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4-18 08:00:05
每經編輯|李語涵
【證券時報:發改委上半年將公布新外商投資負面清單】
發改委表示,除了包括已經宣布的金融、汽車等行業開放措施外,新的負面清單還將在能源、資源、基礎設施、交通運輸、商貿流通、專業服務等市場高度關注領域推出一系列開放措施。新的負面清單除了將公布2018年的開放措施外,還將公布未來幾年的開放措施,這將給予相關行業一定過渡期,同時大大增強開放的可預期性。新的負面清單包括分別適用于全國和自貿試驗區的兩張負面清單,其中,自貿試驗區的負面清單比全國的負面清單開放力度將更大。
【上海樓市轉向:4月新房平價入市 一二手房價格竟現倒掛】
近期,上海的新房市場迎來了集中供應,在經過大半年的沉寂后,截至上周五,上海這個月推新和獲得預售證計劃開盤的項目合計已超過了10個,供應房源達4400余套。更加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樓盤的價格普遍低于此前市場的預期,部分地區還出現了一二手房價格倒掛的現象。(央視財經)
【民企參與PPP有望迎政策鼓勵 將在資金安排等方面給予支持】
從業內獲悉,在繼續規范引導的同時,政策層面將推動PPP條例盡快出臺。此外,將在項目推介、示范評選、資金安排、融資支持等方面給予民營企業進一步支持,進一步優化中國PPP基金投資方式,加大對民營企業及重點領域的投資傾斜力度,以提高民營企業的參與度。(經濟參考報)
【存款利率上限的調整不會一步到位,大額存單已先行】
接受采訪的銀行及分析人士普遍認為,存款利率上限的調整絕不會一步到位,而是分地區、分銀行類型、分批次地漸進式放開。目前,大額存單的利率上限已先行提高,包括建行、農行、中行、招行在內的數家銀行近日已陸續發行突破此前利率上限的大額存單。一位大行深圳分行高管表示,最可靠的觀察時點應該是資管新規出臺后,畢竟靴子沒有落地,多數銀行還不會輕易出手調整,但整體利率水平上升是肯定的。(券商中國)
【開征環保稅 助力打贏治污攻堅戰】
經濟參考報頭版刊文稱,環境保護稅的開征,意味著向現代生態文明建設邁進了一大步,但開征還處于起步階段。環境保護稅要更加有效地促進環境保護,征稅范圍必須擴大。目前已知的屬于污染物但未在排污費征收范圍之內的,一旦具備計征條件,就可以考慮列入作為環境保護稅的征稅對象。而對于現今未知的但在未來會認識到的破壞環境的污染物,也是未來潛在的環境保護稅的征稅對象。應稅污染物以及污染效應的多少,都需要在環境保護稅稅額的設定上得到充分體現。(經濟參考報)
【涼城縣公安局發布“關于譚秦東損害鴻茅藥酒商品聲譽案”通報】
4月17日23:53,涼城縣公安局官方微博發布了一條題為《“關于譚秦東損害鴻茅藥酒商品聲譽案”的通報》。通報稱:涼城縣公安局堅決貫徹公安部、自治區公安廳指示要求,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按照檢察機關意見,嚴格依法依規開展相關工作。(每日經濟新聞)
【最新“獨角獸”榜單出爐:螞蟻金服滴滴小米排名前三】
4月17日,胡潤研究院發布了2018第一季度獨角獸指數,對獨角獸行業進行了最新的排名。榜單排名前十的企業中,螞蟻金服以4000億元以上的估值位列第一,滴滴出行、小米以3000億元以上的估值并列第二。(每日經濟新聞)
【娃哈哈否認回購員工股份是為上市鋪路】
從今年3月起,外界就有傳言稱,國內食品飲料巨頭娃哈哈正在清理員工持股,為公司上市做準備工作。對此,4月17日,杭州娃哈哈集團方面回應稱,公司確實已經以3元每股(扣除0.4元稅后為2.6元每股)的價格,對原有(員工)股份高價全部收回,原因是原來“股份的激勵作用在下降”,并強調收回股份為員工自愿。該公司公關部門還表示,娃哈哈目前尚未將上市提上正式議程。(澎湃新聞)
【去年第四季度蘋果占全球手機利潤86% iPhone X獨占35%】
調研公司Counterpoint發布的報告稱,去年第四季度,蘋果的智能手機利潤占到了全球智能手機市場整體利潤的86%。數據顯示,去年第四季度,全球手機市場的整體利潤同比下滑了1%,但蘋果iPhone X一款手機就占到了整個行業利潤的35%,從而推動蘋果的智能手機利潤同比增長1%。(新浪科技)
【部分運營商開始2G網絡減頻】
近來,有消息稱,中國聯通將關閉2G網絡。中國聯通發布公告回應,正有序推進2G網絡減頻工作。對于2G網絡減頻,記者分別咨詢了三大運營商。中國聯通稱,2G網絡減頻不能叫關閉2G網絡,因為用戶還是在2G網絡上,只是有一個逐步減頻和瘦身的過程。(中新網)
【樂視網回應深交所:目前無法確認FF資金來源】
樂視網17日晚間公告回應深交所問詢函,稱公司目前無法確認FF的資金來源與公司關聯方應收款項、賈躍亭先生未履約的相關承諾借款是否存在直接或間接關系。
【道指上漲超200點,奈飛創歷史新高】
受最新公布企業財報普遍好于預期提振,周二美國三大股指延續上漲勢頭。截至收盤,道指收漲213.59點,漲幅0.87%,報24786.63點,納指收漲1.74%,報7281.10點,標普500指數收漲1.07%,報2706.39點。隔夜財報顯示公司新增付費客戶遠超預期,流媒體巨頭奈飛Netflix收盤大漲9.2%并創下歷史新高,帶動科技股集體走強,聯合健康UnitedHealth上漲3.6%,公司最新財報好于預期同時上調全年盈利展望。高盛和強生公司雖然財報同樣亮眼,卻出現高開低走的局面,分別收跌1.7%和0.9%。
【近三個月逾六成股票策略私募虧損】
據私募排排網最新數據顯示,截至4月17日,今年合計7537只股票策略私募產品公布了最新業績數據,4658只股票策略產品在近三個月收益為負,占比61.8%。虧損最多的是繹博投資旗下的繹博一期,近三個月收益率為負83.72%,最新凈值僅為0.112元。(每日經濟新聞)
【一季度私募基金規模暴增9400億元】
今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公布了最新的私募基金備案登記月報。數據顯示,3月份私募規模微漲300億元,達到12.04萬億元,由此一季度私募規模共增長9400億元,又登上了新的高峰。(中國基金報)
【港交所下月于期貨夜市引入股票指數期權及短暫停牌機制】
香港交易所宣布,隨著市場已確認準備就緒并獲監管機構批準,5月14日起,衍生產品市場交投最活躍的三只股票指數期權,即恒生指數期權、恒生中國企業指數期權及小型恒生指數期權,將納入收市后交易時段(T+1時段)。股票指數期權于期貨夜市的交易時間為下午5時15分至翌日凌晨1時,與現行期貨夜市股票指數期貨的交易時間相同。為確保市場公平有序,期貨夜市的期權交易將引入短暫停牌機制,以避免潛在的極端價格波動。(中證網)
【創業板“披沙揀金”進行時 部分公司業績持續性存疑】
資料顯示,創業板一季度業績預告超預期,市場對于創業板行情繼續充滿關注,偏向于看好創業板中優質成長股機會。當然,對于創業板的業績表現,投資者應該多加辨別,部分公司資產并表和大規模非經常性損益等帶來的業績瞬間“膨脹”持續性存疑,其中的風險值得關注。(中國證券報)
【今年以來350家新三板企業摘牌 掛牌企業數量動態平衡】
新三板掛牌企業數量逐漸迎來動態平衡。今年以來,350家企業從新三板摘牌,摘牌數量比去年同期明顯增多。業內人士認為,新三板企業摘牌存在市場環境方面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體現了新三板規模化發展后退出機制逐漸完善。隨著制度建設的推進,新三板逐漸從“量”向“質”的方向發展,退出機制的完善有利于掛牌企業優勝劣汰。(中國證券報)
【IMF:今明兩年全球經濟增速將創七年新高】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周二發布上半年《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計今明兩年世界經濟增速都將達到3.9%,創近七年新高,但經濟增速將在2020年后下滑,并警告貿易沖突可能令全球增長脫軌。IMF預計,2018年發達經濟體增速為2.5%,其中美國經濟增速為2.9%,歐元區經濟增速為2.4%,日本經濟增速為1.2%;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增速預計為4.9%,其中,中國經濟增速為6.6%。(BBC)
【印度再現“現金荒”】
2016年底由印度總理莫迪推行“廢鈔令”造成的貨幣緊缺現象時隔一年多再次在部分地區出現,其中南部的卡納塔克邦、安德拉邦,北部的北方邦、中央邦,西部拉賈斯坦邦,甚至包括首都新德里在內的多個地區都出現流動性不足現象。印度央行和財政部周二表示,各地ATM機內現金供不應求的現象與目前處于新一財年開端,各地節日活動現金需求增大有關,與銀行自身資本金儲備沒有任何關系,國家目前的現金庫存充裕,問題將很快得到解決。(華爾街日報)
【特斯拉再次宣布暫停生產Model 3】
繼今年2月暫時性關閉Model 3電動汽車生產線后,美國電動汽車制造商特斯拉公司周一再度宣布暫停生產Model 3,以“提高自動化水平”,解決產能不足問題。特斯拉表示,此次暫停的是加利福尼亞州弗里蒙特工廠的Model 3組裝線,目的是提升自動化水平并系統性解決瓶頸問題,這種做法“在生產爬坡階段很常見”。暫停生產消息一出,特斯拉股價應聲下跌,投資者擔心這將影響公司盈利前景,周二盤前特斯拉一度下挫約2%。(路透)
【菲律賓股市成為今年全球最差市場】
周二,菲律賓股票交易所指數收盤下跌2.3%,創2017年5月以來新低。今年以來,受通脹加速抬頭,菲律賓比索貶值及中美貿易戰連鎖反應影響,菲律賓股指已經下跌10%,在全球敬陪末座,總市值蒸發近200億美元,投資者正在加速撤離這個東南亞地區估值最高的市場。(彭博)
【微軟、Facebook等聯合聲明:不給政府提供侵略性援助】
微軟、Facebook、思科、諾基亞、戴爾、FireEye等30家科技公司簽署了不協助任何政府進行網絡攻擊的安全技術承諾協議書。(新浪科技)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