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5-18 10:47:29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牛小歐
每經記者 牛小歐 每經編輯 段思瑤
這幾天,有一場突然起來的“大病”在全球彌漫開來,搞得人心惶惶。
這就是WannaCry(勒索病毒),這是一種“蠕蟲式”的勒索病毒軟件,大小3.3MB,由不法分子利用NSA(National Security Agency,美國國家安全局)泄露的危險漏洞“EternalBlue”(永恒之藍)進行大面積傳播。目前已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數萬臺電腦遭該勒索病毒感染。
不少企業都遭到侵襲,甚至連汽車這一傳統制造業也未能幸免。
NBD汽車(微信號:NBD-AUTO)了解到,5月13日, 雷諾法國桑杜維爾工廠的代表向法國媒體表示,該工廠由于受到勒索病毒的干擾,目前生產工作也已宣告暫停。而據英媒報道稱,日產汽車方面也表示其英國工廠同樣受到勒索病毒的襲擊,數個系統受到攻擊,并對外表示該工廠也已經停工。
令人感到疑惑的是,“萬萬沒想到”的日產、雷諾這樣的老牌傳統車企接連中招,但“肯定跑不了”的以特斯拉為首的智能互聯汽車企業卻并未傳出遇襲的消息。

毋庸置疑,在智能互聯越來越發達的如今,勒索病毒的這次大面積爆發,敲響了網絡安全的警鐘。而就汽車行業而言,曾一度處于熱議話題風口浪尖的“互聯網與智能汽車是否會因網絡安全受影響的問題”也再次被推上輿論頂峰。
可是,網絡安全的這記警鐘到底是應該敲給傳統車企,還是該敲給迅速崛起的智能網聯車企?
其實在勒索病毒剛剛爆發之時,諸多智能互聯網汽車的用戶人人自危,畢竟在如今汽車正作為一個網絡終端的載體蔓延至用戶的生活之中。
曾有業界預測,2020年全球車聯網有望突破1000億歐元規模。NBD汽車了解到,到2020年,在全球車聯網大發展的規模下,中國所占的比例將占三分之一。
如今物聯網建立已具有普遍性,不難想象,從客廳里的數字錄像機,到辦公室里的安全攝像頭,各種設備上的默認密碼威脅著互聯網的穩定和安全。
不難想象,如果聯網汽車的車載信息遭遇黑客破解,就有人通過網絡對汽車進行遠程遙控。
他們甚至可以遠程獲取汽車的關鍵功能操作權限,比如踩下剎車、讓引擎熄火、把車開下公路,并令所有電子設備宕機。
甚至可以通過不同的行為組合來遠程或近程來控制汽車,這些都可以被定義為“攻擊行為”,汽車病毒更多是汽車內部系統上的一些破壞性應用,而危害更大的是攻擊可以直接控制動力系統、剎車、轉向,這些導致的后果可想而知的。
為什么這次特斯拉在這次勒索病毒入侵時可以“穩如泰山”?
那是因為特斯拉汽車作為一個網絡的終端,搭載的是自己研發的網絡系統。
由250名軟件工程師組成的團隊耗時4個月基于UNIX為基礎所打造的Warp系統,而這套系統也一直作為特斯拉獨特商業模式運營的軟件核心,并非是勒索病毒的受侵范圍內的,因此完全不受波及。
而同樣幸免于難的蔚來汽車有關負責人向NBD汽車表示:“蔚來很早就開始搭建屬于自己新型IT系統,公司發展的同時,IT、財務和研發部門都在同步搭建。”

因此,面積大范圍廣、影響大的病毒,大多針對使用率較高的進行破譯。所以運用新技術搭建的新興車企才沒有遭到病毒的襲擊。
反觀這次不幸中槍的傳統車企,似乎真的不能再“一沉不變“了。
傳統企業對于自用網絡搭建及汽車產品的車聯網功能的熱情度肯定遠不及新興企業,因此,固有的辦公化模式、忽略單一車聯網的構建都極有可能是以后的網絡安全隱患。
但也絕不是說創新小眾即安全。智能汽車未來發展的浪潮中,或許企業更應該去選擇如何汲取重家之長,這樣才能讓自家幸免于網絡安全的劫難之中。
在前幾日上映的《速度與激情8》中場面浩大的僵尸車來襲橋段令人印象深刻。所以,在這次爆發的勒索病毒事件里,我們清楚的意識到一旦網絡安全不能保證,它的波及范圍與速度有多可怕。如果不加緊網絡安全的建設,那么“僵尸車”的恐怖場景極有可能不再是電影特效。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