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8-29 00:18:03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趙娜 實習記者 宗旭 每經編輯 盧祥勇
每經記者 趙娜 實習記者 宗旭 每經編輯 盧祥勇
從6月7日開始,基于北斗衛星導航和電子圍欄技術的共享自行車監管與服務平臺開始落地通州,北京市對共享自行車進行規范管理的技術解決方案首次進入實用階段。
在電子圍欄試行一段時間之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通州區實地走訪中發現,無論是摩拜單車、小藍單車還是ofo,它們的共享單車數量都減少了很多。這一度造成了通州全城的共享單車用車難,老百姓紛紛抱怨在主要的地鐵口都見不到共享單車,十分不方便。
不過記者在實地走訪的過程中發現,雖然很多ofo推薦的停車區域難覓單車蹤影,但是這些推薦停車點有不少是政府推行的有樁公共自行車停車點,政府公共自行車“小綠車”逐漸成為居民出行的首要選擇。在通州北關地鐵站附近,一位用戶向記者表示,在最近一個月里小黃車、摩拜少了很多,在通州反而是政府的有樁自行車比較方便。
共享單車難覓蹤影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走訪六號線過程中也感覺出,通州已經進入共享單車嚴監管的時代。地鐵6號線連接海淀、西城、東城、朝陽和通州等區,當6號線進入通州后,地鐵站附近單車數量驟減,如物資學院路、通州北關、北運河西等地鐵站附近共享單車僅零零散散幾輛,和呼家樓、金臺路動輒幾十上百輛的“盛況”遠遠不能相比,八通線也面臨同樣的情況。
在記者走出物資學院路地鐵站D出口時,剛好看到兩位身穿“交通”字樣工作服的工作人員在整理隨意停放在路邊的摩拜單車。記者以普通用戶的身份上前詢問為何這附近單車這么少時,對方稱摩拜單車和ofo的工作人員剛剛把單車拉走,而且最近通州在爭創全國文明城區,對市容市貌的要求比較高。
此外,據地鐵站附近便利店店主介紹,最近一個月的時間里經常會有相關部門人員拉走隨意停放在路邊的單車。對于消失的單車,此前有媒體報道稱被收集拉到了潞陽橋西路附近的高架橋下,此處人流量不高,成為名副其實的為共享單車“墳場”。不過近日記者在走訪過程當中發現,該處“墳場”已被清理完畢。
據附近居民介紹,在媒體曝光此事后,“墳場”里面的單車就被陸續拉走了。對于此事,《每日經濟新聞》采訪到了通州負責治理共享單車的負責人。該負責人表示,政府積極鼓勵企業發展,如果企業完成報備、就可以把車領走繼續投放;或者寫下承諾書,也可以把車領走。
公共自行車比較好使
對于“通州境內地鐵站難覓共享單車,居民出行不便”的情況,通州市政市容管委、交通部門對媒體表示,下一步會將加大已備案、系統接入監管平臺的ofo車投放和區內公共自行車小綠車的投放。
當下,在各家共享單車數量減少的情況下,通州區投放的公共自行車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居民用車難的問題。
在通州北苑地鐵站附近,一位用戶向記者表示,有小黃車就用小黃車,沒有小黃車的話,政府的車也挺方便。
據用戶反映“小綠車”停車樁的分布點還是比較多的,記者在體驗ofo的電子圍欄時也發現,ofo推薦的停車區域很多地方是和政府的公共單車停放是重合的,在通州北苑A出口附近的三個電子圍欄就有兩處是和“小綠車”的有樁停放區域是重合的。
而且在人流量比較大的地鐵口,如通州北關等,還停放有大量的單車備用,并且會有專門的運維人員負責把停車樁上的自行車放上或者取下,方便用戶歸還和取用自行車。
如果用戶想要使用通州區公共自行車,需在網上進行注冊預約,時間為28日零時起至當月預約滿為止。預約成功后需交300元押金,租車成功后,每次第一小時免費騎行,超過一小時后每小時收費1元,租賃每自然日最高收費10元。其中“每次第一小時免費騎行”的政策對于許多日常出行的用戶來說,還是比較劃算的。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