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9-25 23:16:42
從2007年到2015年,我國240家醫藥上市公司中累積僅有47家發布了社會責任報告,僅占19.58%。而海外合作方對于企業社會責任普遍較為重視,這讓很多藥企因此遭遇出海的坎坷。《中國醫藥企業社會責任實施指南》已在近日發布,它可以為藥企提供9項一級指標、20項二級指標和166項三級指標。
每經編輯|趙天宇
每經記者 趙天宇 每經編輯 文多
目前,企業社會責任的國際標準、國家標準都已經發布,但針對醫藥行業特點的標準體系此前并不清晰。醫藥行業具有自身特性,企業積極出海希望擴展市場,但海外合作方對于企業社會責任的普遍重視,又使得很多藥企因此遭遇坎坷。
正因如此,中國醫藥行業需要一個具備自身特點的企業社會責任標準。9月23日,在第九屆中國醫藥企業家科學家投資家大會上,《中國醫藥企業社會責任實施指南》(下簡稱《指南》)發布。這份指南由中國醫藥行業的8家協會共同發起,融合了藥企、高校專家、行業媒體的調研和研究成果。
社會責任履行的重視,已經成為企業治理的趨勢。
不過,目前多數藥企對其應承擔的社會責任范疇并不清楚或存在誤解。有分析認為,醫藥企業社會責任報告信息披露也因執行標準不同,發布內容不同,評估體系不同而造成企業披露意識淡薄、披露內容不全面、框架不清晰、內容拼湊,缺乏定量信息披露等問題。
據統計,從2007年到2015年,我國240家醫藥上市公司中累積僅有47家發布了社會責任報告,僅占19.58%。醫藥百強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發布的數量也不多,醫藥百強企業中發布社會責任報告的企業僅為21家,占21%。
北京物資學院商貿流通企業研究所所長李敬強坦言,在調研、研究過程中,專家組發現,很多醫藥企業不知道應該在企業社會責任報告中去寫什么;報告的格式與內容方面,有一些企業的報告也與合格的社會責任報告有一定差距。
這份《指南》中構建的中國醫藥企業社會責任評價指標體系,為藥企提供了9項一級指標、20項二級指標和166項三級指標,參考了醫藥企業自身特點。其中,一級指標包括企業社會責任治理、可持續發展責任、產品安全責任、勞工關系社會責任、EHS社會責任、價值鏈生態圈社會責任、客戶社會責任、社會公益責任等九個維度。
“通過建立這個指標體系,我們可以幫助藥企加深對企業社會責任的理解。在評價企業社會責任時,藥企應注重哪些方面,這份《指南》起到了一個指引的作用。”李敬強說。
《指南》專家組成員在研究中發現,我國醫藥企業發布社會責任報告的起步較晚。廣州白云山和記黃埔中藥公司在2008年發布了醫藥行業首份社會責任報告,開啟了我國醫藥企業發布社會責任報告的先河;2009年后,復星醫藥等企業開始定期向社會公開發布社會責任報告。
醫藥上市公司社會責任報告數自2009年后雖然保持增長態勢,但增長并不迅速。
“我們走訪醫藥企業時發現,寬泛的社會責任,不管國際標準也好、國家標準也好,醫藥行業對此其實不是特別適應。”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會長郭云沛坦言,在具體操作中,藥企也面臨很多困惑。比如醫藥行業普遍面臨的環境污染問題,其實中國很多企業生產的原料藥,質量都能達到國際標準,但在出口面對國外供應商時就有這個要求,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要求,就是需要有社會責任報告。
“中國很多藥企沒有這個觀念,總是認為我的藥品質量合格的,海外為什么不接受?所以我們覺得有必要通過醫藥行業各方,做一個符合我們醫藥行業實際的社會責任報告。”郭云沛說。
從藥企的層面上,社會責任報告的重要性直接關系到藥企出海進程的順利與否。復星集團副總經理兼健控品牌市場部總經理周挺以實際經歷解釋說,企業與海外的一些國際企業談合作時,拿社會責任報告的英文版替代公司的宣傳品,對方會很熟練、很詳細地了解到公司在做什么。“對方會對你的企業有親近感。”周挺說。
郭云沛還提到,下一步,希望引導醫藥企業自覺建設社會責任體系,提高行業整體水平,這也是真正從醫藥大國向醫藥強國邁進的中重要標志之一。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