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距限售令“到期”僅一月 減持潮將重現?

每日經濟新聞 2015-12-09 01:44:05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楊建 實習記者 胡敏超    

值得注意的是,《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統計數據中發現,近10年A股市場出現了多次較為明顯的產業資本密集減持潮,其中第一波密集減持潮出現在2009年5月10日~9月20日;第二波是在2009年11月8日~2010年1月3日;第三波在2010年10月31日~2011年1月2日;第四波出現在2015年5月17日~6月14日。

減持潮常伴隨大調整

據統計,在選出的25組數據當中,一周之內減持公司家數占當時所有上市公司總數的比例在5%左右時,是市場出現調整的信號。而在25組數據中,最低的是2015年3月15日當周出現103家公司減持,占當時所有上市公司總數的3.87%;最高的是2007年5月27日當周出現了139家公司減持,占當時上市公司總數的9.44%。

在所統計的25組數據中,雖然不是每次出現減持高潮都會伴隨調整,但是市場一旦出現比較明顯的密集減持潮之后,在減持高潮出現的當周,市場可能會處于構筑頂部的狀態,隨后市場就會出現較大幅度的調整。

在過去10年中,產業資本減持高峰出現在2007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5年。回顧過往行情,在2007年的減持高峰過后,2008年迎來大跌;在2009年、2010年、2011年三次減持高峰過后,市場同樣屢創低點。只有2012年出現減持高峰后市場仍然處于底部橫盤區間。

進入2015年,上證指數在摸高5178點后進入調整期,產業資本的減持步伐不但沒有停止,還有加速趨勢。產業資本在2015年3月份以來加速減持,而在2015年5月22日,作為創業板風向標的全通教育發布公告,公司大股東擬減持5.35%股份。作為最了解上市公司的市場參與者,產業資本高位出逃,對市場來說可能是要面臨調整的信號。而市場在2015年5月份市場創出243億元的凈減持歷史新高后,大盤在6月份出現連續暴跌。

限售令1月8日到期

在產業資本選擇減持“落袋為安”的浪潮中,一些公司股東甚至不惜違規高比例減持。6月以來,因公司股東或高管違規減持,深交所已對16家上市公司發出監管函,涉及事由集中在“控股股東或持股5%以上股東超比例減持未披露”及“短線交易”兩個方面。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初至5月18日,已有956家上市公司出現了產業資本減持行為,合計減持市值約2955.24億元。而在2014年,產業資本減持的股份合計減持市值約為2505.58億元。半年不到的時間,產業資本無論減持股份數量還是減持市值規模,均已經超過了去年全年。從減持的行業分布來看,今年5月以來,銀行、有色金屬、房地產及鋼鐵、電力及電力設備居前。

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產業資本出現加速減持現象,絕對不應該被漠視,股價越上漲,只會引來產業資本的加速套現行為。一旦牛市走完,其后果將慢慢呈現。記者梳理以往幾次牛市數據發現,產業資本減持并不意味著一家公司股價達到階段性頂部,往往在出現密集減持后的一段時間后,特別是產業資本密集減持加速、大股東減持是股市出現階段拐點的警示信號。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7月8日,證監會發布公告稱:從7月8日起6個月內,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和持股5%以上股東及董監高等人員不得通過二級市場減持本公司股份。目前距離限售令“到期”的時間僅剩一個月,屆時壓抑了半年之久的重要股東減持潮會不會再度爆發?讓我們拭目以待。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