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8-16 22:15:05
8月15日晚間,神州易橋(000606,SH)發布半年度財報,財報顯示,2017年上半年凈利潤虧損3851.47萬元,較上年同期大減423.39%,而這距離神州易橋于2016年因扭虧而“摘星脫帽”僅過去5個月。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此次凈利潤虧損背后,神州易橋子公司企業管家(北京)科技服務有限公司(下稱企業管家)因業務擴張帶來的期間費用大增使得公司營業成本承壓。
值得一提的是,神州易橋在新舊業務的戰略轉換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神州易橋醫藥輔料業務和企業互聯網服務業務營業收入分別占公司整體營收的45.58%和48.05%,后者所占比重首次超過了前者。而在營收占比變動同時,兩者毛利率分別較上年同期上升了1.23個百分點和減少了21.8個百分點。
每經編輯|王琳
每經記者 鄢銀嬋 實習記者 王琳 每經編輯 陳俊杰
半年報顯示,神州易橋在今年上半年取得營業收入2.26億元,較去年上半年同比增長44%,但營收大增的同時,凈利潤卻虧損3851.47萬元,較上年同期大減423.39%。
對此,神州易橋解釋稱,凈利潤較上年同期減少,主要是本報告期子公司企業管家處于項目建設期投入增加,上年同期無此費用,且上期子公司青海寧達創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減持股票獲得收益,本期無此收益。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在凈利潤虧損背后,神州易橋上半年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較上年同期大幅增加。
具體來說,神州易橋今年上半年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分別為5846.97萬元和6185.79萬元,較去年同期分別大增4852.25萬元和3537.76萬元,增幅達487.8%和133.6%。
神州易橋表示,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的大幅增長,正是由于企業管家市場開拓費用和項目費用較大所致,而去年同期無該費用發生。
神州易橋公告顯示,企業管家成立于2016年4月5日,主要從事軟件服務、技術開發和服務咨詢等業務,在經過2016年8月份和2017年7月份兩輪增資后,企業管家注冊資本由成立時的100萬元增長至目前的6.5億元。
與此同時,神州易橋在今年上半年的研發投入達到3909.8萬元,較上年同期大增464.99%,而這主要為企業管家的研發支出增加所致。
值得一提的是,從上半年財報來看,企業管家的大筆投入暫未取得好的業績回報。在繼去年取得凈利潤虧損2809.5萬元之后,今年上半年,企業管家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再次分別錄得60.7萬元和—7114.3萬元。
神州易橋董秘華彧民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業績虧損)也不能說是企業管家造成的,神州易橋和企業管家是一個大的服務體系,這種情況下肯定要在大家心目中樹立一個品牌形象,之后會員、顧客才會紛至沓來;企業管家今年7月份已經由自建模式轉為收購模式,(收購標的)利潤并到企業管家里面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去年年報中計劃今年營收將達到5億元,這3000多萬虧損也并不算太大,再加上剝離的傳統業務這部分虧損下半年就沒有了,這樣一算就知道了。”在回復記者“是否擔心今年全年再次錄得凈利潤虧損”時,華彧民表示。
事實上,青海明膠(神州易橋前身)在2014和2015年連續兩年凈利潤虧損后被采取退市風險警示措施。2016年,青海明膠通過通過定增募集資金收購神州易橋(北京)財稅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易橋財稅科技)之后終于扭虧為盈,并隨后更名為神州易橋。
此后,神州易橋開始了傳統業務收縮、新業務擴張之路。
在繼2016年11月出售青海明杏生物工程有限公司100%股權后,今年4月19日,神州易橋再次出售了河南金箭明膠有限責任公司51%的股權,傳統業務剝離之路再下一城。
而在7月2日投資者關系活動日上回復投資者“對老資產處理問題”的提問時,神州易橋表示“老資產剝離一直是市場關注的,我們已經在進行。”隨后的7月3日,神州易橋再次宣布因籌劃資產出售時項停牌。
戰略切換帶來的效果在今年半年報的財務數據中也得到了體現。
財報顯示,2016年,神州易橋醫藥輔料業務和企業互聯網服務業務分別實現營收2.04億元和1.71億元,分別各自占公司整體營業收入比重的49.61%和41.64%。
到了2017年上半年,神州易橋醫藥輔料業務取得營收1.0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8.19%;企業互聯網服務業務取得營收1.0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63.12%,醫藥輔料業務和企業互聯網服務業務營業收入分別占公司整體營收的45.58%和48.05%,后者所占比重首次超過了前者。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神州易橋醫藥輔料業務在營收占比下降的同時,毛利率較上年同期增長了1.23個百分點;而受制于業務大幅擴張帶來的營業成本激增,企業互聯網服務業務的毛利率卻大減21.8個百分點。
此外,在2016年實現凈利潤8452.77萬元,并完成重組時2016年凈利潤8000萬元的業績承諾后,易橋財稅科技在今年上半年再次取得凈利潤4066.6萬元,占重組時2017年承諾凈利潤9400萬元的43.26%。
(實習生王倩已對此文有貢獻)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