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9-22 00:42:22
自1979年成立以來,新華信托就一直致力于慈善公益事業,2016年更是捐贈發起設立了重慶明天公益基金會,探索出一條金融機構參與扶貧攻堅、踐行社會責任的專業化、制度化、規范化之路。
每經編輯|張瑋
“幸福家園—西部綠化行動”生態公益扶貧項目(1)
每經記者 張祎 每經編輯 文多
2017年8月20日,甘肅省永登縣下古山村,綿延數百里的黃土高坡上人影綽綽,舉目蒼涼。天空中飄起了霏霏細雨,土腥氣從干涸的沙地中彌漫開來,一場暴雨即將來臨。有村民抬頭望了望,不遠處的山坡上,來自新華信托的28位志愿者正掄著鋤頭揮汗如雨,將一棵棵沙棘樹苗植根入干涸的沙地。
就這樣,一鋤、一坑、一苗后,這片土地上出現了綠意盎然的“新華信托志愿者愛心林”。帶著新華信托人扶貧助困的心愿,34860棵沙棘樹苗將陸續在這片缺水缺耕地的荒漠上落地生根。
響應中央號召、以參與植樹造林的形式充分發揮企業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中的積極作用,只是新華信托長期致力于“扶老、助殘、救孤、濟困”事業的一個縮影。自1979年成立以來,新華信托就一直致力于慈善公益事業,2016年更是捐贈發起設立了重慶明天公益基金會,探索出一條金融機構參與扶貧攻堅、踐行社會責任的專業化、制度化、規范化之路。

“幸福家園—西部綠化行動”生態公益扶貧項目(2)
了解到一棵沙棘樹可以綠化3.3平方公里荒漠、農村婦女可在家種植管護沙棘樹獲得勞動收入并開展林下中藥材種植和畜禽養殖獲得長期收益后,新華信托總經理項琥立刻大力推動公司組建起一支志愿者隊伍,并親自掛帥任小組長。2017年8月,這支隊伍奔赴甘肅,參與當地公益機構發起的“幸福家園-生態公益綠化扶貧行動”。
據了解,“幸福家園-生態公益綠化扶貧行動”開展12年來,借助各方社會力量,在甘肅通渭、永登兩縣荒山荒漠累計捐植沙棘林11萬畝,種植沙棘樹近3000萬棵,近10萬山區農村母親志愿者在植樹造林中獲取勞動收入。
可以說,小小沙棘苗背后,承載著當地百姓綠化家園、自力脫貧的質樸心愿。來自新華信托的志愿者與公司、重慶明天公益基金慷慨解囊,捐贈出52.29萬元,合計捐植沙棘樹苗34860棵,還由此獲得了中華愛心會等頒發的全球首批“公益綠化大使”榮譽證書。此外,在愛心助貧的感召下,新華人從重慶、天津、杭州等各地分部紛紛趕來,掄著鋤頭,揚起鐵鍬,在黃土高原留下一片綠意盎然的“新華信托志愿者愛心林”。
新華信托總經理項琥表示,扶貧攻堅工作是一項長久的事業,“獻血”不如“造血”,新華信托將持續參與“幸福家園-生態公益綠化扶貧行動”,與海內外企業一起,共同達成“再造百萬畝沙棘林”的目標,實現林農增收脫貧與改善當地生態環境的良性循環,用行動踐行社會責任,為生態綠化和國家精準扶貧貢獻一份力量。
2016年7月,新華信托正焦急等待來自重慶民政局的一紙批文。如果獲批,這將是信托行業第一家由企業發起的非公募基金會。其實,在發起基金會之前,新華信托一直熱衷著公益事業:重慶市武隆縣桐梓鎮雙鳳村,有一所新華信托希望小學,這是公司1998年所捐建,也是桐梓鎮唯一一所完全小學;雅安地震后,公司積極響應中國信托業協會倡議,由中國信托業協會組織信托行業集中采購急需物資,運達災區,公司捐款80萬元,員工捐款13.87元;自2008年起,公司推出普照系列、蒲公英系列、火炬系列等一系列公益信托項目,累計發行規模1.32億元,將一定的信托收益和信托報酬用于災后重建、教育資助、慈善救助和慈善公益項目……
常年的慈善公益實踐,令新華信托積累諸多經驗,但公司并不滿足于此,而是在探尋該如何將多路徑、多方向的公益捐贈高效整合起來。201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等系列政策法規開始施性,新華信托萌生了捐資成立基金會的想法。
經過一番籌備等待,2016年7月25日,重慶明天公益基金會正式在重慶民政局登記成立。除新華信托作為法人機構出資外,公司監事會主席、工會主席劉建良先生以及董事、總經理項琥先生還以個人身份進行出資。基金會以“倡導企業社會責任,推動給社會公益服務,促進社會和諧進步,共創美好明天”為宗旨,積極參與扶貧濟困、優撫、救孤、助殘活動,新華信托也由此找到了一條承擔社會責任、介入社會建設的專業化新途徑!
重慶明天公益基金會平臺的建立,不但使新華信托擁有了穩固的志愿者隊伍,還可以不斷整合和集結更多的社會力量開拓慈善事業,成為助力文明城市創建的一支新生力量。基金會剛成立不久,新華信托就以其踐行了第一個公益項目——曾穎瑩扶貧教育資助。
2016年,新華信托一員工不幸因病離世,留下不滿五歲的曾穎瑩小朋友,其家庭困難令公司上下動容。新華信托自發組織募捐活動,并將全部善款及利息收入20.73萬元捐贈給重慶明天公益基金會。基金會通過不定期回訪,現金流監控,保證全部善款捐專項用于曾瑩穎教育所用,奏響出一曲“新華人”互助互愛的感人贊歌。

“關愛老人”暖冬行動
“每當社會有需求時,新華信托就會攜手重慶明天公益基金會,將“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的和諧社會理念發揚光大。2016年春節前夕,公司積極參加江北區政府組織慰問活動,在江北區副區長雷翌及民政局相關領導帶領下,新華信托黨委副書記劉建良、公司總經理項琥、公司副總經理彭光萍一行,帶著新華信托全體員工滿滿的祝福,為重慶市江北區仁愛養老服務中心的一百余名孤寡老人送去過冬的衣物和年貨。
少年英才,新華筑夢。2016年底,新華信托與重慶明天公益基金會首次聯手共青團重慶市委,共同啟動“少年英才公益計劃”。該項目期限5年,旨在通過提供經濟援助、心理幫扶、人文關懷等幫助,讓家庭貧困、品學兼優的青少年實現個人夢想。

“國學經典—薪火傳承”扶貧助學公益項目
在共青團重慶市委和各區縣團委的大力支持下,經過兩個多月的入戶走訪調查,全市范圍內尤其是在邊遠山區的108名品學兼優的夢想學子確定成為受助和幫扶對象,重慶明天公益基金會向其發放助學金,幫助他們順利完成學業。2017年4月,來自重慶市巫溪縣、彭水縣、云陽縣等邊遠區縣的40名受助學生代表受邀來到重慶,參觀重慶大學大學城校區、重慶天地海洋館,觀看少年宮環幕電影。
2017年7月,新華信托、重慶明天公益基金會會同共青團重慶市委再次發起一公益項目——“國學經典·薪火傳承”扶貧助學公益項目。據悉,該項目與重慶國學院合作,重慶明天公益基金會按照小學生每年800元,中學生每年1200元的標準,為受助學生購買《千字文》《弟子規》《論語》等多本國學經典書籍。與此同時,“重慶首屆青少年公益國學夏令營”也在西南大學正式啟動,孩子們通過學習國學禮儀、書法、國畫和精讀詩詞等,塑造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
轉眼間,《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實施已有周年,而重慶明天公益基金也運行了一周年。據了解,新華信托將聯手重慶明天公益基金會,在2017年9月集中開展義診、健步走、重溫慈善法、推廣慈善項目等系列活動,呼吁社會公眾發揚樂善好施、守望相助的傳統美德。
“慈善事業是社會文明的重要標志,扶貧濟困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新華信托總經理項琥表示,公司將一如既往地秉承“回饋社會、服務社會、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的公益之心,通過重慶明天公益基金會的專業運營,切實履行社會責任,會同社會各界公益力量,在公益扶貧之路上不斷前行。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