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市場

每經網首頁 > 市場 > 正文

鏈家回應“獨家委托” 哄抬房價的“真兇”浮出水面

邦地產 2015-11-12 09:01:25

鏈家業務員簽訂獨家委托,哄抬房價?房價越高對業務員越有利?對這些質疑,鏈家向邦地產做出獨家回應。但事實真是這樣?

 每經編輯|吳若凡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本文原載于“邦地產”微信公眾號real-estate-circle)

繼邦爺設立“操縱房價”舉報平臺(回顧),希望集結全中介行業的力量搜尋地產“徐翔”之后,鏈家主動配合“搜捕”工作,為邦爺提供了一份“名單”。

鏈家的解釋是這樣滴

網帖:“簽訂獨家委托,房子的價格就不可以變”。

鏈家:這是純屬造謠!因為業務員沒有權力調整定價。軟件只允許房東調整價格,并沒有同意業務員可以改價格。

網帖:“房價越高對業務員越有利。”

鏈家:那是胡扯。要是房子3個月內賣不出去,鏈家要賠錢,業務員也是沒有傭金。還有,最關鍵的是,所有獨家委托房源,鏈家是允許外面的經紀人賣滴。

(也就是說,鏈家的“死對頭”中原、愛屋吉屋、搜房這些公司的經紀人,鏈家也允許他們賣這些房子?!)
只不過,簽了獨家委托,拿到房源的經紀人要分到傭金到40-50%,而不簽獨家委托,拿到房源的經紀人只能分到傭金的15-30%。(怪不得經紀人那么愛獨家委托啊~)

鏈家說,關鍵的關鍵是,經紀人不會為了簽獨家委托,拼命地抬價,因為房東價格預期太高,房子會賣不掉,鏈家就要賠錢,所以操縱房價這件事和鏈家是沒有關系。

這個邏輯,還真解釋得通。可回到家,邦爺翻到《怪誕心理學》,又覺出了不同:買方通常會覺得自己要買的東西價格太高了;而賣方覺得價格賣得太低了。

書上舉了個例子,教授充當黃牛,倒賣NBA門票,結果所有有門票的人都覺得賣出價格低了;所有沒有球票的,都認為價格太高。教授得出結論 ,聰明的中介會把價格先適當提高,然后再給消費者折扣,這樣才能最終促進交易。這種簡單的營銷手法的精髓就是,讓消費者覺得占到了便宜。

在二手房行業摸爬滾打很多年的鏈家經紀人不可能不明白這個道理,說他們完全沒有提高房價的動機,那也是會受質疑的。更何況,成交價越高,所獲得的傭金越多~

這才是真相

為了弄清楚鏈家的解釋是否屬實,邦爺特地做了這樣的調查。

邦爺選擇了大同花園,位于市中心的一個建于2000年前后的二手樓盤。這個樓盤絕大多數房源的資質都很相近,比如都沒有江景等優越條件,戶型差異很小,樓層落差等也沒有造成很大的采光、空氣差別。按理說這樣的小區,掛牌的所有二手房價理論上不會差距太大,價差不會超過1-2萬元/平方米。但看到的結果卻是這樣滴:

獨家委托房源

2

1

非獨家委托

3

這樣對比看來,獨家房源確實比非獨家房源在單價上要高出許多。

鏈家“供出元兇”

不過,鏈家為了進一步解釋自己的“清白”,又為邦爺提供了線索——一個哄抬房價的“元兇”。

鏈家說,市場上誰在擾亂房價呢?主要還是房源、客源不夠,競爭實力不濟,不專注于提高自身競爭力,反而動心思從行家撬單的經紀公司。他們認為鏈家靠速銷贏得了業主,所以反過來進行騷擾。

比如190萬在鏈家掛牌,那么他們想辦法獲得業主電話后,就會致電業主說有愿意出200萬的客戶樂意買,您賣不賣?有愿意出210萬的客戶樂意買,您賣不賣?別簽速銷啦。

如果您真相信的去啦,結果是不言而喻的,因為他們的目的主要在于拿到房源。

這么說來,原來抬高房價的真正原因是,得到房子的獨家委托。

不管這房子好不好賣,所有中介都往高里喊價,反正最終埋單的不是中介公司,也不會是經紀人,而是消費者。

所以,之前才會有網友留言說,鏈家掛牌的房子,一個月里價格能從350萬,漲到450萬。而且,這個現象已經從上海,向蘇州、深圳、北京蔓延。

怎么終結這個“毒瘤”

邦爺目前能想到的有一個方法簡單粗暴就是,建議監管部門停掉所有中介的獨家委托。雖然“獨家委托”看起來是有真房源保證的,也能制止“一房多掛”等等問題,但它本身的弊病也非常明顯。

不過這個方法也太武斷,大家如果有更好的辦法來解決房價被哄抬的問題,可以向邦爺留言,邦爺也希望聚集大眾的智慧,靠大家的力量還原一個健康的行業。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鏈家 獨家委托房源 上海房價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