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5-12-08 21:42:30
與過去幾年相比,從國興地產剛更名而來的財信發展,率先拋出了高送轉的方案。
每經編輯|杜冉樂
每經記者 杜冉樂
12月8日,財信發展(000838,SZ)拋出了年度高分紅“大禮包”,擬以公司資本公積金向全體股東每10股轉增25股,同時現金分紅比例不低于今年凈利潤20%。
受此消息影響,雖然當天滬指、房地產開發指數等均遭較大跌幅,但財信發展依然堅挺,以逾80萬封單直接拉出了“一”字漲停板,當天收盤價為23.84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上述高分紅背后財信發展當前經營并不十分理想,如果剔除受惠于西部大開發稅收減免,其年度凈利潤預計同比大跌。
重慶“財信系”控股以來,財信發展從依靠單盤項目維持營運,到大股東一人參與定增及實施債權轉讓等,該小盤股試圖謀劃更大的資本棋局。
業績預增主要靠稅收減免
與過去幾年相比,從國興地產剛更名而來的財信發展,率先拋出了高送轉的方案。
方案顯示,財信發展擬以2015年12月31日總股本為基數,以資本公積金向全體股東每10股轉增25股,同時現金分紅比例不低于2015年度凈利潤的20%。
在此前的2012年至2014年,原國興地產僅實施了現金分紅方案。其中,2014年派發現金2715萬元,占其凈利潤36.4%。
針對今年分紅方案,財信發展對外解釋稱,這主要是鑒于公司穩定的經營及盈利情況,且具有較高的資本公積,為積極回報股東,與所有股東分享公司發展的經營成果,以及讓公司的股本規模滿足未來企業發展、做大做強的需求。
當前地產股中,雖然中央及地方不斷釋放出諸多政策寬松信號,但不少中小房企仍處于“艱難度日”的煎熬狀態,部分發出了預虧公告或近期頻繁轉賣資產試圖扭虧。
目前,像萬科、保利、金地等大藍籌房企暫未公告利潤分紅等信息,多位地產圈人士認為財信發展堪稱為年度高送轉第一股。
今年10月份,財信發展對外發布了新的公司章程,針對利潤分紅表述為“采用股票股利進行利潤分配的,應當具有公司成長性、每股凈資產的攤薄等真實合理因素”,實施現金分紅應同時滿足年度可分配利潤為正值,審計機構對其年報出具無保留意見,無重大投資計劃或重大現金支出等事項發生等。
不過,上述業績并非來自財信日常經營而是西部大開發稅收減免大約3500萬元,與其年度預增7800萬元相比,幾乎占了半壁江山。
記者昨日多次致電財信發展董秘,但其電話一直無人接聽。
地產小盤股突圍路徑
今年2季度,財信發展定增再融資方案獲得證監會批復并上市。完成定增之前,財信發展現有總股本約1.81億股,且全部為流通股,而此后,財信發展向大股東財信地產定增1.33億股,總股本增至3.14億股。
截至12月8日收盤,財信發展總市值75億元。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以申萬分類的140家A股房企按總市值排序,財信發展排名第90位,比其靠后者有云南城投、萬通地產、中房地產等。
今年以來,不少地產小盤股均在謀劃轉型突圍,路徑包括跨界收購、資產出售等,可謂五花八門。截至目前,從業績上能體現轉型特征的地產股鳳毛麟角。
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是,這些地產小盤股自身盤子小,在轉型中并不如像萬科等大藍籌具有再融資及資源優勢。
截至今年三季度末,財信發展基于定增后的負債率為67.8%,之前該指標多在80%以上,賬面現金9.1億元,比期初大增7.2億元,存貨價值35億元,比期初增加11億元,預收款11.5億元,同期無短期負債,一年期非流動負債5.7億元。
以此而論,財信發展暫無短期償債壓力,但其背靠以金融、環保等為背景的渝商“財信系”,其實控人盧生舉借此加速擴張做大的野心顯露無疑,其中包括參與設立財信合同能源、與盤古等合作電商產業園,以及競拍、收購多個地產項目等,耗資不菲。
前不久,財信發展與東方資產簽署了5億元的債權轉讓協議,本質上為“債權+回購”融資,成本9.8%,高于當前房企發債融資水準。
按照高送轉方案,財信發展以3.14億股總股本基礎上擴大2.5倍,其總股本將達7.85億股。今年以來,財信發展本輪牛市股價最高為34.7元,股災后曾反彈至30.59元,當前股價距上1個高點仍有一定的距離。
華龍證券重慶投資顧問牛陽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國內投資人喜歡上市公司“高送轉”,會拉升股價,從公司本身來說,高送轉后總股本大了,如果未來公司業務有亮點及股價上漲,公司再融資等騰挪空間會更大。上市公司送股或增發股票作為無成本資金,企業用起來自然比發債等好處多。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