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 2015-11-05 21:55:50
在融資融券余額重回萬億10個交易日后,兩市的成交額也再次突破了萬億大關,創2個半月新高。如果忘掉今年上半年的牛市和三季度的大跌,一切都像是去年行情的今日再現。在金融領漲而中小創分化的格局下,機構們又怎樣看待當下的行情?
今日指數平開高走,繼續大幅反彈,截至收盤,滬指報3522.82點,漲幅1.83%;創業板指報2564.72點,跌幅0.76%。兩市總成交金額為13735億元,和上一交易日相比增加4105.3億元,創2個半月新高。和昨日不同,資金開始回流券商、銀行、工程建筑、航空、煤炭、有色金屬等大盤股,而計算機軟件、電子信息、通信、鋰電池等創業板、中小板個股,出現明顯的資金獲利回吐。
今天盤面最大的變化是風格切換,金融股和一帶一路概念股引導的主板指數大幅拉升,卻引發中小創個股跳水。不過藍籌股中,中國太保和中國平安午后大幅回落,顯示金融股并非鐵板一塊。
金百臨咨詢秦洪認為,上證指數日K線圖留下一根長長的上影線,但仍然保持著強勁的攻擊態勢。而創業板指則在高估值壓力影響下而有所調整,市場的熱點有所轉向,這可能會引發A股短線出現寬幅震蕩走勢。
歷次“風格轉換”后,市場發生了什么?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