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我國著作權登記數量4年翻一番 行業增加值對國民經濟貢獻率超7%

每日經濟新聞 2017-08-29 00:18:14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馮彪 每經編輯 王可然    

每經記者 馮彪 每經編輯 王可然

8月28日,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上,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兼秘書長王晨在關于檢查《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實施情況的報告中提到,有關數據顯示,“十二五”時期,著作權產業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7%,對國民經濟發展起到支柱作用。

對于當前《著作權法》實施中存在的問題,王晨在報告中稱,有的網站非法轉載他人作品,甚至對其他網站的內容進行全網抓取。一些著作權人運用法律武器維權的意識不強,存在怕“打官司”的心理,甚至有“盜版越多,名氣越大”的錯誤認識。

據了解,2013年至2016年,我國作品著作權登記數量大約翻了一番。《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今年上半年,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版權(即著作權)產業經濟貢獻調查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版權產業的行業增加值突破5萬億元,達50054.14億元,占全國GDP的7.3%,較上年提高了0.02個百分點。

去年登記數量超過200萬件

新華網報道顯示,從2007年至今,十年來中國版權產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持續增長,創造的行業增加值翻了近兩番,年均名義增長率為15.68%,整體上高于GDP增速2.19個百分點。十年間中國版權產業的商品出口額出口規模增長了近一倍,2015年商品出口額已達2633.36億美元。

此外,2015年中國版權產業的城鎮單位就業人數為1666.90萬人,比上年增長了2.19萬人,占全國城鎮單位就業總人數的9.23%,比上年提高了0.12個百分點。

相關數據表明,中國著作權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逐步上升,在推動經濟發展、優化經濟結構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近年來,國務院和各省(區、市)政府成立了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領導小組,把尊重和保護著作權、打擊著作權侵權盜版行為作為一項長期性的重要工作統籌安排。

王晨在報告中介紹,2005年至2016年,各級著作權主管部門共辦理行政處罰案件9.35萬件,收繳各類侵權盜版制品5.08億件。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工信部、公安部等部門連續12年組織開展“劍網行動”,集中打擊網絡侵權盜版行為,共查辦網絡侵權案件5560起,依法關閉網站3082個,有效凈化了網絡環境。

在著作權登記方面,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不斷強化著作權服務意識,創新服務方式,增加服務內容,初步構建起以著作權登記、集體管理、交易平臺、中介服務等為主要內容的著作權社會服務體系。

2013年至2016年,我國作品著作權登記數量從100余萬件增長至200多萬件。國務院于今年4月取消了軟件著作權登記費用,5月軟件著作權的登記數量達到7萬多件,創下了歷史新高。我國現已成立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等5家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在著作權人和作品使用者之間搭建起橋梁,促進了音樂、音像、攝影、文字和電影等作品的傳播使用。

進一步健全著作權權利體系

雖然著作權法貫徹實施取得了很大成績,但還存在一些亟待研究解決的問題。

對目前在侵犯著作權方面的典型案例,王晨也在報告中進行了詳細列舉。例如,有的企業不尊重著作權,竊取他人創作成果和科研論文,未經許可、不支付報酬就使用他人作品。

另外,王晨還提到,有的案件存在維權成本高、訴訟時間長、舉證責任重、賠償數額低等問題,“贏了官司、丟了市場”的現象依然存在,影響了著作權人通過司法途徑進行維權的積極性。

在互聯網快速發展的當下,作品的復制、傳播愈發便捷,網絡上文字、音樂、影視、圖形、軟件等作品的侵權行為易發多發,然而,著作權執法部門應對網絡侵權行為的手段和能力不足,普遍存在發現難、取證難、認定難、查處不及時等問題。

“各地還普遍反映,基層著作權管理機構不健全,有的地方甚至長期處于無職能、無人員、無經費的‘三無’狀態,難以有效開展工作。”王晨說。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著作權法》,王晨在報告中提出建議,廣泛深入開展普法宣傳,增強全社會著作權意識,全面提升著作權創造和運用水平,加大執法力度等。

王晨還建議,抓緊修改著作權法,進一步健全著作權權利體系;完善合理使用、法定許可、集體管理、著作權登記等制度;健全網絡著作權保護機制;提高侵權法定賠償額上限;對情節嚴重的惡意侵權行為實施懲罰性賠償;加強與我國已加入的著作權國際條約的銜接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記者馮彪每經編輯王可然 8月28日,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上,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兼秘書長王晨在關于檢查《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實施情況的報告中提到,有關數據顯示,“十二五”時期,著作權產業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7%,對國民經濟發展起到支柱作用。 對于當前《著作權法》實施中存在的問題,王晨在報告中稱,有的網站非法轉載他人作品,甚至對其他網站的內容進行全網抓取。一些著作權人運用法律武器維權的意識不強,存在怕“打官司”的心理,甚至有“盜版越多,名氣越大”的錯誤認識。 據了解,2013年至2016年,我國作品著作權登記數量大約翻了一番。《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今年上半年,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版權(即著作權)產業經濟貢獻調查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版權產業的行業增加值突破5萬億元,達50054.14億元,占全國GDP的7.3%,較上年提高了0.02個百分點。 去年登記數量超過200萬件 新華網報道顯示,從2007年至今,十年來中國版權產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持續增長,創造的行業增加值翻了近兩番,年均名義增長率為15.68%,整體上高于GDP增速2.19個百分點。十年間中國版權產業的商品出口額出口規模增長了近一倍,2015年商品出口額已達2633.36億美元。 此外,2015年中國版權產業的城鎮單位就業人數為1666.90萬人,比上年增長了2.19萬人,占全國城鎮單位就業總人數的9.23%,比上年提高了0.12個百分點。 相關數據表明,中國著作權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逐步上升,在推動經濟發展、優化經濟結構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近年來,國務院和各省(區、市)政府成立了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領導小組,把尊重和保護著作權、打擊著作權侵權盜版行為作為一項長期性的重要工作統籌安排。 王晨在報告中介紹,2005年至2016年,各級著作權主管部門共辦理行政處罰案件9.35萬件,收繳各類侵權盜版制品5.08億件。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工信部、公安部等部門連續12年組織開展“劍網行動”,集中打擊網絡侵權盜版行為,共查辦網絡侵權案件5560起,依法關閉網站3082個,有效凈化了網絡環境。 在著作權登記方面,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不斷強化著作權服務意識,創新服務方式,增加服務內容,初步構建起以著作權登記、集體管理、交易平臺、中介服務等為主要內容的著作權社會服務體系。 2013年至2016年,我國作品著作權登記數量從100余萬件增長至200多萬件。國務院于今年4月取消了軟件著作權登記費用,5月軟件著作權的登記數量達到7萬多件,創下了歷史新高。我國現已成立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等5家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在著作權人和作品使用者之間搭建起橋梁,促進了音樂、音像、攝影、文字和電影等作品的傳播使用。 進一步健全著作權權利體系 雖然著作權法貫徹實施取得了很大成績,但還存在一些亟待研究解決的問題。 對目前在侵犯著作權方面的典型案例,王晨也在報告中進行了詳細列舉。例如,有的企業不尊重著作權,竊取他人創作成果和科研論文,未經許可、不支付報酬就使用他人作品。 另外,王晨還提到,有的案件存在維權成本高、訴訟時間長、舉證責任重、賠償數額低等問題,“贏了官司、丟了市場”的現象依然存在,影響了著作權人通過司法途徑進行維權的積極性。 在互聯網快速發展的當下,作品的復制、傳播愈發便捷,網絡上文字、音樂、影視、圖形、軟件等作品的侵權行為易發多發,然而,著作權執法部門應對網絡侵權行為的手段和能力不足,普遍存在發現難、取證難、認定難、查處不及時等問題。 “各地還普遍反映,基層著作權管理機構不健全,有的地方甚至長期處于無職能、無人員、無經費的‘三無’狀態,難以有效開展工作。”王晨說。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著作權法》,王晨在報告中提出建議,廣泛深入開展普法宣傳,增強全社會著作權意識,全面提升著作權創造和運用水平,加大執法力度等。 王晨還建議,抓緊修改著作權法,進一步健全著作權權利體系;完善合理使用、法定許可、集體管理、著作權登記等制度;健全網絡著作權保護機制;提高侵權法定賠償額上限;對情節嚴重的惡意侵權行為實施懲罰性賠償;加強與我國已加入的著作權國際條約的銜接等。
著作權登記數量 行業增加值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