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mei)日經濟新聞 2016-03-02 22:21:03
2016年是(shi)“十三五規劃”的元年,而兩(liang)會(hui)將為未(wei)來數年間的發展方向定下基調。屹立(li)于(yu)世界民族之林,制造(zao)業之于(yu)中國,同中國力(li)量之于(yu)世界,是(shi)不可或缺的重(zhong)要元素。
產能過剩、低附加值、投資(zi)乏力,傳統制造(zao)業前(qian)路(lu)叵測。然而(er),真(zhen)正的(de)(de)好企業、真(zhen)正的(de)(de)行業強者并不會因嚴冬而(er)退(tui)縮(suo)沉眠。當前(qian)“互聯網(wang)+”大潮翻(fan)涌前(qian)行,中國(guo)制造(zao)2025如火如荼,唯有將實體經濟與互聯網(wang)經濟緊(jin)密結(jie)合,方(fang)能插上騰飛(fei)的(de)(de)翅膀。
產業改革(ge)與(yu)消費升級勢在必行,成長陣痛在所難免(mian),對(dui)于有(you)擔當、有(you)決(jue)心、有(you)膽識、有(you)遠見(jian)的企業來說,我們(men)期待兩會(hui)與(yu)十三(san)五規(gui)劃帶來更大的資源整合與(yu)產業轉型機遇。
————李衛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jing)(jing)《每日經(jing)(jing)濟(ji)新聞(wen)》報社(she)授權(quan),嚴禁(jin)轉(zhuan)載或鏡像,違(wei)者(zhe)必究。
讀者(zhe)熱(re)線:4008890008
特(te)別(bie)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gao)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zai)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qiu)撤下您的作品。
歡(huan)迎(ying)關注每日經濟(ji)新聞(wen)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