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mei)經網 2016-03-20 20:43:13
中(zhong)華企業計劃轉型城(cheng)市更(geng)新服務商(shang),通過小股操盤(pan)、提供代建(jian)、幫助政府(fu)進行城(cheng)市更(geng)新等服務,輕(qing)資產運作,進一步(bu)提升公司的經(jing)營(ying)效能。
每經編輯|王浩也
每經實習記者 王(wang)浩也
近日,中華企業發布年報顯示,2015年全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6.54億元,同比增長5.4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虧損24.87億元,上年同期為虧損4.89億元。據悉,中華企業股票將于3月22日起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股票簡稱正式變更為“*ST中企”。
正因如此,中華企業計劃轉型城市更新服務(wu)商(shang),通過小(xiao)股操盤、提供代建、幫助政府進行城市更新等服務(wu),輕資產運作(zuo),進一步(bu)提升公司的經營效能。
根(gen)據公(gong)司(si)的經營(ying)計劃(hua),今(jin)年(nian)公(gong)司(si)要實現“銷售百億、主營(ying)過百億、資金回籠(long)也(ye)要過百億”等一(yi)系列(lie)目標,最終確保今(jin)年(nian)實現扭(niu)虧為盈。
轉型只為提升盈利能力
中華企業總經理姜維表示,2016年中華企業的工作重點依舊會放在存量消化上,“我們下定決心在存量去化上實現‘銷售過百億、主營過百億、資金回籠也要過百億’,這是2016年度我們必須完成的核(he)心(xin)工作內容(rong)。”
下一步,中華企業的戰略(lve)目標是:融入城(cheng)市更新綜合(he)(he)服務商,在存量去(qu)化上的三個“過百億”的目標,就是為實現(xian)城(cheng)市更新綜合(he)(he)服務商夯實基礎。
姜維介紹,2016年中華(hua)企(qi)業(ye)并不是(shi)簡(jian)單地定位為城市更新綜合服務(wu)商,在(zai)(zai)(zai)工作(zuo)職(zhi)能(neng)方面就有(you)三個變化(hua)(hua):一(yi),由原(yuan)來比較(jiao)單一(yi)的(de)房(fang)地產(chan)開發(fa)(fa)(fa)商,向居(ju)住產(chan)品(pin)(pin)的(de)開發(fa)(fa)(fa)來轉型。二,由比較(jiao)單一(yi)的(de)、傳統的(de)開發(fa)(fa)(fa)模式向生產(chan)產(chan)業(ye)的(de)工業(ye)化(hua)(hua)開發(fa)(fa)(fa)模式轉型。原(yuan)來是(shi)很簡(jian)單的(de)拿一(yi)塊(kuai)地,設(she)計方案,造好賣掉,現在(zai)(zai)(zai)重點將(jiang)放在(zai)(zai)(zai)產(chan)品(pin)(pin)的(de)研發(fa)(fa)(fa)、工業(ye)化(hua)(hua)上,今后中華(hua)企(qi)業(ye)有(you)可能(neng)屬于工廠化(hua)(hua)住宅(zhai)、產(chan)品(pin)(pin)的(de)開發(fa)(fa)(fa)。三,由單一(yi)的(de)住宅(zhai)小區的(de)開發(fa)(fa)(fa)向一(yi)二級(ji)(ji)聯(lian)動,因為城市更新賦予了新的(de)功能(neng),向一(yi)二級(ji)(ji)聯(lian)動開發(fa)(fa)(fa)的(de)方向發(fa)(fa)(fa)展(zhan),中華(hua)企(qi)業(ye)也有(you)可能(neng)轉型為更多(duo)元的(de)開發(fa)(fa)(fa)模式。
在中華企業組織架構方面,據姜維介紹,其內部已經實行“中心+事業(ye)(ye)部”這(zhe)樣的(de)管控(kong)模式。中(zhong)華企業(ye)(ye)旗下主要集團公司有可能通過重組,整合相(xiang)互(hu)間的(de)優勢資源(yuan),形成(cheng)業(ye)(ye)務上的(de)合力。
盡管之前的(de)(de)業務已經拓展到江蘇、浙江甚至天(tian)津,但中華企(qi)業表(biao)示,今(jin)后(hou)的(de)(de)發展重(zhong)點(dian)將會(hui)圍繞在上海(hai)地區,而(er)且下(xia)一步工作會(hui)以開發建(jian)設為(wei)業務切入點(dian),通過開發建(jian)設做好增值服務的(de)(de)利潤增長點(dian),并且為(wei)了解決輕資產運(yun)營的(de)(de)模式以及滿足風險(xian)管控(kong)的(de)(de)需(xu)要,小股(gu)操盤會(hui)成(cheng)為(wei)今(jin)后(hou)的(de)(de)發展重(zhong)點(dian)。
之前,中(zhong)華(hua)(hua)企業所以會出現(xian)虧損,根(gen)本的(de)(de)原因,還是盲目地向那些并不熟悉的(de)(de)城市市場擴張。如今(jin),重新選擇深耕(geng)上海(hai),并在城市更(geng)新的(de)(de)過程(cheng)中(zhong),探索新的(de)(de)商(shang)業機會,顯(xian)然(ran)有助于中(zhong)華(hua)(hua)企業降(jiang)低風險,并更(geng)好地運用公司在上海(hai)的(de)(de)各種資源。
加大力度去庫存
除了業務轉型,中華企(qi)業還有望進(jin)一步(bu)加快去庫(ku)存(cun)的力(li)度。
中華企業表示,業績虧損主要是報告期內計提了大額的存貨跌價準備所致。年報顯示,公司2015年資產減值損失為21.93億元,同比增幅為237.53%,增長原因主要為2015年(nian)江(jiang)陰尚海(hai)薈(hui)、江(jiang)陰中企(qi)上城(cheng)、朱家角香(xiang)堤藝墅(shu)、松江(jiang)譽品谷水灣、杭州御(yu)品灣等項目(mu)計(ji)提存(cun)貨跌(die)價準備所(suo)致。
中華企業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由于公司存貨比例確實過高,2015年我們的核心工作是圍繞銷售去化和資金回籠這兩方面開展的。經過一年的努力,去年共簽訂合同的金額超過80億元,實現資金回籠達到91億(yi)元,當然這里面不(bu)包括(kuo)一些股權轉讓。”
據了解,作為中華企業的大股東,上海地產集團對中華企業增持共832萬元,分兩次進行。基于此,中華企業認為,上地集團對于中華企業非常關注和支持,“現在,中華企業的董事長就是由地產集團的分管副總裁來兼任,有大股東的支持,我們對市場還是很有信心的,今年我們有20億元(yuan)的(de)新增投(tou)資(zi)額準備用于(yu)拿地。”
根據公司公布的2015年度加權平均融資成本7.49%,,姜維說,下一步公司還會進一步降低融(rong)資成本。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quan),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jiu)。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gao)酬。如您(nin)不希望作(zuo)(zuo)品出現在(zai)本站,可聯(lian)系我們要求撤下(xia)您(nin)的作(zuo)(zuo)品。
歡(huan)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