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 2015-11-05 21:55:50
在融資融券余額重回萬億10個交易日后,兩市的成交額也再次突破了萬億大關,創2個半月新高。如果忘掉今年上半年的牛市和三季度的大跌,一切都像是去年行情的今日再現。在金融領漲而中小創分化的格局下,機構們又怎樣看待當下的行情?
從單個交易日來看,過去1年,日內上證指數和創業板指同漲同跌的概率高達75%,在走勢分化的交易日,上證指數當日絕對漲幅超過創業板的交易日共有32個交易日,剔除6月以來股災發生的情形,可能被市場認為二八轉換的交易日共22次,其中去年11月至今年1月中發生了12次,占比超過50%。而在今年3月至5月,這樣的信號平均每月出現3次,但事后證明只是市場的正常的短暫調整。
綜合過去1年的市場表現來看,僅從1-2個交易日的指數表現難以衡量風格轉換是否成功,最終取決的因素還是資金和相對估值以及賺錢效應。
從資金來看,近期無疑有新增資金進場。滬深兩市總成交量重新站穩1萬億,周四更是達到13734萬億元,成交量的放大就說明了新增資金的加盟。
從賺錢效應來看,金融股股性已充分激活,越來越多的參與者開始對券商股的強勢邏輯有了共識:持續降息后,券商股的融資息差迅速擴大,券商的盈利能力回升;主流券商開始調整藍籌股的融資折算率,有利于拓展融資規模,提升經營收入。
從市場估值來看,券商板塊目前的整體市盈率不到15倍,去年同期行情啟動時的市盈率約為27倍。創業板目前的整體市盈率約為75倍,去年同期約為60倍。上證目前的市盈率也為15倍多,去年同期只有10倍左右,總體來看,上證和創業板的估值明顯比去年同期要高,只有券商板塊是個例外。
綜合來看,完全復制去年年底行情存在較大難度,更大可能是券商股的結構性行情。
券商股大漲 分化行情后續走勢猜想
華融證券認為,管理層希望的是慢牛,而非瘋牛行情;流動性充裕下的人心思漲仍在。綜合目前基本面、資金面以及昨晚耶倫表態暗示12月加息,雞犬升天的集體暴漲或難以持續,后期量能是否放大以及非銀能否延續強勢確立市場風格轉換成為市場走勢關鍵所在。在當下的行情保持一份理智更為重要,避免盲目追漲,后期行業呈現分化是大概率,可以重點關注券商板塊。
西南證券認為,券商上漲更多應從博棄角度理解,在前期創業板大漲、金融股持續跑輸的背景下,市場本身有大小票切換的預期,加之消息面偏暖,券商股因而出現大漲。但目前來看,經濟數據短期無企穩跡象,同時人民幣是否加入SDR,美國是否加息懸而未決,更好的參與時點應在12月中下旬,屆時可能會出現大小票風格切換的時間窗口,建議絕時收益投資者在近幾日券商大漲過程中逐步減倉。
方正證券表示,券商板塊全線漲停,如此凌厲的上攻超出預期,對市場風格是否能順利完成轉換持保留態度,還需進一步觀察。歷史有時是驚人地相似,歷史不一定重復,但一定要借鑒。去年10月28日啟動的行情,就是在十八屆四中全會后形成的,領漲板塊也是金融為主,昨大盤啟動的時間節點與去年基本吻合,都是全會后的第四個交易日,領漲的都是金融,其后市場風格才逐步轉換,只是昨日大盤漲幅遠大于去年10月28日。歷史經驗還告訴我們,只要是券商領漲、銀行助威的行情,不會是“一日情”,行情主戰場也有望逐步轉向滬市。建議逢低關注券商、中字頭、國字號及仍處底部二線藍籌股,回避或逢高減持高高在上的妖股。
申萬宏源認為,四季度業績改善支持券商板塊股價上漲,但投資者不宜過分樂觀。券商業績四季度向上幾無問題,核心影響因素是自營。券商當前的自營規模(自主投資部分+救市
部分)的絕對值和相對值(占凈資產比例)應該都處于歷史的高點,因此券商的業績相對于大盤走勢的彈性也應該是更大的,券商板塊的強周期屬性被強化了。自營會放大券商板塊相對于大盤的漲跌幅。
金百臨咨詢秦洪認為,對于創業板指來說,短線的壓力增強,因為資金流向出現了新的轉變,不利于創業板指的運行方向。假設一個相對理性的新增資金涌入A股,一面是前期反彈幅度大、股價與估值均高高在上的創業板,一面是估值相對合理,漲升幅度不大的主板市場,這個相對理性的新增資金自然會選擇主板市場。而且,一旦主板市場形成清晰的漲升趨勢,那么,那些持有創業板籌碼的資金也會考慮高位套現,涌向主板市場。所以,創業板指為代表的小盤股、小市值股的盤中震蕩或在所難免,周四的走勢可能只是預演。在操作中,建議投資者跟隨市場資金的流向而有所轉變方向,適量減持高高在上的創業板新股與次新股、新興產業股。同時,適量轉而出擊主板,尤其是金融股。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