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6-19 03:30:49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劉明濤 每經編輯 謝 欣
每經記者 劉明濤 每經編輯 謝 欣
曾幾何時,在市場持續低迷情況下,兜底增持還因稀缺性備受關注。不過,當“套路”使用多了就不靈了,市場迅速從過熱反應平淡下來。兜底增持的話音剛落,對實際控制人如意算盤的各種猜想和質疑就紛至沓來。每經投資寶(微信號:mjtzb2)追蹤了2015年中期和2016年初的兜底增持數據與公司股價表現,發現“玩轉”兜底增持的公司多為“老司機”。
對“喊話”增持員工響應平淡
近期,短短半個月時間,24家上市公司密集上演了一出兜底增持的好戲,引來圍觀的同時,也讓不少投資者內心躁動,這真的是護盤股價的利器嗎?
每經投資寶(微信號:mjtzb2)根據上市公司公告統計,截至2017年6月14日,有24家上市公司公布了兜底增持的倡議書,然而經過數日等待,兜底增持者卻寥寥無幾,多數公司員工增持金額不足5000萬元,甚至有家公司僅一兩位員工響應號召,略顯尷尬。
從已披露的員工兜底增持情況看,奮達科技“喊話”的效果最為明顯,一共有211名員工參與增持,參與員工數量占公司員工總數的4%,他們的增持均價在13.05元/股,增持總金額達到2086.42萬元。
東方金鈺也得到32名員工增持,員工增持占比為7.53%,是目前已披露員工增持情況里,員工參與比例最高的上市公司,他們的增持均價為11.04元/股,較目前東方金鈺股價略有浮虧。
從股價走勢看,自上市公司發布員工增持倡議書起,此次24家上市公司的整體表現尚可。其中,安居寶漲幅超過10%。但若拋開公告當日出現的“一字”漲停板不算,已有超過半數的公司股價跌破公告日,如*ST德力、吉艾科技等,跟風炒作的投資者,只能忍受暫時被套的苦澀了。
上海證大投資基金經理劉兵對每經投資寶(微信號:mjtzb2)表示,兜底式增持這種現象一般是在市場弱勢情況下,實控人或者是董事長發布兜底式員工持股倡議,多是為了維護自身股價的穩定。兜底式增持的個股,基本存在股權質押的現象,這種形式對股價具有一定的拉升作用,有助于改善質押壓力。但是這種形式在股價持續性上存在質疑,要從根本上抬高股價還需要從自身反省,優化公司業務,提高盈利能力等,打鐵還需自身硬。
兜底增持多是“老司機”
兜底增持這一行為早于2015年7月出現,當時在A股市場持續大幅回落的背景下,一些上市公司采取了這種新穎的護盤手段。據每經投資寶(微信號:mjtzb2)統計,2015年7月至9月,一共有10家上市公司發布了兜底增持公告,其中,奮達科技和凱美特氣兩家公司在今年是第二次使用兜底式增持手段,可謂是“老司機”。
資料顯示,奮達科技董事長肖奮在2015年的8月27日對員工承諾,凡2015年8月27日至31日期間凈買入公司股票,且連續持有12個月以上并在職的,虧損由他兜底。每經投資寶(微信號:mjtzb2)注意到,肖奮喊話后的一年時間里,奮達科技股價基本都在12元以上,高于喊話前一個交易日的收盤價11.66元,最終沒有逼得他出手“兜底”。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公司都那么好運,如暴風集團,在喊話增持后,股價反彈幅度曾一度超過30%,但在一年期限后,該股股價依舊下跌,表現不佳。如今,暴風集團股價只有當時倡議員工增持時股價的三成多。
在2016年初,也有東方海洋、曠達科技以及雙塔食品實施過員工兜底增持倡議,其中,除東方海洋目前走勢不俗,股價在當時倡議增持日之上外,其余兩家公司股價均在當時增持倡議時股價的附近。
每經投資寶(微信號:mjtzb2)注意到,今年除了東方金鈺外,所有發起員工兜底增持倡議的公司都來自中小創,其中多數來自創業板公司,不少都是“老司機”,如暴風集團、智慧松德、樂金健康等,但從其股價走勢來看,兜底增持這一舉措對投資者并沒有參考價值,反而成為“買套”的陷阱。上海證券分析師屠駿表示,內部員工買入“兜底”其實是一種變相的產業資本增持行為,且似乎對于股價的心理支撐更大。
屠駿還指出,股東增持或減持的信號固然值得關注,但不能忽視股東增持背后動機的復雜性,故只能參考而不應成為投資人決策的核心依據,應整體重視,區別對待。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