技100%的股權。其中,股份支付對價占總對價的60%,現金支付對價占總對價的40%,同時擬通過定增募集配套資金1.25億元,用于支付購買資產的現金對價及本次重組相關費用。在此次交易中,同路科技100%股權的評估價值為2.88億元,相較母公司賬面凈資產評估增值1.75億元,增值率為154.12%。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同路科技的估值2.88億元,比前一次的估值2.4億元,要高出4800萬元。然而,和前一次收購一樣,此次收購預案同樣被股東大會否決。
相比此前荃銀高科的估值,此次豐樂種業給出100%股權的價格為2.7億元至4.0億元,如果豐樂種業最終收購成功,那么同路科技的估值或將再次提高。
對于收購同路科技,《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致電豐樂種業,公司回應稱,同路科技相關產品有利于補齊公司種子產品短板,也有利于幫助公司打開西南市場,相關內容會在后續公告給予披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