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推薦

每經網首頁 > 推薦 > 正文

重慶再發全球“招賢令” 各地頻出“人才新政”令高校教授迷茫

每日經濟新聞 2017-08-18 12:50:18

近日,重慶市政府發布消息,其將立足創新和產業需求,今年擬引進100名“高精尖缺”人才,簽約100個優質項目,并儲備一批意向項目和人才。

這已是重慶市政府過去一年多時間里第三次就“引才”二字大作文章。不只是重慶,近兩個月以來,包括武漢、長沙、濟南和成都等多個城市均出臺了一系列條件優厚的人才新政,“人才爭奪戰”已現白熱化趨勢。

值得一提的是,《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在這輪“人才爭奪戰”中有部分高校教授頗感迷茫。“由于學校對本校出身的人才和外部引進的人才的待遇有較大區別,擔心老師申報成功就被其他地方挖走,所以現在學校在申報‘千人計劃’、‘杰青’等上面都有些糾結。”重慶一211高校不愿具名的副教授表示。

 每經編輯|鄢銀嬋    

每經記者 鄢銀嬋 每經編輯 姚治宇

重慶擬引百名“高精尖缺”人才

在電影《天下無賊》中,葛優有一句臺詞“21世紀什么最重要?是人才”。如今,越來越多地方政府對這句臺詞頗有感觸。

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重慶市兩江新區管委會了解到,在9月9日~10日舉行的2017年度重慶“國創會”上,重慶將立足創新和產業需求,擬引進100名“高精尖缺”人才、簽約100個優質項目,并儲備一批意向項目和人才。

“多年來,高端人才稀缺、創新能力不足一直是重慶經濟社會發展的短板之一,這在一定時期內直接導致重慶在資本市場的話語權難以與其他同等城市競爭。”重慶元素投資總經理馬赟表示。

為吸引人才落地,重慶先后出臺了《重慶市引進高層次人才若干優惠政策規定》和《重慶市引進海內外英才“鴻雁計劃”實施辦法》兩個文件。其中,前者注重學術評價,后者注重市場化引才,各有側重,互為補充,形成了一個比較完備的引才政策體系。在具體優惠政策上,從安家資助、分配激勵、項目扶持、培養使用和保障服務等五方面給予激勵優惠政策。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除了重慶市級層面,包括兩江新區等也已出臺了相關政策“搶人”。

比如近期兩江新區發布的“黃金十條”招商引資及人才吸引政策,對落戶新區達到實繳注冊資本要求的總部、金融、先進制造業和科技型的重點企業,最高將分別給予5000萬、3000萬、1000萬和500萬元的落戶支持;同時,對新型產業技術研究院,該區還將在5年內最高給予獎勵7000萬元。

“招引人才、項目所提供的優厚條件和外部環境已經發揮效力。”兩江新區管委會副主任何友生表示,截至2016年,兩江新區全域共簽約招商引資項目3300個,合同投資金額11965億元,其中外資250億美元;已建成投產或經營的項目2242個,投資額5529億元,其中外資163億美元。

而據重慶市人力社保局統計顯示,截至目前,重慶已累計引進各類緊缺優秀人才近萬人,其中高層次人才799人,包括“兩院”院士14人,“千人計劃”專家99人。2009年以來,共為引進人才兌現安家資助、崗位津貼、個稅獎勵等1.3億元人民幣。

有高校教授陷入迷茫

公開資料顯示,不只是重慶,包括武漢、長沙、濟南、成都等多個城市均在招引人才一事上大下功夫。

自2012年,我國開始實施“萬人計劃”,旨在發現、培養和使用國內高層次人才,計劃用10年時間遴選支持1萬名左右本土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給予他們更寬松的環境開展創新創業。截止2016年底,首批199名青年拔尖人才中,有84人獲得國家級和世界級重要科研獎項,占42.2%;有163人在國際重要學術期刊發表高水平論文,占81.9%。

而在此次高級人才爭奪戰中,國內各個高校無疑處于焦點位置。

“現在各個省市在吸引人才上確實舍得給錢、給科研環境,對于人才評判標準則是‘院士’、‘杰青’‘千人計劃’、‘萬人計劃’等指標,學校的老師如果成功入選這些指標,那肯定是爭搶的對象。”重慶一211高校副教授表示。

據該副教授介紹,自己所在的學校針對本校培養的人才和外部招引的人才所給出的待遇區別較大。“比如A老師是本校推選評上了‘杰青’,B老師是外部招引進入的‘杰青’,A老師的待遇則比B老師低3成左右,同時學校本身也擔心老師評上指標后,就被其他省市政府挖走,所以對待人才培養方面非常謹慎。”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人才新政 重慶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