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11-16 23:55:36
智能電視平臺將成為和手機并駕齊驅的兩大超級終端平臺。OTT電視廣告正在成為客廳經濟的下一片藍海。
每經編輯|李卓
每經記者 李卓
隨著以智能電視為中心的客廳經濟的加速崛起,不僅阿里、小米等互聯網巨頭競相爭搶流量入口,以海信為代表的家電制造企業也紛紛開始掘金智能電視的“流量金礦”。
11月16日,海信旗下子公司聚好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聚好看)在北京舉行的“客廳大屏價值行業論壇”上宣布,公司未來目標是要拿下OTT電視廣告市場占有率的50%。
據統計,2016年整個OTT市場的廣告份額已經達到15億元。奧維云網預測,到2020年,OTT終端保有量將突破4億臺,整體市場規模將達到6300億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現場了解到,截至目前,聚好看互聯網電視激活用戶數已經達到2252萬,這是支撐其確定上述戰略目標的主要依據。同時,據預測,聚好看2017年、2018年的用戶總數將分別達到3300萬和4500萬。以每個OTT電視屏幕前有2.8個觀眾計算,2017年聚好看覆蓋的觀眾將達到億級。
基于此,論壇現場同時吸引到了國內多家4A公司、廣告代理商。藍色光標集團中國業務總裁毛宇輝樂觀認為,智能電視平臺將成為和手機并駕齊驅的兩大超級終端平臺。OTT電視廣告正在成為客廳經濟的下一片藍海。
客廳經濟的“流量金礦”
智能電視具有大屏化、開放化、智能化特征。隨著智能電視用戶規模與活躍度不斷提升,其承載的視頻內容、應用、增值服務具備巨大想象空間,已經成為“流量金礦”,吸引了眾多企業前來掘金。海信是除互聯網巨頭之外、傳統家電廠商中最早的嘗鮮者之一。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聚好看海信旗下的獨立公司和品牌,負責互聯網電視等增值業務技術開發和用戶運營等業務。不僅服務于海信電視用戶,還已經向第三方服務,包括著名外資廠商。
聚好看總經理于芝濤會后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強調,僅僅1年時間,海信互聯網電視激活用戶數就從1000萬沖破至2200萬,其中國內激活用戶達1903萬、日活接近900萬。正是基于如此龐大的用戶群,聚好看平臺已經完成視頻、購物、教育、游戲等多版塊布局,平臺這一財年的收入就接近1.5億元左右,這是大大超過預期的。
值得一提的是,海信高層在去年就曾表示,希望在5年后內容和服務帶來的利潤大于或等于目前硬件銷售的利潤。
不過,在于芝濤看來,單純的貼片廣告等對用戶體驗并不是很好,目前大屏較熱的購物、游戲也還是比較膚淺的應用,是遠遠不能夠支撐未來的發展。
“大屏增值的最高境界是基于用戶數據的內容營銷。”于芝濤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這個內容可以是泛化的,但一定強調以人為中心,強化人和設備的自主交流。內容可以是視頻、教育、可以是廣告,但一定都是消費者喜歡的東西,不是強加給他的。
OTT電視廣告成下一片藍海
智能電視的“流量金礦”不僅吸引著互聯網巨頭、家電廠商的積極布局,同時吸引了國內多家4A公司、廣告代理商。
藍色光標集團中國業務總裁毛宇輝在會上就表示,公司的傳播營銷業務要正式拓展進入互聯網電視屏。
毛宇輝介紹,公司今年全年營收將超過100億元,其中至少有50億元是來自手機移動互聯板塊。但他相信,智能電視平臺將成為和手機并駕齊驅的兩大超級終端平臺,將是未來廣告主首要考慮的投放平臺之一,也是最有可能顛覆傳統廣告形式和效果的交互平臺。“對藍標而言,這會是10億元級收入的產品平臺。”
博視得中國董事總經理徐磊對OTT電視廣告同樣表示看好。他進一步認為,大屏生態未來將實現四級變現模式:內容變現、服務變現、廣告變現、數據變現。其中數據變現是通過和互聯網連接、跨屏互動,了解大屏背后消費者的行為習慣、消費習慣、將其標簽化。
不過,于芝濤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堅持認為,未來大屏最主要的變現形式仍然還是內容本身,數據是支撐廣告、內容的基礎。至少從目前國內來看,數據業務的直接變現模式仍然還不太成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