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見聞 2018-03-15 17:50:29
為何酒品行業會支持無人駕駛技術?因為此技術的成熟意味著駕車者將不用再擔心酒駕被罰或出事故的問題,而這將大幅提高相關行業的銷售增長率和市場規模。
通常來說最支持無人駕駛汽車技術早日上市的應該是汽車制造商或科技公司,但最近卻出現一位意想不到的盟友,酒精飲料行業。
據華盛頓郵報報道,在最近幾個星期里,兩大商業集團——一個代表葡萄酒和白酒批發商,另一個代表酒類大型生產商,他們使用自身的影響力來全力支持無人駕駛技術,以爭取讓無人駕駛汽車更快上市。
為什么酒精飲料行業也會如此熱切期盼無人駕駛技術的上市?因為很明顯,對于那些嗜酒如命的朋友來說,駕車就意味著不能在各種聚會場合喝酒。而今大部分人都會選擇駕車出行,這也就表示相當大的酒類消費市場被限制住了。
華盛頓郵報指出,夜晚從酒吧出來不再需要自己開車回家,飲酒者們就能在酒吧里消費的更多,這同時也就增加了酒精的銷量。摩根士丹利分析此舉增加的銷售金額大約差不多有2500億美元。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Adam Jonas表示,“共享和無人駕駛汽車技術可能會擴大酒精飲料行業的整體市場”。
摩根士丹利Adam Jonas認為,由于解決了人們無法同時喝酒開車的問題,酒品行業的市場增長率和銷量將大幅提高。他預測這一技術可使酒徒平均每周多喝一次,這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大幅提高酒品行業營收增長率。
據摩根士丹利的數據顯示,目前全球酒精飲料市場的規模為1.5萬億美元,并預計未來十年,隨著“無人駕駛”和“共享駕駛”推廣,全球酒精飲料銷量增長率將從現在的2.2%漲至3%。

華爾街見聞此前也曾提到過對此事的分析,根據數據顯示飲酒和開車雖然目前不能同時相容,但在酒和車上花費最多的是同一批人——有錢人。
摩根士丹利分析指出,購買酒精飲料的費用、購買車的費用都與人們的財富呈現高度正相關。也就是說,喝酒和開車的人群是高度重合的。禁止開車前飲酒在時空上看是酒業的重大損失。

數據顯示,各國對酒駕的處罰力度越大,酒精飲料銷量就越受打擊。
2011年,中國政府頒布了嚴厲的酒駕禁止令,醉駕可直接判刑。隨后,中國酒精飲料銷量增長率從15%驟降至-5%,銷量大受打擊。(見下圖)

同樣也是在2011年,蘇格蘭收緊對酒駕的處罰,當年啤酒銷量暴跌9.28%。(見下圖)

2013年,在哥倫比亞政府實施了新的酒駕處罰法令后,該國的酒精醫療銷量也降至了1%。(見下圖)

毫無疑問,中國也是酒類飲料生產大國同時也是消費大國,特別是白酒在國內整體酒類中占據明顯的主導地位,2016年白酒在酒類中的收入占比為63%,利潤占比為73%。
據中國報告網統計分析,白酒市場容量達6125.74億元,在快速消費品中僅次于煙草行業。白酒行業的市場容量是化妝品市場容量的2.8倍,包裝水市場容量的4.5倍,生活用紙市場容量的6.2倍。
可以說無人駕駛技術的早日成熟,對于國內酒品消費行業特別是白酒必然是巨大的利好,將有望百億以上規模的銷售額增長。
(華爾街見聞 陳侃迪)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