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09 00:58:24
每經編輯|每經實習記者 陳晨
◎每經實習記者 陳晨
盡管A股市場近期跌宕起伏,但機構調研卻大踏步向前,希望通過調研找到被錯殺的優質標的。與此同時,上市公司也有通過接受調研向市場傳遞利好消息,穩定公司股價的訴求。
在此背景下,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不完全統計,近半月(8月24日~9月6日)共有218家上市公司獲機構調研。從行業分布來看,主要集中在醫藥、電子信息、機械行業和電子元件這四大行業,每個行業中都有15家及以上的公司獲機構調研。從題材來看,國企改革、軍工航天概念股又重獲機構青睞。
較此前半月激增五成
近期市場的非理性下跌正倒逼機構不斷加強調研,尋找優質標的,以“修復”前期受損倉位。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不完全統計,近半月共有218家上市公司獲機構調研,相比此前半月增加了近50%。
具體來看,醫藥、電子信息、機械行業和電子元件這四大行業最受關注。其中,獲20家及以上機構調研的上市公司達33家,占上周機構調研總數的15%;獲5家及以上機構調研的上市公司更是不勝枚舉,占比達55%。此外,以王亞偉、徐翔為代表的明星私募大佬也頻頻現身上市公司的調研記錄。
盡管機構調研熱點經常“隨機”切換,但自A股6月15日大跌以來,醫藥行業便成了眾機構的重點關注對象。6月下旬,醫藥行業上市公司頻遭機構“踏破門檻”式的調研。尤其是在8月18日,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于改革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的意見》,指出要進一步促進醫藥行業的健康發展,鼓勵研究和創制新藥,以及醫療器械的國產化后,機構投資者紛紛將目光投向醫藥行業。近半個月有多達30家醫藥行業上市公司獲機構調研,而且調研機構多在5家及以上,成為名副其實的“當紅炸子雞”。了解更多機構調研信息,請登錄微信公眾號:“火山財富”huoshan5188。
近半月,醫藥板塊下跌14.45%,遠超同期大盤跌幅(9.91%)。但長遠來看,醫藥行業的防御性和增長性是不容小覷的。齊魯證券指出,對2015年初到目前的醫藥板塊進行分析,醫藥板塊絕對收益率達43.4%,同期滬深300絕對收益率僅1.6%,醫藥板塊跑贏滬深300約41.8個百分點。
半月來,獲調研的醫藥行業上市公司中有20家獲5家及以上機構扎堆調研,其中樂普醫療于8月26日獲中金公司、理成資產、漢和資本等35家機構的電話調研,榮登半月來醫藥板塊調研榜首。調研中,公司主要介紹了上半年的經營狀況及產品研發情況等。同時,機構還詢問了公司非公開發行的情況國泰君安認為,樂普醫療定增落地,加速了心血管生態圈布局,其核心高管參與定增,彰顯了對公司發展的信心。
國企改革、軍工股受歡迎
近期,關于國企改革頂層設計方案將要出臺的消息此起彼伏,引起社會各界極大關注。而極為敏感的資本市場首先作出反應,國企改革概念暗流洶涌,成為近期市場關注的熱點。
從統計數據來看,近半月至少有逾10家有國企改革預期的上市公司獲機構調,其中若干家公司在調研后三天上漲超過10%,如中國海誠上漲24.23%,大冷股份上漲21.72%,廣州浪奇上漲13.70%。
另外,同樣作為今年改革重點的軍工航天板塊借助9月3日的閱兵著實火了一把,在8月27日、28日和31日三個交易日累計上漲17.5%。從調研情況來看,近半月機構共調研了16家軍工航天板塊個股。其中,多只個股在調研后的幾日內股價都有不同程度表現,如北方國際、飛亞達A、中信海直等個股在獲得調研后的2~3個交易日累計漲幅逾10%。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