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4-18 22:20:15
每經記者|駱一帆 每經實習記者|張祥威 每經編輯|段思瑤
4月16日,阿里巴巴自動駕駛路測車首次示人。隨著阿里巴巴的入局,百度、阿里巴巴、騰訊(BAT)將再一次在自動駕駛領域相遇并展開競爭。
NBD汽車(微信號:NBD-AUTO)從阿里巴巴方面處獲悉,其自動駕駛項目隸屬于達摩院旗下。公開資料顯示,阿里巴巴達摩院于去年10月成立,計劃三年之內在技術方面的投資將超1000億元。而在達摩院的研究方向中,機器學習、下一代人機交互、傳感器技術等與自動駕駛的研發關系密切。
據了解,阿里巴巴自動駕駛選取的技術路線為L4,即全自動駕駛。“這對行業來說是件好事,自動駕駛現在還需要更多細化技術開發,互聯網巨頭如能夠在自動駕駛方面投入更多,肯定有利于行業的生態建設。而且,互聯網巨頭的進入會帶來資金。”青飛智能創始人孫一飛向NBD汽車表示。
王剛領銜阿里自駕研發
自動駕駛研發技術除需要巨量資金投入外,主要由技術研發人員推動。據阿里巴巴方面透露,其自動駕駛項目的參與者為人工智能實驗室首席科學家王剛。
NBD汽車了解到,在加入阿里巴巴之前,王剛是南洋理工大學的副教授(終身教授),專注于深度學習的研究。之后,他還入選了《麻省理工學院科技評論》(MIT )。從學術界向商業化項目研究工作轉換,王剛可謂過渡順利。
據了解,王剛于2017年3月加入阿里人工智能實驗室。他在向媒體介紹時稱,當時工作主要是帶領算法團隊,實現人工智能技術在天貓精靈X1智能音響上的落地。
相比之下,百度在自動駕駛方面投入最早,但研發隊伍并不穩定。
百度最早由原谷歌中國工程研究院副院長王勁擔任自動駕駛事業部總經理。但2017年3月,百度通過內部郵件宣布,王勁因個人和家庭原因從百度離職。之后,百度成立了智能駕駛事業群組(IDG),由自動駕駛事業部(L4)、智能汽車事業部(L3)、車聯網業務(Car Life etc.)共同組成,集團總裁和首席運營官陸奇兼任總經理。
反觀騰訊,其在自動駕駛團隊方面相對低調,目前暫未公開自動駕駛項目團隊的更多信息。
效仿京東探索自駕物流車
“現在,有關自動駕駛的大量研發還處于技術儲備階段,只能說是對汽車行業有貢獻。”孫一飛說。
在看到阿里巴巴的自動駕駛項目信息后,安智汽車董事長郭健告訴NBD汽車,“阿里巴巴的路測車與景馳科技這類無人駕駛車科技公司的方案高度一致。現在做無人駕駛車相對變得簡單了,但核心是傳感器和背后的感知方法,這是最難的。”
據了解,國內一些車企的研究院正在做自動駕駛技術方面的積累。例如上汽、長安等,主要偏重于在現有產品下做一些L1和L2方面的開發,L3和L4則處于研發和儲備的階段。而BAT在加快自動駕駛技術研發的同時,均與車企有一定合作。
例如,百度與力帆股份、金龍客車等車企有合作;騰訊與一汽簽約,計劃合作研究高級別自動駕駛車型等。
“互聯網企業入局自動駕駛有個核心問題,它不做車。而車企的實力在于車輛本身,做自動駕駛的技術研發還是要基于平臺,兩方各有優勢。”孫一飛說,科技公司之間或許存在自動駕駛方面的明爭暗斗,但與車企之間仍需要有協同合作。
“科技公司做自動駕駛,短時間內不會對車企有太大沖擊,因為無人駕駛車才是產品,要真正落地后才會對行業產生影響。而且,傳統車企本身也是一個巨大的生態,也有很強的獨立研發能力。”孫一飛進一步分析稱。
對阿里巴巴此次進入自動駕駛領域,有業內人士猜測,它可能會偏向于像京東的運作模式,做一些物流車和全自動方面的探索,但對傳感器本身的成本和核心技術突破,阿里巴巴可能更依賴于外界資源。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