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動向 | 以“財”引“才”?以“才”引“財”!這才是自貿區“人才大戰”的真正秘密

每日經濟新聞 2017-07-26 17:44:40

 每經編輯|張明雙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此前,《每日經濟新聞》發布了第三批自貿區“百日報告”,經過數據對比,可以發現一個共同的問題,那就是——

第三批自貿區,特別是內陸自貿區,外資企業入駐和外資總額比例都偏低。

內陸自貿區應該如何提升外資活躍度?這成為各個參與者面對的共同難題。

近日,湖北省公安廳宣布在湖北自貿區和武漢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實施十項出入境便利措施,吸引各類外籍人才、外籍普通就業人員、外籍華人、外國留學生來鄂創新創業,直擊痛點。

這并不偶然。當下,各個自貿區正在打響一場“人才爭奪戰”。表面上看,這些人才新政主要體現在國際人才的準入,來華工作的便利性,更多的機遇,最終以“財”引“才”。實際上,人才的匯聚為自貿區吸引外資,匯聚全球性的經濟資源,創造了有利條件,可謂以“才”引“財”。

《天下無賊》里面,黎叔說”21世紀最貴的是人才“,的確如此,人才不僅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元素,也是吸引外資的關鍵籌碼。

新政十條

據了解,湖北這十項便利措施為:

為符合認定標準的外籍高層次人才設立申請永久居留“直通車”;

建立市場認定人才機制,暢通人才申請永久居留的市場化渠道;

放寬對外籍華人申請永久居留單位類別、職務級別及工作、居住時限要求;

放寬外籍華人簽證和居留有效期;

支持外國留學生創新創業;

允許外國留學生直接就業;

支持外籍青年人才進行實習活動;

擴大長期居留許可申請范圍;

允許產學研復合型人才多崗位兼職;

擴大外籍人才辦理口岸簽證范圍。

武漢大學教授鄒薇告訴記者,出入境新政為外籍人才包括留學生在自貿區創新創業提供一個寬松的準入條件,通過便利措施免去頻繁簽證的麻煩,從力度上講,比簡單加工資要來的有效的多。

“除了產業發展、投資貿易便利化等方面外,自貿區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使命,也是未來發展的重要因素,就是集聚高端國際人才。”鄒薇認為,“在湖北自貿區的構想里,是打造國際人才自由港,‘自由’二字包括國際人才到湖北工作、居住期間出入境自由、子女親屬就讀就醫等社會需求,如果這些得不到解決的話,就很難形成高端人才的集聚。”

有關部門表示,以前外籍人才辦理工作簽證有很多疑難,如流程長、材料多,申請工作簽證地點受限,另外湖北國際航班有限、需要轉機等,現在新政為外籍人才提供便利服務,能激勵更多人才來湖北發展。

大勢所趨


自貿區對外籍人才的需求度有多高?從企業入駐情況或許可以略知一二。

根據自貿區建設初衷,政府希望通過貿易自由化、投資便利化等措施,吸引大量外資企業、外籍人士、海外高端技術人才落戶。湖北自貿區掛牌三個月以來,已有4500多家企業注冊入駐,不過目前注冊企業仍以內資企業為主,外資企業比例很小,各地自貿區也出現類似現象。

鄒薇表示,除了對政策的觀望之外,外資企業還有一個重要的難處,就是企業高管、核心技術人員可能來自海外,而海外人員在辦理簽證方面是很麻煩的,需要頻繁出入境,所以給予海外人才出入境的便利,是為自貿區吸引外資的途徑之一;上海、廣東、福建等前兩批自貿區已經實施類似政策,湖北、武漢也應該及早行動起來。

另外,湖北自貿區范圍內原本集聚并繼續引進了大量新興制造企業,對人才、技術的需要,要更接近國際慣例,實現人才在海外與國內的無縫連接,讓高端人才在自貿區內形成較高的密集度,是自貿區未來發展的核心競爭力。事實上,在這樣的架構下,自貿區將成為外資企業在中國投資的第一站,也是內資企業“走出去”的第一站。

陳波表示,中國是全世界學生輸出最大的國家,龐大的海外留學群體也有很多歸國發展的意愿,在走向創新發展過程中,自貿區對人才的需求也很大,武漢要成為世界光谷,首先要在人才引進方面先行一步,十項出入境新政就是響應這一需求,為自貿區的全球生產基地、研發基地、商業基地建設做出外籍人才引入的準備,對人才流動也做了一個很大的改動,將對湖北自貿區、武漢“全創改”帶來正面的效果。

錯位招才

事實上,上海、廣東等沿海自貿區早已開始爭搶外籍人才,地處內陸的湖北自貿區如何參與競爭呢。陳波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招才方面,湖北自貿區的優劣勢都非常明顯,經濟水平和發展機遇可能比沿海差一些,但湖北有自己的特色。

首先,相比沿海的服務型研發,光谷的生產型研發比較強,按照國家對產業轉移的規劃,湖北自貿區更接地氣,與東南沿海存在錯位需求;其次考慮到深圳、上海等地的房價,湖北自貿區在房屋、購買力等方面更適合創業者立足;最后,全世界目光基本都聚焦東南沿海主要城市,人才競爭激烈,因此東南沿海適合已經有創業資本、大量工作經驗的人才,而對于更多的外籍年輕人、技術人員,反而在武漢的發展機遇更加樂觀,適合創業型的國際性人才落地生根。

記者也注意到,此次湖北十項出入境新政多針對年青的外籍人才,如針對外籍人才的“綠卡”制度——永久居留“直通車”,主要對象為符合國際公認的專業成就標準人才、創新創業類人才、優秀青年人才等;支持外籍留學生直接就業、創新創業,支持青年人才實習等。

人才大戰


自貿區憑借政策紅利、資本優勢實現快速發展是在情理之中的,不過對于很多企業來講,入駐自貿區后如何發展是一個重大考驗,而高端人才尤其是海外高層次人才則是幫助企業發展的主要執行者。各地自貿區人才缺口大,為了爭搶外籍人才,各種支持政策也頻頻出臺。

上海自貿區

2015年8月,上海自貿區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揭牌,面向海外人才,打造具有引才引智、創業孵化、專業服務保障等功能的國際化綜合性創業平臺。上海自貿區官網信息顯示,截至目前,離岸基地共簽約海外優秀項目15家,合作空間7家,海內外合作機構/團體28家,第三方服務機構16家。另外,日前離岸基地成立首個海外服務站點——貝爾謝巴海外服務站,加速中國和以色列在海外創新創業資源和高層次人才引進等多方面的合作。

2017年6月,浦東新區宣布成立全國首個海外人才局,將實施海外人才工作許可、永居推薦和配套服務等,并為下一步開展更多制度創新工作奠定基礎。

廣東自貿區

早在2012年,廣東省已確定在廣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橫琴建設粵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區,突出粵港澳合作特色開展產學研合作和人才交流合作。在此基礎上,橫琴于2014年推出人才新政,重點引進港澳人才到橫琴創新創業,推動相關部委允許專業服務人才到橫琴執業。

2015年8月,深圳實施16項出入境新政,6項適用于前海蛇口自貿片區,10項適用于全市,涉及在深外籍高層次人才、投資者、創新創業人才、留學生、外籍華人等人群。主要措施包括為自貿區內外籍高層次人才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申請在華永久居留提供便利;降低外籍人士在自貿區投資拿“綠卡”的門檻;自貿區外籍人才、創新創業團隊外籍成員可按照積分申請“綠卡”等。

2016年8月,廣東出臺16項出入境新政,其中6項適用于廣東自貿區,10項適用于廣東全省,為外籍高層次人才和創新創業人才提供出入境和停居留便利。記者注意到,廣東省出入境新政與深圳大部分是一致的。

福建自貿區

2016年3月,公安部決定實施支持福建自貿區10項新的出入境政策,涉及外國人簽證、居停留以及大陸居民赴臺等多個方面。

2017年4月,福州市實施6項出入境優惠新措施,為外籍高層次人才和創新創業人才提供出入境和停居留便利,以支持福州新區、自貿試驗區建設。

圖片均出自武漢自貿試驗區官微

每經記者 張明雙 每經編輯 楊歡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湖北自貿區 人才新政 外資引入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