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一名兒科實習醫生工作樣本:干8天休1天生病也要挑時間

每日(ri)經濟新(xin)聞 2016-03-03 01:42:01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馮彪    

◎每經記者 馮彪

約定(ding)采訪(fang)的時間推遲(chi)了兩次,王(wang)珂(化名)終于還是在晚10點坐在了電(dian)腦前(qian),通(tong)過QQ和記者聊起了她未來的職(zhi)業——兒(er)科醫生。雖說目前(qian)還只是實習生,但對這位90后的女孩來說,加(jia)班(ban)加(jia)點已(yi)經成為常態(tai)。

目前,我國(guo)兒(er)科(ke)醫(yi)師僅11.28萬人,而0到14周歲兒(er)童(tong)有2.26億(yi)。在部分醫(yi)院掛出(chu)兒(er)科(ke)停診告(gao)示后(hou),國(guo)家衛計委曾(ceng)提(ti)出(chu)可(ke)以對內科(ke)醫(yi)務人員進行轉崗培訓,充實(shi)兒(er)科(ke)醫(yi)療力量。兒(er)科(ke)醫(yi)生(sheng)短缺,未來一段時期,王珂和她(ta)的兒(er)科(ke)專(zhuan)業(ye)同(tong)學可(ke)能是最搶手的畢業(ye)生(sheng)。

在重慶醫(yi)科(ke)(ke)大學兒科(ke)(ke)方(fang)向本碩連讀的(de)王珂正(zheng)在一家(jia)兒科(ke)(ke)醫(yi)院(yuan)實習(xi),經過7年的(de)在校學習(xi)和1年的(de)醫(yi)院(yuan)實習(xi),找工作似乎(hu)并(bing)不難。但是(shi),對(dui)于(yu)未來是(shi)否從(cong)事兒科(ke)(ke)工作,她心(xin)里也有點打鼓。

“我(wo)現在工作(zuo)8天才休息1天,過年(nian)只有3天假。同級(ji)別的成人科室(shi)醫(yi)生收入一般要比兒科醫(yi)生高(gao)出兩(liang)三(san)倍(bei),有的甚至五六(liu)倍(bei)。我(wo)實(shi)習還沒(mei)多久,都已經見(jian)過幾次(ci)醫(yi)鬧事件了。”王珂對《每日(ri)經濟新聞(wen)》記者說。

休假少、不敢病、收入低

“上(shang)中學的時候我就想成為醫生,不僅能給家人(ren)帶來(lai)健(jian)康,還能受(shou)人(ren)尊重,待遇也不錯。”王(wang)珂說。

1998年,本(ben)(ben)科(ke)(ke)專(zhuan)業(ye)(ye)目錄中取消兒(er)(er)科(ke)(ke)后,王(wang)珂就讀的重慶醫科(ke)(ke)大學就成為國內少數(shu)有(you)兒(er)(er)科(ke)(ke)本(ben)(ben)科(ke)(ke)的醫學院之一,而(er)多(duo)數(shu)醫學院要在研究(jiu)生階段才選(xuan)擇(ze)專(zhuan)業(ye)(ye)方向(xiang)(xiang)。她向(xiang)(xiang)記者說,聽說兒(er)(er)科(ke)(ke)醫生少,找工(gong)作(zuo)不愁,就選(xuan)擇(ze)了(le)兒(er)(er)科(ke)(ke)專(zhuan)業(ye)(ye)。

但(dan)即將(jiang)夢想成(cheng)真的王珂感(gan)到更多的卻(que)是失望。她實習(xi)所在的醫院(yuan),每4天(tian)就(jiu)(jiu)要輪一(yi)(yi)次(ci)夜班,今年(nian)春節(jie)也只有3天(tian)假(jia),回(hui)趟四川(chuan)老家(jia)在路(lu)上就(jiu)(jiu)得耽擱一(yi)(yi)天(tian)多。

“萬一(yi)有(you)醫生(sheng)生(sheng)病請(qing)假(jia)就更(geng)麻煩了,排班都排不過來(lai)。一(yi)些生(sheng)病的(de)醫生(sheng)都要(yao)硬(ying)撐著,真(zhen)是生(sheng)病也(ye)要(yao)挑時間。”王珂說。

根據中國(guo)醫師學(xue)會的(de)統計(ji),目前在(zai)職的(de)兒科(ke)醫師約(yue)(yue)有11萬人(ren),缺口約(yue)(yue)有20萬人(ren)。國(guo)家衛計(ji)委科(ke)教司副司長金生國(guo)曾透露(lu),我國(guo)兒科(ke)執(zhi)業(助理(li))醫師日均承(cheng)擔的(de)門診人(ren)次數約(yue)(yue)為17人(ren)次,是醫療(liao)機構其他執(zhi)業(助理(li))醫師工作(zuo)量(liang)的(de)2.4倍(bei);年均承(cheng)擔的(de)出院人(ren)次數近(jin)200人(ren)次,是其他醫師的(de)2.6倍(bei)。

“我們做過統(tong)計,在同一所醫(yi)(yi)院,兒(er)(er)科(ke)醫(yi)(yi)生(sheng)的工作量是非兒(er)(er)科(ke)醫(yi)(yi)生(sheng)的1.68倍(bei),但是兒(er)(er)科(ke)醫(yi)(yi)生(sheng)的收(shou)入(ru)只及非兒(er)(er)科(ke)醫(yi)(yi)生(sheng)收(shou)入(ru)的46%。”上海(hai)交通大學醫(yi)(yi)學院附屬新華(hua)醫(yi)(yi)院院長孫錕說。但是,兒(er)(er)科(ke)醫(yi)(yi)生(sheng)的收(shou)入(ru)卻(que)與其工作強度不(bu)匹(pi)配。

雖說已(yi)提前領教了職業“酸楚(chu)”,但若真要換科室或改行,王珂也不甘心,畢竟不愿8年的專(zhuan)業學(xue)習付諸東流。

相(xiang)較(jiao)其他專業,醫(yi)生的(de)培(pei)養時(shi)間很(hen)長,一(yi)般本(ben)科(ke)就需要5年(nian),再進行3年(nian)住院醫(yi)師規(gui)范(fan)化培(pei)訓,然后才(cai)能成為住院醫(yi)師。王珂還算(suan)幸運(yun),本(ben)來是(shi)7年(nian)本(ben)碩(shuo)連讀,但國家規(gui)培(pei)的(de)要求出(chu)臺后,學(xue)校將7年(nian)制改為8年(nian)制,這(zhe)樣(yang)學(xue)生畢業時(shi)好拿規(gui)培(pei)證,不然7年(nian)后還得另(ling)外(wai)規(gui)培(pei)3年(nian)。

“和(he)我同時上大學的(de)同學早就在(zai)工作掙錢了,我還(huan)在(zai)‘啃老’。研究生(sheng)階(jie)段每年學費(fei)(fei)(fei)1.3萬元,獎學金和(he)學校補貼差不多能抵學費(fei)(fei)(fei),但生(sheng)活費(fei)(fei)(fei)還(huan)得找父母要,實習也基本(ben)上沒有收入(ru)。”王珂說。

“請大夫”變成了“叫醫生”

除工作壓力和(he)收入(ru)外(wai),王珂明顯(xian)感覺到醫(yi)生不(bu)像以前那樣(yang)被(bei)人尊(zun)重。雖然在醫(yi)院實習不(bu)到1年時間,但前輩(bei)們口(kou)中的(de)(de)和(he)自(zi)己(ji)親身經歷的(de)(de)醫(yi)患糾(jiu)紛,讓這個涉事不(bu)多的(de)(de)女孩有點發怵。

與成人(ren)科(ke)室相(xiang)比,兒(er)科(ke)的醫(yi)患問題更加(jia)突出。兒(er)科(ke)又稱“啞(ya)科(ke)”,兒(er)童一般不(bu)會自己表述(shu)病情,醫(yi)生稍不(bu)留意(yi)就容易誤(wu)診。有時(shi)不(bu)小心(xin)弄哭孩子,家長(chang)輕則冷語相(xiang)向,重(zhong)則會引發醫(yi)患矛(mao)盾。

目前正在重癥監護室實習的(de)王珂(ke)對記者(zhe)說,不同于一些成(cheng)人重癥患(huan)者(zhe),重癥兒童通常無法自(zi)己決定繼續治(zhi)療還是放(fang)棄,重癥患(huan)兒年(nian)齡越小,家長放(fang)棄的(de)可能性越大,醫生(sheng)有(you)時也很為難。

以前,人們若是身體有恙,常會說“去(qu)請大夫”,而(er)現在(zai)(zai)則多是“快叫醫(yi)(yi)生來”。王珂坦言,她(ta)很熱愛醫(yi)(yi)生這(zhe)份工作,但是在(zai)(zai)目(mu)前的環境下,對(dui)于(yu)能(neng)否堅持,她(ta)心里(li)也沒底,而(er)她(ta)一位(wei)讀了8年醫(yi)(yi)科的師兄(xiong)已經決定徹底改行。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jing)《每日經(jing)濟(ji)新聞》報社授(shou)權(quan),嚴禁轉載或鏡像,違(wei)者(zhe)必究。

讀(du)者熱線(xian):4008890008

特(te)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ru)您(nin)不希望作(zuo)品出現在(zai)本站,可聯系我(wo)們要求撤下您(nin)的(de)作(zuo)品。

◎每經記者馮彪 約定采訪的時間推遲了兩次,王珂(化名)終于還是在晚10點坐在了電腦前,通過QQ和記者聊起了她未來的職業——兒科醫生。雖說目前還只是實習生,但對這位90后的女孩來說,加班加點已經成為常態。 目前,我國兒科醫師僅11.28萬人,而0到14周歲兒童有2.26億。在部分醫院掛出兒科停診告示后,國家衛計委曾提出可以對內科醫務人員進行轉崗培訓,充實兒科醫療力量。兒科醫生短缺,未來一段時期,王珂和她的兒科專業同學可能是最搶手的畢業生。 在重慶醫科大學兒科方向本碩連讀的王珂正在一家兒科醫院實習,經過7年的在校學習和1年的醫院實習,找工作似乎并不難。但是,對于未來是否從事兒科工作,她心里也有點打鼓。 “我現在工作8天才休息1天,過年只有3天假。同級別的成人科室醫生收入一般要比兒科醫生高出兩三倍,有的甚至五六倍。我實習還沒多久,都已經見過幾次醫鬧事件了。”王珂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 休假少、不敢病、收入低 “上中學的時候我就想成為醫生,不僅能給家人帶來健康,還能受人尊重,待遇也不錯。”王珂說。 1998年,本科專業目錄中取消兒科后,王珂就讀的重慶醫科大學就成為國內少數有兒科本科的醫學院之一,而多數醫學院要在研究生階段才選擇專業方向。她向記者說,聽說兒科醫生少,找工作不愁,就選擇了兒科專業。 但即將夢想成真的王珂感到更多的卻是失望。她實習所在的醫院,每4天就要輪一次夜班,今年春節也只有3天假,回趟四川老家在路上就得耽擱一天多。 “萬一有醫生生病請假就更麻煩了,排班都排不過來。一些生病的醫生都要硬撐著,真是生病也要挑時間。”王珂說。 根據中國醫師學會的統計,目前在職的兒科醫師約有11萬人,缺口約有20萬人。國家衛計委科教司副司長金生國曾透露,我國兒科執業(助理)醫師日均承擔的門診人次數約為17人次,是醫療機構其他執業(助理)醫師工作量的2.4倍;年均承擔的出院人次數近200人次,是其他醫師的2.6倍。 “我們做過統計,在同一所醫院,兒科醫生的工作量是非兒科醫生的1.68倍,但是兒科醫生的收入只及非兒科醫生收入的46%。”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院長孫錕說。但是,兒科醫生的收入卻與其工作強度不匹配。 雖說已提前領教了職業“酸楚”,但若真要換科室或改行,王珂也不甘心,畢竟不愿8年的專業學習付諸東流。 相較其他專業,醫生的培養時間很長,一般本科就需要5年,再進行3年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然后才能成為住院醫師。王珂還算幸運,本來是7年本碩連讀,但國家規培的要求出臺后,學校將7年制改為8年制,這樣學生畢業時好拿規培證,不然7年后還得另外規培3年。 “和我同時上大學的同學早就在工作掙錢了,我還在‘啃老’。研究生階段每年學費1.3萬元,獎學金和學校補貼差不多能抵學費,但生活費還得找父母要,實習也基本上沒有收入。”王珂說。 “請大夫”變成了“叫醫生” 除工作壓力和收入外,王珂明顯感覺到醫生不像以前那樣被人尊重。雖然在醫院實習不到1年時間,但前輩們口中的和自己親身經歷的醫患糾紛,讓這個涉事不多的女孩有點發怵。 與成人科室相比,兒科的醫患問題更加突出。兒科又稱“啞科”,兒童一般不會自己表述病情,醫生稍不留意就容易誤診。有時不小心弄哭孩子,家長輕則冷語相向,重則會引發醫患矛盾。 目前正在重癥監護室實習的王珂對記者說,不同于一些成人重癥患者,重癥兒童通常無法自己決定繼續治療還是放棄,重癥患兒年齡越小,家長放棄的可能性越大,醫生有時也很為難。 以前,人們若是身體有恙,常會說“去請大夫”,而現在則多是“快叫醫生來”。王珂坦言,她很熱愛醫生這份工作,但是在目前的環境下,對于能否堅持,她心里也沒底,而她一位讀了8年醫科的師兄已經決定徹底改行。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