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深度 | 新一輪規劃背后,成都展現出的“世界雄心”

每日經濟新聞 2018-03-05 23:56:57

“規劃科學是最大的效益,規劃失誤是最大的浪費,規劃折騰是最大的忌諱。”在成都,我們看到一座城市對于規劃的長遠考慮和國際視野。

 每經編輯|李晃 謝孟歡    

位于四川天府新區的成都科學城 圖片來源:IC

每經記者 李晃 謝孟歡 每經編輯 趙橋

“歷史的發展是由無數創業史累積而成的。一串串積功興業的足跡,一個個改天換地的壯舉,開拓出歷史前行的寬闊航道,演繹出社會變遷的恢宏旋律。”

城市的發展亦如此,“再創業”能讓城市前行的道路拓寬、目標明晰,新的城市規劃便是城市“再創業”的體現。

2月27日,在成都市兩會現場,新一輪《成都市城市總體規劃》(2016~2035)初步方案提交大會討論審議。

將城市總規討論納入地方兩會議程,這種情況并不多見。大家積極建言,正是民生民愿的充分體現,這樣的總規,能最大程度凝聚民智民力,引領新時代下成都的城市發展。

新的總規也科學確定了成都戰略定位:堅定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加快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城市,奮力實現新時代成都“三步走”戰略目標,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國際門戶樞紐城市、世界文化名城,邁向可持續發展的世界城市。

“規劃科學是最大的效益,規劃失誤是最大的浪費,規劃折騰是最大的忌諱”,好的規劃決定著城市進一步躍升的可能、奮斗的方向。

從規劃全球最長的綠道體系到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從“兩山夾一城”到“一山連兩翼”、從成渝相向而行到城市群聯動發展,無不彰顯成都這座城市的長遠考慮和國際視野。

布局 構建“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的生態視野

“天府新區一定要規劃好建設好,特別是要突出公園城市特點,把生態價值考慮進去。”2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成都視察指導時,來到了天府新區并做出重要指示,點出了成都在城市規劃的方向。

“目標就是要把城市放在美麗的大自然中,把組團鑲嵌在綠地當中,達成城綠相融的空間格局形態。走出家門、踏出辦公區,就是公園、綠地。”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天府新區總規劃師匡曉明如是表示,早在規劃之初,“持續發展”的理念便已扎根深入,“綠色”也將成為成都最優質的資源。

公園城市是農耕文明、工業文明和生態文明交相輝映,人、城、境、業高度和諧統一的大美城市形態。成都在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中,明確提出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目標,讓抬頭望藍天,俯身見碧水,推窗是綠景的綠色生態生活成為成都特質,“這符合成都的城市氣質。”

定位可持續、立足生態、站位國際,成都的“高起點布局”也讓我們看到了成都的長遠考慮和國際眼光。

從世界城市發展經驗來看,打造“綠色”是塑造城市形態,提升生活品質,完善城市功能的重要途徑之一,而城市形態的改變也會帶來更長遠的效益。大規模城市綠地和開放空間,會吸引大量高素質人才,這也是紐約現如今獨特的競爭優勢,眾多500強企業總部設立于此。

當前,“綠色”目標既定,成都已經開始落實,一條條城市綠道正串起成都的城市形態脈絡。沿步道賞花,踏晨光鍛煉,展悠閑社交,綠道不僅是對理想城市形態的承載,更是城市規劃中的濃墨一筆。

具體而言,天府綠道將串聯生態區、公園、小游園、微綠地,構建五級綠化體系,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作為目前世界上規劃最長的綠道系統,總計16930公里,天府綠道是城市最優質的生態資產。

“綠道作為重要的開敞空間,將為未來城市發展預留空間,并實現更多城市功能疊加。”美國規劃協會秘書長蘇解放如是表示。

2月27日,京津冀協同發展專家咨詢委員會成員、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原院長李曉江指著成都總體規劃的“綠色”感嘆到,“這是成都本次規劃中最亮的一點”。

天府芙蓉園健身步道 每經記者 張建 攝

破局 重塑永續發展空間的產業視野

不變,孕育出了兩千多年天府之國的文化魅力;變,則需打破山的隔絕,使新神鳥振翅高飛。

在過往組織生產方式逐漸落后,新舊動能亟待轉換的情況下,“大城市病”日益凸顯,需要一個跨越式的構想,來幫助這座千年之城再次打開局面。

于是,翻越龍泉山,由“兩山夾一城”的逼仄變為“一山連兩翼”的廣闊,“高起點規劃東部區域、高標準提升西部區域、高水平發展南部區域、高品質優化中部區域、高質量改造北部區域”,成都,正積極探索、重構永續發展的新空間,這是一座千年之城的新局。

事實上,早在去年4月,成都就明確以“東進、南拓、西控、北改、中優”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緊接著,空港新城、簡州新城、淮州新城三座新城管委會相繼掛牌,為成都開辟經濟社會發展“第二主戰場”按下快進鍵。

打破原有格局,不僅需要勇氣,更需要奮斗實干的精神。跨越龍泉山的新城如何建設?

作為成都“東進”戰略的重要陣地,也是四川省委十一屆二次全會確定的“四項重點工程”之一,空港新城的建設工作開展正如火如荼。

2月8日,離春節只有7天,記者驅車一個多小時到達天府國際空港新城管委會門口,記者看到的不是歲末將至的清閑,而是工作大廳里紛紛埋頭伏案的緊張氛圍,以及會議室里匆忙穿梭著的身影。

“今年可以說是完全沒有感覺到快過年的氣氛,工作節奏真的很快。2017年是空港元年,在此之前這里是‘一張白紙’。”在空港新城管委會相關負責人看來,落實規劃要抓緊。

作為空港新城規劃人員之一,同時也是別人口中的“拓荒牛”、“第一代空港人”,他表示在新城規劃、建設中遇到過許多困難。

“從規劃建設角度看,這是一個多邊的工程,其中,規劃、建設、招商引資等工作基本在同步進行,所以我們都在加班加點地連軸轉,可以說在‘拼智力、拼毅力、拼效力’精神的影響下,很多辦公室晚上都是燈火通明,就在這間辦公室,我起碼熬過3個通宵以上。”

據該負責人介紹,空港新城已引進奧體城、“云錦天府”等項目,其中“云錦天府”項目將致力于打造成都市特大型數字文化產業集群和空港新城重要發展引擎。

白紙畫圖,開頭總不易,但空港新城的建設成果已通過數據體現出來。目前,空港新城已簽約項目50個,協議總投資超2600億元;而作為成都東進的另外兩大陣地,截至去年底,簡州新城已簽約、洽談、儲備重大產業和功能項目40個,總投資約1000億元;淮州新城西南部,成都(金堂)通用航空產業園已引進十多家相關企業……

成都,正以千年之變破局,優化城市空間結構、重塑城市經濟地理,也讓這座城市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塑造出更持久的發展動力。

如今“成都藍”天數越來越多,圖為在IFS樓下寫生的學生 每經記者 張建 攝

格局 邁步世界城市的國際視野

空間戰略的變局、規劃理念的革新,牽動的是一盤更大的棋局:東進,某種意義上說,是撬動成渝相向發展的支點。
成都在新一輪總規中也明確提到,要加快成渝相向發展,重點推進形成長度240公里的龍泉山東側產業發展走廊,打造成渝城市群新興增長極。

“要從根本上打破單中心攤大餅式布局模式,重塑空間結構。”在李曉江的眼里,“東進”是破解成都空間發展的關鍵。

身在東進這盤大棋局中,作為“沖鋒陷陣”的排頭兵,上述空港新城管委會相關負責人早已深諳成都的“再創業”即是成渝相向發展的一大機遇,他說,“翻越龍泉山,縱觀整個東進,其實正是成渝相向發展的支點。”

正如著名經濟地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陸大道所總結,對成渝城市群來說,成都和重慶是兩個核心城市,要體現區域協調發展新內涵,要實現城市群發展的內部和諧,需要成渝相向而行。

成都向東、重慶向西,兩座城市的相向發展,也將進一步促進兩地的資源整合。在全國政協委員、重慶市旅游局局長劉旗看來,旅游資源、旅游產業便是很好的例子,“渝西地區便是川渝、成渝相向發展的重要接壤地。”

而據劉旗透露,重慶正嘗試以市場化的方式搭建國際化旅游平臺,“一旦市場化之后,就打破了地域界限。”劉旗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成都、昆明等各城市都可以加入平臺。

然而,“成渝相向發展”遠不是最終目的,成都有著更為深遠的雄心:成渝合作共建世界級城市群。

“要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推動產業分工協作;要更好地發揮成、渝兩地政府的作用,放大城市群的共同利益;要充分發揮中央政府及其職能部門的作用。”在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學術委秘書長、研究員馮奎看來,成渝相向、成渝城市群的打造應有著力點。

當前,中國已有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在“一帶一路”倡議和西部大開發的背景下,成渝城市群將迎來大機遇。

“在西部打造一個世界級城市群,對于改變中國區域經濟格局意義重大。”在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陳耀看來,成渝城市群,無論是人口規模還是經濟總量,都為一個世界級城市群的崛起打下了基礎。

成都已定下“三步走”邁向世界城市的目標:2020年,高標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本建成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國家中心城市;2035年,加快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全面建成泛歐泛亞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國際門戶樞紐城市;本世紀中葉,全面建設現代化新天府,成為可持續發展的世界城市。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