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3-21 00:44:36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張曉慶 每經編輯 姚治宇
![]()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每經記者 張曉慶 每經編輯 姚治宇
營收連續三年下滑后,2017年康師傅控股(00322,HK)(以下簡稱康師傅)業績終于止跌。昨日(3月20日),康師傅公布的2017年業績顯示,公司營收與利潤雙雙回升,凈利潤同比上漲超過五成。
受此影響,康師傅昨日股價報收于每股15.94港元,上漲3.64%。康師傅是否已經走出低谷?昨日,中國食品產業評論員朱丹蓬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康師傅2018年繼續增長基本沒問題,只是增幅多少的問題。
對于康師傅2017年的業績表現,朱丹蓬認為,宏觀層面上,受中國食品產業向好影響;另外,與康師傅自身作出的符合消費者核心需求的戰略調整、策略優化、輕資產運營、產品推廣以及品牌背書等都密不可分。
康師傅2017年業績數據顯示,2017年公司實現收益589.54億元,同比增長6.07%;股東應占溢利18.19億元,同比增長56.59%,這是康師傅近年來首次業績上漲。
公開資料顯示,康師傅已經連續三年營收下滑,凈利潤則連續四年下滑,2016年全年凈利潤1.77億美元,同比下滑達31%。
從公司兩大支柱業務數據來看,2017年,方便面和飲品業務均同比有所增長。其中,方便面業務實現收益226.2億元,同比增長4.91%,股東應占溢利同比上升27.34%至14.91億元;飲品業務實現收益347.54億元,同比上漲6.96%,股東應占溢利同比增長141.75%至4.26億元。而公司方便食品收益8.59億元,同比下跌6.1%。
從業務分布上來看,方便面業務占康師傅總收益38.37%,飲品業務占比達58.95%,方便食品業務占集團總收益1.46%。
作為方便面行業龍頭,康師傅業績受行業影響明顯。世界方便面協會的數據顯示,2013年~2016年,中國方便面需求量連續下滑,年銷量從462.2億包跌至385.2億包,跌幅高達16.66%。
尼爾森數據顯示,2017年方便面行業呈現回暖趨勢,市場整體銷量增長0.3%,銷額增長3.6%。2017年,康師傅銷量市場占有率達44.2%,銷額市場占有率達50.6%,位居市場第一位。
對此,朱丹蓬表示,前兩年方便面行業確實受外賣的影響不小,但現在由于企業的轉型,方便面口味改善,且相對來說食品安全更有保障,消費者信心開始恢復,逐漸回歸方便面。中國方便面行業目前處于“三期”階段,即新舊階段磨合期、適應期、中長期戰略的調整期。
事實上,康師傅方便面業務的回暖,主要得益于公司順應中產階層消費升級趨勢,實施多價格帶產品策略,鞏固高價面、發展高端面。康師傅在公告中表示,“在快速發展的高端面市場,康師傅取得同比成長,主打高端市場的熬制高湯產品銷售趨勢良好。”
康師傅在公告中提到,在原物料價格上漲不可逆轉的局勢下,2018年集團將持續透過產品升級、配方精選、規格優化等方式來強化收益管理。另外,集團將繼續推進供應鏈配置合理化、經銷商布局合理化、組織設計與費用合理化三個合理化改革,將方便面改革經驗推廣到飲品業務。
2017年是康師傅品牌成立25周年,公司終于迎來業績復蘇,這與行業回暖以及公司的系列轉型升級措施密不可分。
其中,2017年,康師傅出售多個資產,試水“輕資產”,備受市場關注。2017年2月,康師傅以2.16億元的價格將一處廠房及配套設施出售,出售將產生6000萬元的凈收入,所得款項將提高其現金儲備。7月,康師傅又出售旗下5家飲料生產工廠給上游合作方。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康師傅去年營收凈利雙雙飄紅,公司依舊存在不少挑戰。2017年,受到白糖、PET粒子和紙材等主要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影響,康師傅的毛利率下跌1.86個百分點至29.41%。飲品業務受此影響明顯,毛利率同比下降3.14個百分點至29.82%,而方便面毛利率與去年基本持平,為28.79%。
康師傅的毛利率近年來一直處于下滑態勢,2015年~2016年,康師傅毛利率分別為31.86%、31.30%。
對于康師傅毛利率持續下滑的原因,朱丹蓬認為,一方面主要受食品包材、輔料、人力成本增加影響;另一方面,則是因為行業仍處在“三期”階段,康師傅在創新方面,投入資源較多。
朱丹蓬建議,康師傅未來仍需要在產品創新、消費者互動、品牌背書等方面持續投入,中長期來說,可以緊跟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嘗試國際化布局。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