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7-18 00:33:30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張懷水 每經編輯 陳 旭
每經記者 張懷水 每經編輯 陳 旭
“今年上半年,我們公司對外貿易成交額同比增長70%~80%,而且還陸續接了幾個5000萬元以上的大訂單。”從事集成房屋出口的安捷誠棟國際集成房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逯志敏略帶興奮地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
對許多像安捷誠棟這樣的外貿企業而言,近兩年來業績可謂經歷了“過山車”一般的反復。而外貿企業時喜時憂的背后,也映射出近年我國外貿形勢的轉變。
7月17日,國新辦就2017年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舉行發布會,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邢志宏介紹,今年上半年,我國進出口總額13.14萬億元,同比增長19.6%。
記者經過梳理后發現,今年上半年進出口增速保持19.6%的增長,這個數字不僅延續了去年下半年以來進出口回穩向好的態勢,還是自2011年下半年以來,連續6年錄得的半年最高增速。
外需回暖推動出口增長
從2016年至今,我國外貿形勢經歷了一次從滑落低谷再逆勢反彈的過程。根據海關的數據,2016年上半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11.13萬億元,比前一年同期下降3.3%。而2017年上半年,進出口總值達到13.14萬億元,成為近6年來唯一一個突破13萬億的年份。無論是進出口總值還是增速,今年上半年均創出近期新高。
商務部研究院區域經濟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張建平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上半年外貿數據搶眼,是內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一方面,世界主要經濟體,尤其是發達經濟體經濟復蘇跡象明顯。另一方面,近兩年我國在貿易便利化改革方面力度很大,客觀上有利于進出口的增長。”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劉學智則表示,今年進出口數據出現明顯回升,最主要的原因是外需的回暖。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新興經濟體,出口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長,包括巴西、俄羅斯、印度,出口增速都在20%以上。
逯志敏告訴記者,自己所從事的外貿出口項目主要為集成房屋,這種項目被稱為基建領域的“晴雨表”。“除了直接出口以外,我們間接出口的業務占總業務的30%左右。所謂間接出口,就是跟著中國建筑、中石油等大型國企抱團出海,為他們的海外建設項目提供臨時辦公場所和工人宿舍。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國企的海外建設項目有所增加,我們的訂單數量也在上漲。今年上半年,我們的出口成交額同比增長了70%以上。”
“一帶一路”沿線出口增長顯著
邢志宏在發布會上介紹,今年上半年,我國對部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增長顯著。
7月14日,商務部外貿司負責人談到今年上半年外貿數據時曾表示,從國際市場看,我國與歐盟、美國、東盟等前十大貿易伙伴進出口增長18.7%;對俄羅斯、印度、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快速增長,增幅分別達到29.5%、26.0%、25.0%和15.4%。
廣東一家從事空調出口業務的業務員小劉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今年上半年,自己因為經常加班顯得忙碌了許多。“我們公司從事空調出口項目,出口的國家主要面向非洲。去年,非洲地區貨幣貶值嚴重,我們撤單的情況比較多。今年上半年,國際匯率、尤其是美元匯率相對穩定,我們訂單數量比往年有所上升,加班也比以前更多了。”
逯志敏告訴記者,公司的主要出口國就是非洲、東南亞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去年,我們公司最大的訂單來自尼日利亞。2014年以前,不少同行因為出口增長乏力,開始擴展國內業務。當前,我們公司國內和國外業務的占比是3比7。”逯志敏希望有關部門能夠加大對出口企業的扶持力度,比如加大退稅優惠力度,減輕企業壓力,提升企業競爭力。
在談到下半年的外貿形勢時,逯志敏表示自己充滿信心,認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將是自己公司的“主戰場”,基建領域巨大的發展潛力也將為公司的外貿發展帶來空間。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