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4-05 01:56:56
每經投資寶(微信公眾號:mjtzb2)發現,單從天時、地利、人和來論,“雄安新區”概念在假期后開市就將成為資金追捧的對象,而炒作的時間跨度則可能超出預期。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劉明濤 每經編輯 謝 欣
每經記者 劉明濤 每經編輯 謝 欣
隨著4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通知,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的消息出臺,猶如平地一聲驚雷,讓所有A股投資者都對“雄安新區”概念充滿了期待。今日A股在清明假期后第一天開市交易,“雄安新區”概念將會是怎樣一個表現?是否能如當下的天氣由春的暖意到夏的熱烈呢?哪些標的能隨著“雄安新區”的春風一飛沖天呢?在這新風口上,每經投資寶(微信公眾號:mjtzb2)將從市場基本面、熱點炒作路徑、對應的投資策略等方面為你一一解析。
國家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一夜之間,讓“雄安新區”一詞迅速紅遍網絡。而對于A股市場來說,投資者最為關心的無疑是雄安新區能掀起怎樣的投資熱潮,或是其能否帶來一輪新的投資契機。每經投資寶(微信公眾號:mjtzb2)發現,單從天時、地利、人和來論,“雄安新區”概念在假期后開市就將成為資金追捧的對象,而炒作的時間跨度則可能超出預期。
天時:兩大熱點題材正落寞
如果沒有雄安新區的橫空出世,或許在這個清明假期里,投資者更多擔憂的是節后A股市場熱點在哪里。
近一個月以來,滬指一直圍繞著3250點上下進行窄幅震蕩整理,走勢顯得十分糾結。不過在次新股和“一帶一路”兩大題材的帶動下,個股行情為投資者帶來了賺錢效應,再加之白酒、醫藥板塊的穩定走勢,A股還是表現出一副春意盎然的樣子。
每經投資寶(微信公眾號:mjtzb2)統計數據發現,整個3月份,次新股板塊累計漲幅達到23.2%,排在所有行業之首,而“一帶一路”大主題下的交通設施和建筑兩大板塊則是近段時期的“明星”,特別是港口股的集體飆漲,使整個“一帶一路”概念炒作掀起高潮。
然而在清明節前,次新股最先出現出現明顯回調,而在3月31日,“一帶一路”板塊也在港口股的集體下跌下,陷入偃旗息鼓,市場陷入熱點空寂的狀態。
有市場人士指出,在資金紛紛選擇退出前期熱點后,要么會短暫休息調整,要么會選擇新的題材挖掘,繼續輪動炒作。在當前市場還沒有找到較好投資方向的情況下,設立雄安新區的消息一出,讓資金立馬亢奮起來,節后的幾個交易日,“雄安新區”概念股將是資金炒作的主戰場。
地利:政策利好或長期存在
從雄安新區設立的表述看,是繼深圳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之后,又一個具有全國意義的新區。而在深圳經濟特區設立時,還未有證券市場,上世紀90年代初建立浦東新區,我國證券市場才剛剛開放不久,并沒有太多的炒作歷史。
但是從1992年浦東新區建立后,浦東地區新股發行的狀況來看,多家位于浦東新區的公司發行股票登上A股,這些個股要么首日股價定位較高,要么就是上市后得到資金爆炒。每經投資寶(微信公眾號:mjtzb2)注意到,如1993年3月26日上市的浦東金橋,上市短短26個交易日,該股股價累計漲幅就超過300%,成為市場龍頭股。而同年5月上市的外高橋,首日股價最高便達到50元。再如陸家嘴、交運股份、大江股份(先名綠庭投資)等均在1993年上市,當時的浦東新區概念股可謂熱鬧非凡。
安信證券策略分析師陳果指出,從推動的層次來說,如果將A股市場曾經演繹的主題模式去做對比,和自貿區是類似的,是一個非常有新意且影響深遠的主題。雄安新區現在只能看到一個大的框架輪廓,但實際上在未來可能是一個十年、二十年不斷推進的巨大工程,這個工程未來會有非常多的配套政策,所以這是這個主題有生命力的基礎,未來還會有持續的催化劑。
人和:資金善于炒“地圖”
近年來,隨著國家級經濟區發展規劃的公布,A股早已盛行“炒地圖”,從區域板塊的持續炒作來看,市場對此并不陌生。“雄安新區”概念的炒作力度,或可以從上海自貿區概念炒作上看到一些端倪。
每經投資寶(微信公眾號:mjtzb2)統計發現,在2013年8月商務部公布消息稱國務院批準設立上海自貿區起,上海自貿區概念炒作就進入了一個漫長的周期。
在消息公布前,資金的反應最為狂熱,2013年7月份先就是貿易、物流等板塊紛紛炒作,標的如上海物貿、華貿物流以及上海三毛等個股。當自貿區政策出臺后,先是貿易量明顯增長,自貿區企業數量增加,隨之在產業地產、商業地產需求增加的預期下,自貿區概念傳導至房地產、港口和航運,幾乎與上海沾邊的個股都被爆炒。
數據統計顯示,2013年8月26日至9月14日,有36只上海本地股漲幅超過30%,還有32只個股漲幅在20%至30%。
此后,伴隨著上海自貿區不斷出臺利好消息,該板塊也是反復被資金炒作,成為地域炒作最熱的板塊。
隨著天津濱海新區、重慶兩江新區、浙江舟山群島新區等新區設立,資金曾一度樂此不疲對地域板塊進行炒作,不斷挖掘新的投資機遇。
由此可見,此次“雄安新區”概念又將掀起一次資本盛宴,在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下,這一投資浪潮或將持續很久。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