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8-22 15:51:08
8月21日,丹麥航運與石油巨頭馬士基和法國能源巨頭道達爾雙雙在官網發布聲明,宣布雙方已簽訂協議,馬士基擬將其旗下油氣業務馬士基石油(Maersk Oil)以74.5億美元的價格售予道達爾。
每經編輯|孫嘉夏
每經實習記者 張曉慶 記者 孫嘉夏 每經編輯 趙橋
馬士基集團官網聲明稱,公司已同意以74.5億美元的價格將旗下的油氣業務Maersk Oil的100%股權出售給道達爾,以專注于核心的交通運輸與物流業務。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此次交易以道達爾增發股票換股、承接債務的方式進行。據雙方公告,馬士基將獲得道達爾9750萬股股票,價值49.5億美元,約占道達爾擴大后發行股本的3.75%;道達爾還將承擔馬士基25億美元的短期債務。此外,道達爾將接手價值約29億美元的棄置費。據了解,油氣開發企業必須在開采結束或設備廢棄時,移除或清理開采設備,通過封堵油氣井、填埋清理等措施恢復生態環境,這些開支即為棄置費。
馬士基稱,對于接受的道達爾股票,計劃在2018年和2019年通過額外派息、買回股票或發售道達爾股票的方式將很大一部分價值返還給股東。
根據Maersk Oil上周公布的第二季度財務報表,公司今年第二季度實現凈利潤1.91億美元。據悉,Maersk Oil的主要資產包括位于丹麥和英國的北海海域以及挪威油氣上游區塊。
道達爾承諾,將“保持Maersk Oil在北海的強大地位”。丹麥則將成為道達爾在丹麥、挪威和荷蘭運營的區域中心。
據了解,此項交易尚需獲得丹麥能源部等的監管批準,預計將在2018年第一季完成。
馬士基方面在聲明中表示,此次出售石油分支標志著公司分離油氣相關業務來打造一家綜合航運物流公司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馬士基CEO Soren Skou稱:“這項交易能夠加強馬士基的財務靈活性并釋放資源,使公司可以將未來的增長重點放在集裝箱航運、港口和物流。”
由于近年來油價低迷、全球貿易不振,馬士基集團2016年9月宣布,將分拆為運輸與物流、能源兩個部門,其業務重心將回到運輸與物流。
另一方面,道達爾則在聲明中表示,合并馬士基石油將令公司在許多核心領域的競爭力和價值將大大增加,特別是通過一些高質量的增長資產和協同效應。道達爾預計此次交易能為其帶來每年超過4億美元的運營、商業和財務協同效應收益。
實際上,據《金融時報》報道,道達爾CEO Patrick Pouyanne在7月份就曾表示,將會“利用低成本環境,在有吸引力的條件下開展有利可圖的項目,并獲得資源”。
值得一提的是,近來道達爾在油氣業務上已發起多起收購。道達爾官網消息顯示,今年1月,道達爾與英國塔洛石油公司簽署協議,公司擬斥資9億美元從塔洛石油購買烏干達石油項目21.57%的股權。去年12月,道達爾還與巴西石油公司Petrobras達成了22億美元的資產收購協議。
2014年“黑天鵝”事件爆發,國際原油價格高臺跳水。此后,原油市場因為供大于求而長期“萎靡不振”。
據《金融時報》報道,原油如今每桶約50美元的價格還不到2010年至2014年平均價格水平的一半。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原油市場還是不那么樂觀,這個價格對很多企業來說都是不夠的。目前石油市場供需間的差距是比較小的,但問題在于不少企業為了使財報“好看”而大量開采。
而另一方面,油氣巨頭的兼并整合進程呈加速跡象。除了“野心勃勃”的道達爾外,2015年,世界石油巨頭荷蘭皇家殼牌宣布將斥資約700億美元收購英國BG GROUP。
另據中國石化報社旗下中國石化新聞網消息,今年3月,埃克森美孚稱擬以約28億美元從埃尼公司手中收購莫桑比克附近一個海洋天然氣田25%的間接權益。
對此,林伯強認為,油氣企業存在加速整合現象,但這個速度不會很快。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