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5-10-27 22:12:38
瑞銀證券H股策略分析師陸文杰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我們預計將來3年左右(2016年到2018年),只算‘一帶一路’的國家,中國對外投資就能夠超過2000億美元。”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胡健
每經記者 胡健
“從中國的角度來講,我們預計將來3年左右(2016年到2018年),只算‘一帶一路’的國家,中國對外投資就能夠超過2000億美元。” 瑞銀證券H股策略分析師陸文杰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這差不多相當于沿線中小經濟體一年的GDP總量。
目前,已有近10個國家開始從戰略規劃層面積極謀劃,準備在“一帶一路”的平臺上和中國進行對接,還有很多國家已在積極行動。
分析人士認為,“一帶一路”建設是中國領導人在新的歷史時期提出的戰略構想,這一倡議與沿線國家經濟發展計劃和重大項目的成功對接有利于充分利用中國產能優勢,推動當地社會經濟發展。
在分析中國資本和產能走出去時,陸文杰說,各個國家所需要的不盡相同。不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中,基建不可忽略。從近期來看,未來的3~6個月里面,有3個東南亞的項目有可能會有比較大的進展,其中包括印尼雅萬高鐵,全長150公里,確定由中國鐵路總公司牽頭參與。
第二個項目是中國到老撾的中老鐵路,其中老撾段是400多公里,而中國段其實已在今年8月份開始開建了。
第三條是中泰鐵路的泰國段,全長800多公里,現在中國政府和泰國政府在積極的溝通當中,在未來6個月里啟動的可能性也很大。
瑞銀交通運輸及基礎設施行業分析師徐賓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對于中國鐵路建設公司來說,一方面這些海外施工項目的毛利率會高于同類型的國內項目,另外一方面,海外項目特別是有中國資金在背后支持的項目,現金流的情況非常好,對于營運資金的占用也比國內項目要小很多。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2013年中國對外投資有3個行業占的比重最大,分別是能源、交通基建設施和金屬礦藏等資源型投資。這3個行業加起來占到中國所有對外投資的72%。而今年上半年,這3個傳統行業占中國對外投資的比例降到了50%。
陸文杰說,房地產、IT和金融等行業的對外投資增長很迅速,這不單單是政府推動的結果,很多情況下,企業自主有這樣的意愿。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