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11-27 16:47:40
據馬智濤介紹,金融分布式賬本七大主張是金鏈盟成員經過反復研究形成的共識,將作為聯盟開展區塊鏈技術標準研究與制定遵循的主導思想。
每經編輯|肖樂
 
        
        每經記者 肖樂
在11月26日舉行的第八屆中國(深圳)金融信息服務發展論壇上,微眾銀行副行長兼CIO馬智濤代表金融區塊鏈合作聯盟(以下簡稱"金鏈盟")首次發布了金融分布式賬本七大主張。七大主張包括價值聯盟、自主可控、安全可信、高效可用、業務可行、靈活配置、智能監管。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目前金鏈盟已經進行了11個課題探索,有了包括京東金融區塊鏈ABS云服務產品原型、上海金丘海星數字資產流通平臺等在內的技術成果落地。金鏈盟下一步將制定《金融聯盟鏈參考架構》等一系列團體標準。
火幣網COO朱嘉偉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在金融領域,區塊鏈應用較多的形式是聯盟鏈,對于單個公司來說,聯盟可以擴大影響力,幫助其掌握行業話語權,而聯盟成功的關鍵在于聯盟的成員有相同的價值觀和利益訴求,目標明確且一致。
金鏈盟成員已進行11項課題探索
據馬智濤介紹,金融分布式賬本七大主張是金鏈盟成員經過反復研究形成的共識,將作為聯盟開展區塊鏈技術標準研究與制定遵循的主導思想。
今年5月,微眾銀行聯合安信證券、京東金融等20多家機構發起成立金鏈盟。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金鏈盟成立到現在共進行了11個課題探索,其中不少已經有了技術成果落地,包括京東金融區塊鏈ABS云服務產品原型、銀鏈科技商業銀行抵押品區塊鏈產品原型、上海金丘海星數字資產流通平臺等。
上海金丘股份技術總監高西林表示,目前其自主構建的海星區塊鏈技術平臺、BaaS云平臺、數字資產登記系統、RobotABS云平臺框架已經搭建完成,后續將會與多家金融機構、企業服務商以及技術提供方共同開展合作,發掘更多的金融業務場景。
微眾銀行創新研究負責人姚輝亞指出,作為新興技術,在金融領域,目前國內外還沒有完備的行業標準,各類應用的兼容性與互操作性較差,區塊鏈系統的開發與部署也缺乏標準化引導,這些現狀不但帶來了安全方面的風險,也不符合金融行業的監管要求。
據姚輝亞介紹,金鏈盟下一步將制定《金融聯盟鏈參考架構》等一系列團體標準,同時為落實區塊鏈標準化的規劃,金鏈盟即將成立標準技術工作委員會以保障其有效進行。
技術標準是競爭核心
目前,全球都在通過聯盟模式開展對于區塊鏈技術應用的研究。朱嘉偉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區塊鏈按照開放性可以分為公有鏈、聯盟鏈、私有鏈,比特幣是人們最為熟知的公有鏈應用,相對于公有鏈,聯盟鏈能夠有效保證數據的隱私和安全以及應用領域的專業性,聯盟鏈的特點是對特定組織團體開放,對產業特定清算、結算有用途,易進行控制權限設定以及更高的可擴展性。所以在現在尤其在金融領域,區塊鏈應用較多的形式是聯盟鏈。
國際上最為知名的區塊鏈聯盟是R3聯盟,囊括了眾多國際大型金融機構,中國平安、招商銀行、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民生銀行四家內地金融機構今年先后加入。
國內的區塊鏈聯盟也相繼成立,今年1月,中國萬向控股有限公司、廈門國際金融技術有限公司等機構發起成立了中國區塊鏈研究聯盟(CBRA);4月,中證機構間報價系統股份有限公司等11家機構共同發起中國分布式總賬基礎協議聯盟(ChinaLedger);5月,金鏈盟成立。
今年10月發布的工信部《中國區塊鏈技術和應用發展白皮書(2016)》(以下簡稱《白皮書》)中指出,對于大多數行業及大型商業機構而言,聯盟模式是比較切實可行的區塊鏈發展運作模式,國內ChinaLedger和金鏈盟都是首先關注區塊鏈在金融領域的應用,目前同處于底層技術平臺構建與關鍵需求提取階段。
朱嘉偉表示,區塊鏈技術是公開的,技術不是門檻,基于區塊鏈的專利和標準是未來商業競爭中的核心,前不久發布工信部發布《白皮書》,旨在搭建區塊鏈技術標準,也是這個原因。
電子商務與電子支付國家工程實驗室研究員于鑣、劉為懷日前撰文指出,國內外對于區塊鏈技術的投入使用都已經逐漸展開,但目前尚未有完全落地的應用性成果展現出來。從發展的角度來看,區塊鏈技術目前仍然處于理論階段,今后的技術轉換尚需一段很長時間的實踐。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