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產業趨勢

每經網首頁 > 產業趨勢 > 正文

醫藥類上市公司扎堆“投險” 商業健康保險軟環境明朗化

每日經濟新聞 2016-12-19 23:25:28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了我國主要健康指標要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現在健康商業保險就是一個短板,國家也特別提出了商業健康保險賠付支出占衛生總費用比重顯著提高的具體目標,這個市場確實是一個藍海。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經記者 鄢銀嬋

 

上游布局種植基地、下游兼并醫院,不少上市藥企的“大健康”戰略正進入深水區。

近日,包括愛爾眼科、萊美藥業等6家上市公司發布公告稱,將共同出資10億元發起設立愛爾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愛爾保險),其中愛爾眼科控股股東西藏愛爾醫療投資有限公司、萊美藥業分別出資2億元、1.6億元,各占愛爾保險注冊資本的20%、16%。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發現,自去年以來,多家上市藥企便對投資保險市場保持著較高熱情,目前包括康美藥業、靈康藥業等10余家上市醫藥公司均有染指。

分析認為,一方面,根據《“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到2030年我國主要健康指標要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健康保險產業具有很好的前景;另一方面,同其他資本相比,藥企因常年同醫保支付等打交道,比較熟悉情況,投資健康保險市場也具有先天優勢。

超10家上市醫藥公司布局

繼前幾年掀起的投資并購醫療機構風潮后,藥企在保險領域又開始頻頻布局。

12月16日,萊美藥業發布公告稱,其擬以自有資金1.6億元人民幣與愛爾眼科控股股東愛爾醫療、電廣傳媒、永清環保、華測檢測、拓維信息共同參與設立愛爾保險,總注冊資本為10億元,其中愛爾醫療出資2億元,其余股東均出資1.6億元。

萊美藥業表示,擬設立的愛爾保險經營范圍包括各種人民幣和外幣的健康保險、意外傷害保險業務,與健康保險有關的咨詢服務業務和代理業務等,開業時將申請在北京、天津、河北、湖南四地開展業務,成立第二年以后再申請在其他省市設立分支機構。

不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昨日(12月19日)通過全國企業信息信用系統尚未查詢到相關信息。萊美藥業董秘辦人士對此表示,目前該公司尚處于籌建過程中。

“這幾年隨著醫改進入深水區,加大商業健康保險和社保對接的呼聲也比較高,藥企投資保險市場的案例這兩年確實有所增加。”北京鼎臣醫藥管理咨詢中心負責人史立臣表示,現在這一趨勢也更加明朗化。

記者查詢公開資料發現,自去年以來,上市藥企在保險市場的布局并不少見,僅在健康保險市場投資的醫藥上市公司就有10余家。

比如靈康藥業和創業軟件在今年7月就公告稱,擬分別使用自有資金2億元、1.05億元參與發起設立長壽健康保險;今年2月,東軟集團也表示打算投資1億元參與發起設立陽光融合健康保險;去年11月,康美藥業稱擬投資1億元參與設立康美健康保險。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藥企自投設立商業保險公司以外,還有不少藥企通過與保險公司進行戰略合作,構建“大健康”產業鏈,比如天士力就在去年11月與泰康人壽等合作成立總出資額達50億元的“天士力大健康產業基金”。

“隨著健康中國戰略的深入推進,醫藥企業同保險市場還會進一步加速融合。”史立臣表示。

商業保險軟環境明朗化

醫藥企業為何扎堆保險市場?

據《解放日報》報道,截至12月,全國商業醫保規模已達3648億元,較去年增速超50%,但在整個保險收入與醫療總支出費用的占比卻仍在低位,2015年國內醫療總支出比例顯示,社保占57%、自付占40%、健康險占2%、醫療險占1%。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詢資料發現,目前包括北京、四川、重慶、上海、廣東等20多個省市還專門出臺了加快發展商業健康保險的相關政策文件,扶持力度可見一斑。

而據保監會官網信息,目前我國有上百家保險公司開展商業健康保險業務,相關產品達2000多個,但截至目前,專業商業健康險公司僅有7家,分別為人保健康、昆侖健康、和諧健康、平安健康、太保安聯健康、復星聯合健康以及瑞華健康保險。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了我國主要健康指標要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現在健康商業保險就是一個短板,國家也特別提出了商業健康保險賠付支出占衛生總費用比重顯著提高的具體目標,這個市場確實是一個藍海。史立臣指出。

分析認為,由于醫保資源有限,目前包括健康體檢在內的預防和康復服務覆蓋在醫保范圍內價格均被嚴格控制,而周邊醫療服務恰好是大健康產業的發展核心,商業健康險不僅可能成為未來醫保主要支付方,且作為一種新消費模式,對醫藥類上市公司的利潤增收也有期望空間。

“對于東軟集團醫療信息化公司來說,它本身就擁有電子病歷的入口,利用長期積累的海量大數據和知識庫資源,在布局健康保險市場時,能更加量身定制相關險種,實現利潤增收。”醫藥行業分析師方永圣表示,同其他資本相比,藥企因常年同醫保支付等打交道,比較熟悉情況,投資健康保險市場也具有先天優勢。

責編 曾建輝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醫藥類上市公司扎堆“投險”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