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8-29 00:18:19
每經編輯|每經實習記者 謝孟歡 每經編輯 陳 旭
每經實習記者 謝孟歡 每經編輯 陳 旭
“做城市品牌以及城市品牌的推廣對于中國是迫在眉睫的話題。”上海交通大學中國企業發展研究院院長余明陽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的城市品牌營銷時間不長,很多國際友人對中國城市的印象還未“刷新”。
“在互聯網、全球一體化的今天,沒有良好的城市推廣以及城市品牌,將影響到這個城市的旅游、人才以及資金的集聚。”在余明陽眼中,城市品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相較于紐約、倫敦、巴黎等老牌品牌城市,中國對城市品牌的打造明顯起步較晚。“中國的城市品牌發展只有10余年時間,在2005年以前,沒有多少城市關注城市品牌的建設。”余明陽告訴記者,當城市逐步意識到需要建設品牌之時,卻出現了趨同化、概念與事實脫節、定位不確定等問題,“城市品牌建設水平參差不齊”。
如何進行差異化品牌定位,如何構建更富有感染力的城市形象?余明陽指出,打造城市品牌,要走“國際化”的道路,在國際上建立競爭力和知名度。在互聯網時代,有更多的方式與更好的條件來展現中國的城市。游戲、音樂、電影、短視頻等多樣化方式都是進行城市品牌建設與宣傳的良好載體。“相較于之前報紙、傳統廣告的單一宣傳,互聯網時代給城市品牌的傳播提供了更便利的途徑,多元的宣傳方式會成為城市品牌國際化的重要助力。”
肩負建設國家中心城市重任的成都,正在追求推動城市品牌的塑造和提升。張藝謀曾說,成都是一座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少不入川,老不出蜀”,在很多外地人眼中,閑適的生活節奏就成為成都的名片。
這與余明陽的體會也是完全一致的。“對比中國省會城市以及很多國外知名城市后,成都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時尚與休閑’。”他認為,成都的時尚是骨子里的時尚,成都的休閑是很有品位的休閑,以“時尚休閑”打造成都的城市品牌是不錯的選擇。
成都是一座獨特的城市,不僅流淌著悠久的天府文化,且聚合了現代的優雅時尚。成都正全力提速打造“國際購物天堂核心區”,以春熙路等為代表的商圈,時尚基因和國際范兒與繁華并行。余明陽告訴記者,“成都的電子信息、文化創意產業基礎雄厚,一方面這些產業為成都‘時尚、休閑’提供了鋪墊,另一方面,這一氛圍也能進一步吸引人才,促進產業發展。”
“我覺得成都的DNA應該是時尚和休閑,把時尚和休閑做足了,其他產業賴以發展的土壤也就存在,自然能延伸出成都獨特的魅力。”余明陽說。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