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銀行回歸本源服務實體 也要不斷推進業務、產品創新

每日經濟新聞 2017-09-28 11:51:53

郭田勇認為,中小型銀行跟大行相比,去爭奪大城市的業務是力不從心的。從金融趨勢上來看,中國金融服務的短板也是它的發展空間,其實是在地市級以下或者是縣市市場,城商行或者是農商行要對這塊市場高度重視。

每經編輯|姚祥云

9月28日,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2017中國商業銀行價值論壇"在北京舉行。本次以價值經營為主題,聚焦中小銀行在當前形勢下的發展趨勢和發展路徑。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在主題演講中表示,銀行業"回歸本源"并不是說你一定要簡約透明,恐怕不是這個意思。還有三個詞,一個是強化監管,還有市場導向和結構優化--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提出了四句話,回歸本源、優化結構、強化監管、市場導向。回歸本源講的是切實服務實體性經濟,但是仍然要以市場為導向,要鼓勵創新,要鼓勵競爭。競爭中出問題怎么辦?依靠強化監管的方式來防控系統性風險,維持金融業的穩定。面向未來的發展,各類中小銀行、農商行、城商行還是要緊緊抓住服務實體經濟這條主線,不斷推動業務創新、產品創新,來提高自身的運營水平。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

演講實錄:

非常高興參加這個活動,論壇的名字起得很好,中小銀行價值論壇,中小銀行的確是有創造價值的能力。創造價值的能力能不能長期可持續的存在,或者說未來會不會越來越強,的確還是有疑問的。我們也看到,最近幾年,整個銀行業,經營壓力越來越大。最好的日子已經過去,最壞的日子可能還沒有到來,從銀行業的盈利能力來看,現在面臨很大的考驗。

我想從幾方面闡釋一下中小銀行的發展趨勢。

第一,我想簡單圍繞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的精神辨析一下,思辨才能使我們堅定自己的方向和信心。我們思辨的是什么問題?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提出,金融業要回歸本源,什么是回歸本源?有一些文章表示,要簡約化、透明化,才能更好的服務實體經濟,不要搞花里胡哨的創新。回歸本源到底是不是這樣的內容?要辨析一下。

我們現在的銀行是商業銀行,不是上世紀80年代的國有專業銀行,我們以盈利最大化、給股東創造最大價值為經營目標。要透明、要簡約,不要搞復雜的創新,這個提法到底成立不成立?是有疑問的。你是商業銀行,要對各種資本開放。各類民間資本開始進入銀行業,大家要進行競爭,競爭的結果肯定是這個業務一定很難簡約下去了,這是一條悖論。

我們站在高大上的觀點上來看,包括剛才講的合規比掙錢更重要,這個說法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如果你都不掙錢了,你還享受到合規嗎?合規恐怕也就成了無源之水。

中央講回歸本源并不是說你一定要簡約透明,恐怕不是這個意思。還有三個詞,一個是強化監管,還有市場導向和結構優化--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提出了四句話,回歸本源,優化結構,強化監管,市場導向。回歸本源講的是切實服務實體性經濟,但是仍然要以市場為導向,要鼓勵創新,要鼓勵競爭。競爭中出問題怎么辦?依靠強化監管的方式來防控系統性風險,維持金融業的穩定。

面向未來的發展,各類中小銀行、農商行、城商行還是要緊緊抓住服務實體經濟這條主線,不斷推動業務創新、產品創新,來提高自身的運營水平。

創新肯定是要有重點的,業務發展也是要有重點的,我們的重點放在哪兒?銀行為實體經濟服務,我們要研究銀行的發展趨勢,我們一定要看到整個的增長趨勢未來是怎么樣的。現在有一些業內的專家討論,存在新周期,我們先不考慮這個問題,但是我們看到中國經濟轉型的方向,已經從過去依靠高投入、高出口所謂的外延性的增長方式不斷地進行轉換,從GDP的構成來看,有兩個數字很亮麗,一個是消費在構成中的比例不斷提升,現在已經占到了76%,另外一個是第三產業在整個產業中的占比也在不斷上漲,現在已超過50%。這兩個數字向大家昭示了未來中國經濟的轉型方向,我們以后若繼續依靠投資重化工性的企業去拉動經濟,它還是有動力的,但是動力是不斷衰弱的。

我們在公司業務上,重要的投資項目中,高科技類的企業不斷興起,在公司業務上一定要朝著輕型化、投行化的方向轉變。我們有兩方面的解釋,第一,輕型化和投行化的業務,工具和產品更多,我通過創新,更多的產品和工具能夠為企業服務,發債或者設計一些金融產品,針對不同的企業衡量,能配置各種類型的產品,提供全方位的服務,不是單調的發債,我的服務能力會大大提高。

另一方面,可能我這種資本的消耗也會不斷減少。現在中小銀行的資本壓力普遍非常大,按照傳統方式走,資金的壓力會變得越來越大。公司進行業務調整,資金的壓力也會慢慢的降低。從零售端,一定要線上線下相結合,要重視互聯網技術的應用。

傳統的模式可以搞,也要繼續搞,我們通過社區銀行、社區金融的方式,一樣可以更好地服務客戶,更好地來增強客戶的黏性,線下這條道路也要搞,特別是對于中小型銀行,跟大行相比,去爭奪大城市的業務,我們是力不從心的。剛才的嘉賓講了,三到五線城市,我覺得挺有道理的,農村包圍城市。從金融趨勢上來看,中國金融服務的短板也是它的發展空間,其實是在地市級以下或者是縣市市場,城商行或者是農商行要對這塊市場高度重視。

第二,可以積極爭取多種資源,我同意一些中小銀行搞金融資源,搞消費金融機構,有了這樣一些機構以后,可以跟傳統的銀行業務形成互動,提高綜合應用服務能力,這塊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一點,從中小銀行未來發展來看,給它營造一個好的外部環境,特別是監管環境,這是非常重要的。在中國經濟下行時期,中小銀行的風險偏好也在降低,但跟國有大行相比,中小銀行放貸業務的積極性非常強。

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提出要強化監管,審慎監管。我們知道宏觀審慎監管這個詞,2008年金融危機以后提出來,主要是對大型金融機構大而不能倒的問題,倒了以后,對整個社會的沖擊非常大。因此,前置性對它采取各方面的指標,給它更高的監管標準,保證它不出問題。

而對于中小金融機構,我們本來有一個假設,存款保險制度,金融機構破產退出制度,我們之所以搞這些東西,有一個基本前提和假設是,一些中小商業銀行一旦出問題之后,把存款人的錢該賠的賠,你該倒閉就倒閉。一些大行,比如工農中建不能倒,保險公司賠不起,系統性和重要性要單獨納入到宏觀審慎監管方向中。

我想說什么呢?對于中小銀行,既然假設它出問題不會發生系統性的金融風險,為什么一定要在宏觀審慎的指標里把它捆綁的那么嚴呢?我個人認為,未來還是要把宏觀審慎和微觀審慎真正地分開,上帝的歸上帝,凱撒的歸凱撒。一些中小商業銀行達不到宏觀審慎的范疇里,已經有了保險,就放手讓他干,干好了可以快速發展,干不好有這一套體系保障。

政策環境能夠進行優化和改善的話,我相信中小銀行的發展形成更大的空間。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郭田勇 回歸本源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