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11-03 22:45:24
宜信普惠商通貸總經理孫萌在主題演講中表示,過往宜信數據所有的模式分析和提煉所促進的創新動力是非常有效的。我們希望做的是人人有信用,信用有價值。對于商通貸服務于小微的,依托數據驅動的,在線信貸業務來講,小微有數據,數據有價值。
 
        
        11月3日,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2017中國新金融發展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本次以“新科技,新格局 金融科技重構金融新生態”為主題。宜信普惠商通貸總經理孫萌在主題演講中表示,做小微金融是很難的事情,在這個過程中,獲客的時候會遇到瓶頸,拿到的數據參差不齊。小微業主也會有欺詐,在某一些區域和行業里面,會發生局域性的風險。在座的同行能夠在這個行業里持續耕耘,是因為大家沒有忘記我們的初心,能夠用我們的能力、知識和技術積累區服務于普羅大眾,做真正的普惠金融。
各位領導、各位同行,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下午好!非常高興有機會到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宜信在普惠金融和金融科技的應用方面目前做的事情和取得的一些成果。
自我介紹一下,我來自于宜信的大數據創新中心,我負責的業務是商通貸,是專門服務于中小電商和小微企業主的純線上的依托于數據的信貸業務。我本人的背景跟剛才臺上的幾位嘉賓都很相似地過去的很多年都是在銀行和支付行業構成,也是在這兩年才投入到非銀行類的金融機構來擁抱一下互聯網。
首先還是跟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宜信,剛才各級位嘉賓都講到,參會的機構都是國資的背景,我們也非常高興看到國資背景的很多同行加入到普惠金融的這個領域里面來。宜信的創始人2006年自己創立了一家民營企業,當時我們創立的初衷就是發現有很多高成長的年輕的新興人群和小微企業,在那個時候沒有辦法得到傳統金融機構的服務,由此產生了一個想法,我們去發展普惠金融。
經過11年的時間,宜信已經發展成中國相對比較領先的,主要服務于普惠金融和財富管理的金融科技企業,我們所覆蓋的業務面也比較多,包括大家比較熟悉的網絡接待,里面最有名的是我們已經上市的部分宜人貸產品。
在宜信創立之初,我們曾經創立一個口號,人人有信用,信用有價值,這句話可以體現出宜信公司立業之本,希望在中國推進普惠金融和信用評估體系的發展。我們的初心就是看到有很多微小的需求沒有辦法被有效的滿足。
我們的主旨是我們要彎下腰來把手弄臟,不是坐而論道,我們會深入到小微企業、農村,所有需要金融業務的場合里面去,幫助高生長性客群得到滿足。
發展至今,我們依然認為高成長客群他們有對于財富管理的需求,有對人生美好規劃的需求,他們可能沒有辦法得到銀行類專業的理財服務,但是我們可以靠科技的手段讓他們體會到定制化的金融服務。同時對于成長類的客群和小微企業,他們也是萬眾創新大眾創業的主要的力量。
我所在的部門是大數據創新中心,專門利用大數據故聯網技術為宜信過往的業務賦能,同時孵化新的只能依托互聯網技術才能成立的部門。經過過往的發展,首先我們有一個很重要的大數據風控引擎的平臺,它支撐宜信千億識的信貸業務和大數據的整合、清洗等。我們部門孵化了兩個純線上的互聯網化的業務,一個就是針對于小微企業主的商通貸的業務,還有針對于新銳中產的人群,有投資需求,但是可投資少、理財機會少的財富管理平臺。
對于宜信和我們所代表宜信金融科技創新的部門來講,我們的關鍵技術其實在很多互聯網和技術的峰會上,大家講的都是比較類似的,就是大數據處理、云計算等能力。我們認為科技創新的重點并不在科技本身,而在科技在商業模式中的應用。我們的核心能力能夠實現與金融業務所結合的金融創新,以及利用數據技術提升經營,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核心能力。
我們的愿景和使命是希望通過數據智能推動金融創新。
我們的部門像整體宜信一樣,對背景是非常兩極化的,我們有純金融背景出身的一批同事,也有數據建模技術和科學家的團隊。宜信提出不同來源、不同背景、不同理念的人結合在一起,把自己的專長融合,服務于我們原本沒有辦法服務的人群。
這里面會簡單講一下我們的理念理念和模式創新。在理念創新方面,我們服務的是微小的客群和微小的需求,我們一直倡導的是勿以善小而不為。為什么小微金融是國家一直倡導呼吁,但是到今天其實都沒有做得非常好,它的整個金融服務的滲透率還是相對比較低的行業。在這個領域里耕耘的人都會發現,他們相對分散,需求多樣,你要服務他們,用傳統的手段,你的運營成本很高,風險的評估非常困難。但是如果能夠把他們匯集在一起,用更有效的手段和有排序性的風險建模的方式,也能產生很大的產能。
我們認為,我們非常重要的理念創新的能力有三方面,第一就是我們對行業深入的洞察,捕捉到行業發展機會的能力。第二個方面,因為宜信在金融科技行業已經有了過往11年的積淀,可能跟傳統銀行類的機構來比較,我們非常的年輕,在新的土壤里耕耘,我們相信我們沉淀的時間和積累的數據,和交了學費買到的經驗非常多的企業。過往宜信數據所有的模式分析和提煉所促進的創新動力是非常有效的。同時我們能夠讓金融與技術優勢快速的融合和落地,這是支撐我們理念創新的幾個要素。
我負責的是小微企業的業務,我以這個業務舉例,我原來在銀行的時候,我們也做過很多小微金融的服務,大家在銀行做過來,都知道傳統采取的手段是什么。即使在前幾年,我們也知道,服務小微企業,你是希望拿到他實時的動態的經營數據,過往這是非常分散和難度很高的。但是隨著市場的發展,我們會隨著B2C的互聯網產業已經進入到高飽和和經過快速發展的時間之后,B2B的互聯網產業機構到了快速發展的時機,他們開始深入到交易鏈里面去。這個時候,他們已經有了相對有序的數據沉淀和積累,同時也有非常迫切的數據變現的需求,金融企業有非常多的企業,可以和這樣的企業合作并行。
這里面的鴻溝在于哪兒?第一,這樣的平臺他們對于經營的風險并沒有很多的理解,我們接觸到B2B的創業者沒有任何的金融積累,認為可以靠自己做金融。另外一方面,他們的數據和他們的積累,這個模式沒有辦法為傳統的銀行類的產業所接受,即使在這個情況下,能夠做到的風控水平也不是銀行類的金融機構所接受的資產質量的水平。這里面有很多的教育和技術打通的工作。
目前我們已經形成的模式,就是和服務小微企業的平臺和數據機構達成的數據合作伙伴的模式,我們通過數據共享的方式,幫助平臺實現數據變現,幫助平臺促進小微業主規范化經營水平和數據記錄處理的能力。依托于此,我們可以對小微企業做有效的風險評估和信貸服務。
以商通貸舉例,創立之初,跟外貿電商平臺合作,2014、2015年的時候,所有擁有B端的平臺里面,是真實性和質量最好的,我們第一個官方合作伙伴是易貝還有亞馬遜,后來我們記入內貿電商領域,服務淘寶、天貓、蘇寧易購、京東。現在我們服務的客群,除了電商以外,還有更加廣泛的小微企業主。
我們通過平臺和這些數據服務商提供給我們的場對比較長期限的經營數據,結合宜信內部原本積累的風控數據和風控大數據平臺上實時推送的評分和數據,做實時的風險評估。通過學習和風險建模進行定價和決策。
這是我們簡單的實時授信的框架,中間層是在平臺上 實現的,客戶進去之后,做了很多的工作,還有客戶和平臺授權給我們的數據,還有公網上面找到的數據等等。很多同行都知道,如果客戶申請,人工信審的時候,往往要把客戶的名字、電話、身份證號、手機號、地址輸入到百度或者谷歌里面查,有一些非常可疑的信息,我們兩年前就已經用技術手段幫助人工信審,以知識圖譜的形式呈現一個客戶與他所提供的信息有關系的關聯,可以提高效率。授信產品可以直接拿到知識圖譜給到的結果。
動作在風控引擎里面布的風控模型和規則,可以實現實時的授信。
商通貸作為服務小微的業務,我們最快是8分鐘,平均2小時之內,就可以完全授信,客戶可以提款。
剛才講到的風控部分,我們部門建立的大數據風控的平臺,宜信內部扮演者所有信貸業務信息樞紐的工作,我們提煉了宜信內外部總量過億的數據。每個業務里面所需要的標簽和實際的授信指標都是幾萬個或者是幾千個。前期也做了非常多的數據清洗、整合和機器學習建模的工作,最終冷卻實現支撐宜信所有的信貸業務,快速的信審處理和越來越好的資產質量。
這是給大家舉個例子,做小微金融是很難的事情,在這個過程中,獲客的時候會遇到瓶頸,拿到的數據參差不齊,小微業主也會有欺詐,在某一些區域和行業里面,會發生局域性的風險。在座的同行能夠在這個行業里持續耕耘,是因為大家沒有忘記我們的初心,能夠用我們的能力、知識和技術積累區服務于普羅大眾,做真正的普惠金融。
我們在這兒放的是業務定期向客戶收集的他們自己的故事,其實當時非常觸動我們團隊的客戶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上上傳了一張照片,他第一次跟我們借了2萬塊錢之后,他進的所有的貨,一個卡車上堆滿了所有的瓷器。他2015年跟我們申請,淘寶上的一個小店鋪。目前最近一次跟我們這兒拿到的授信已經提高到13萬,拿到了好幾個品牌的代理權。
我們希望做的是人人有信用,信用有價值。對于商通貸服務于小微的,依托數據驅動的,在線信貸業務來講,小微有數據,數據有價值。我們希望搭建起小微信用處理平臺,包括電商,包括食品加工,包括餐飲,包括服裝,包括物流的不同行業的小微企業主,能夠實現一個通用性的,同時考慮到他們行業特點的手心體系,讓我們服務的小微企業越來越多,能夠覆蓋的行業越來越廣。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