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4-18 20:27:27
今天的反彈行情與去年5月3016點時有些似曾相識。那么,這是否意味著行情已經徹底安全了?我認為,現在大盤即便是短線反彈,上方的壓力也是不容忽視的,3月23日有個缺口還沒補完,上面還有年線,壓力也不小。
來源:道達號(微信號:daoda1997)
今天上午,大盤高開20多點之后繼續下跌,滬指一度跌破年內低點3062點。但昨晚央行宣布定向降準的利好,自然也不是“吃素”的。新低之后,市場逐漸展開反彈,下午指數翻紅,最終滬指上漲24.60點,以3091.40點報收,漲幅0.8%。創業板指數反彈力度更大,最終上漲38.52點,以1822.26點報收,漲幅達2.16%。
在達哥看來,今天市場創新低之后,走出來的反彈行情有些似曾相識。那么,這是否意味著行情已經徹底安全了?
昨天晚上,央行公布了定向降準的消息,并且將在4月25日正式實施。今天早上,我在“道達早評”文章中,明確判斷這是一個利好消息,并且指出,“短期大盤應該要有所表現才說得過去”。畢竟,昨晚A50期貨已經大漲了,今天A股再不漲,不太合理啊。
不過,今天上午,滬指高開25點,短暫沖高之后,卻又再次陷入調整。上午10點44分左右,滬指下跌近24點,最低跌至3041.63點報收,也跌破了今年2月9日創下的年內低點3062.74點。當時,不少昨天就大跌的個股,今天繼續跌停,或者是大跌6%以上。大盤這種高開低走的跌法,跌起來確實非常讓人絕望。
好在,下午市場終于在“絕望”中復蘇過來,各類指數紛紛翻紅。今天,滬深兩市一共40多只個股漲停,其中,不少個股的股票名稱中,都有以下字樣“科技”、“技術”、“電子”等。換句話說,凡是具有“科技”含量的個股,今天都集體大漲。而從板塊來看,芯片概念、半導體、北斗導航、軟件股、網絡安全股、云計算板塊這些板塊就是今天最火爆的題材。

昨天,我曾經在文章中指出,創業板周二的調整,是對前期強勢上行的一種休整,對于這次調整,或許可以相對積極一些來看待。而今天,創業板指數在完全回補了3月27日的缺口之后,終于翻身向上,最終重新收復了年線。對于創業板、科技股今年的行情,我覺得還是值得期待的。
另一方面,大盤藍籌股、白馬股,其實今天反彈力度要弱一些。不過,大盤藍籌股卻依然是港資今天重點買入的對象。今天的數據顯示,互聯互通北向凈買入資金高達73.4億元,創下了2017年10月9日以來的單日最大量。其中,深股通凈買入33億元,則創下2016年12月5日開通以來的新高;滬股通凈買入40.4億元,也是2017年10月9日以來最高。
對于大盤藍籌股,后市表現可能不會像中小創那么猛,但如果繼續往下跌,可能還會吸引港資買入。畢竟,估值擺在那兒,很多股票已經再次變得便宜了。另外,上證50指數和滬深300指數近期都跌破了年線,而不少大盤藍籌股也在陸續向年線靠攏,年線會不會是他們調整的支撐位呢?我覺得很有可能。
接下來,說一下對大盤的看法。前面提到,對于今天的反彈,在我看來是似曾相識的。今天,滬指盤中跌破前期低點3062點,創出新低3041點之后,終于迎來反彈。這和去年5月11日的情況比較類似。當時,滬指從3300點附近一路下跌,在跌破年線之后,又在5月11日最低跌倒3016點,跌破了去年年初的低點3044點。跌破前期低點之后,大盤終于在下午翻紅,并重新展開新一輪上漲行情。都是破了年內低點之后,大盤出現反彈走勢,似乎就是所謂的“不破不立”。

但是,反彈之后,是否就意味著行情真的安全了呢?自然也不能徹底放心,去年5月份,大盤反彈了幾個交易日,滬指重新站上年線,但短線再次陷入調整,5月24日重新跌到3022點之后,才終于二次探底成功。而現在,大盤即便是短線反彈,上方的壓力也是不容忽視的,3月23日有個缺口還沒補完,上面還有年線,壓力也不小。
另外,中興通訊遭遇禁令風波,現在還沒有下文,其股票也還沒有復牌。今天盤后,中興通訊在港交所公告稱,因尚需就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激活拒絕令對本公司的影響進行評估,將延期披露2018年一季報,股票繼續停牌。其復牌后,會出現什么情況,也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所以,對于大盤,我認為暫時還不能說徹底安全了,短線反彈之后,可能還存在二次探底的走勢。不過,對于創業板,對于科技股,我還是相對要樂觀一些的。
滬深300指數倉位參考
日期:2018年4月18日
今日倉位:五成
明日倉位計劃:五成
一、本倉位是結合趨勢研究,設置的非實盤倉位參考,不作為買賣依據,請注意投資風險。
二、本倉位跟蹤標的為滬深300指數,以實現對指數量化跟蹤,避免持倉個股差異影響效果。
(張道達)
根據國家有關部門的最新規定,本手記不涉及任何操作建議,入市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