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11-07 23:18:33
華僑城A掛牌轉讓北京僑禧51%股權,此舉意味著完全退出該公司,以及新著東方項目。記者現場探訪獲悉,該項目從今年6月就已開始建設,有望年底開盤。果實即將到手,華僑城此時退出,意在何處呢?
每經編輯|馮穎祎
新著東方項目6 月已開工,目前部分樓棟已經蓋起幾層
每經實習記者 馮穎祎 記者 郭榮村 每經編輯 文多
10月31日,華僑城A(000069,SZ)掛牌轉讓北京僑禧投資有限公司(下簡稱北京僑禧)51%股權。早在今年8月,華僑城已出讓了該公司49%的股權,此舉意味著完全退出該公司,以及新著東方項目。由于尚處于預披露階段,標的價格還未確定。
《每日經濟新聞》在該項目走訪地調查中注意到,項目工地還在正常施工過程中。據一位銷售介紹,項目決定本月底開盤。
時至今日,華僑城拿下該地塊已經兩年之久。按照業內慣例,該項目早應開盤入市。在這期間發生了什么呢?
據媒體報道,2015年11月2日,華僑城與招商、華潤組成聯合體,以總價83.4億元競得該項目地塊,這一成交總價也成了北京土地總價第三高。這個地塊位置上即后來的新著東方項目,而新著東方的開發商即北京僑禧。
但工商登記變更記錄顯示,2016年9月,招商地產與華潤置地正式退出了北京僑禧,此前3家企業分別持股項目公司約1/3的股權。據《北京商報》報道,華僑城曾表示,該地塊作為企業時隔多年再次在北京拿地,戰略意義重大。
兩家公司退出一年多后,2017年8月1日華僑又迎來了新的合作伙伴。泰禾集團(000732,SZ)通過旗下北京泰禾錦輝置業有限公司(下簡稱錦輝置業)向華僑城購買北京僑禧49%股權。
業內均認為經過此次的股權轉讓,該項目應走入正軌,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也在現場注意到,項目的圍擋上面寫著華僑城和泰禾集團兩家公司。目前項目還在緊張的施工期,大部分樓體達到正負零,部分樓體超出地面數層。值得注意的是,在現場建設單位把11月15日定為一項節點目標。
一位北京僑禧的負責人向《每日經濟新聞》向記者表示,該項目從今年6月就已開始建設。華僑城在此時將北京僑禧剩余51%股權轉讓,正式退出項目,不禁讓人疑惑。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從實際情況看,當前此類股權項目的轉讓具有積極的意義,對于其資金面的緊張壓力緩解有積極作用。嚴躍進認為,在調控下很多地王項目的開發節奏比較慢,潛在的資金成本也很高,這個時候轉讓項目也是為了降低資金成本,同時有助于尋找更值得投資的項目。
記者也曾致電多為華僑城相關人士,但均未獲得回復。
在項目現場,記者注意到項目售樓處已經基本完成,進入售樓處的通道也在施工中。現場一位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說,這個項目2019年左右完工。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購房者的身份致電該售樓處時獲悉,項目暫定將在12月末開盤。11月30日售樓處對外開放,主要戶型為110、130、170平方米左右的大平層。據華僑城當時拿地的新聞報道,此地塊需配建5.7萬平方米公租房,溢價率50%,折合樓面價已達5.6萬元/平方米。
從銷售均價來看,曾有業內人士分析,按照拿地成本以及項目的打造標準推算,項目未來的銷售均價應該達10萬元/平方米。而從市場競爭來看,公開數據顯示,在同一時期,北京豐臺區域接連出讓多塊高價土地。如今,該地塊周邊的項目陸續先行入市,這為該地塊的后續開發帶來了不小的壓力。從規劃來看,該地塊需要配建的物業類型包括郵局、衛生所、電信機房、教育用地、社會福利用地、公交樞紐用地、文化設施用地等。
單從項目來看,已經面臨以上種種因素。而在2017年5月,華僑城正式成立其全資子公司華僑城北方集團,并明確指出,未來,華僑城北方集團將堅持“文化+旅游+城鎮化”的創新發展模式,明確以“京津冀”城市群為核心,北京、天津、河北三大區域為發展中心,大力推進“京津冀”文化旅游一體化戰略。
嚴躍進認為,華僑城近期投資的重點在于文旅地產方面,尤其是包括特色小鎮以及一些中西部的文旅產業項目等投資比重較大。類似北京地塊項目進行股權轉讓,很大程度上和其回籠資金的概念有關。通過此類項目拋售,能夠為其回籠較多資金,也有可能將此類資金運用于其他地產項目的收購上。
回籠資金,按集團方針行事,這或許是主要的內部原因。目前北京僑禧51%股權掛牌處于預披露階段,出讓價格未知。可知的是,泰禾集團8月1日公告中披露的數據顯示,當時錦輝置業以掛牌底價7.34億元受讓北京僑禧49%股權,錦輝置業同時向北京僑禧提供股東借款償還公司的部分股東借款本金44.49億元及相應利息。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