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31 00:46:49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楊建 胥帥
◎每經記者 楊建 胥帥
近日,四大券商同時被證監會立案調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監管層在對中信證券高管層展開調查的同時,也在對證券、基金和期貨經營機構的信息系統接入進行地毯式排查整改。
中金所統計數據顯示,IF合約最近3個月的成交量同比去年增長近3倍。股指期貨的交易量突增產生了一系列問題,除券商審核不嚴外,配資問題也出現在股指期貨交易中,由此牽連出券商的IB業務(指證券公司接受期貨經紀商委托,為期貨經紀商介紹客戶的業務)亂象。為此,中金所連出三拳,加碼政策抑制過度投機。
券商IB業務亂象從生
中金所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6月到8月,以IF合約為例,在此期間成交量為1.259億手,而去年同期則為4487萬手,同比增長8107萬手。在此期間的持倉量為8.21萬手,而去年同期則為16.83萬手,同比減少8.62萬手。
股指期貨交易量突增產生了一系列問題,除了券商對投資者審核不嚴外,配資問題也出現在股指期貨交易中,除以網絡形式配資之外,甚至出現了一種名為股指吧、股指期貨俱樂部等以加盟形式的股指期貨配資公司,由此牽涉出券商IB業務的亂象。
就在證監會對4家券商立案調查的同一天,中金所對會員單位下發通知,要求明確禁止配資行為,嚴格落實金融期貨投資者適當性制度要求,不得為從事配資業務的客戶開設股指期貨賬戶,嚴禁客戶租借轉讓賬戶。
券商參與股指期貨,目的之一是對沖公司股票投資的風險,之二是通過IB業務介紹公司的證券客戶給期貨公司,賺取傭金,即機構或個人接受期貨經紀商的委托,介紹客戶給期貨經紀商并收取一定傭金的業務模式。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由于國內期貨業務規模較小,渠道數量也遠不及券商。因此股指期貨投資者相當部分是通過券商的IB業務開立的股指期貨賬戶,而券商也可以從中賺取一部分傭金。
政策加碼抑制投機
一位私募人士表示,券商引用的外部交易信息系統很有可能引入了高杠桿的場外配資,還可能有逃避我國監管的外部資金。由于市場對股指期貨現行規則質疑很大,認為正是空頭利用股指期貨的漏洞惡意做空,助長了市場的暴漲暴跌。
8月初曾有媒體披露,通過Homes或其他客戶端的專線接入,部分配資公司將由股票配資轉向股指期貨配資,且給予期指場外配資的杠桿率最高可達10倍。對此,證監會發言人曾在8月7日的發布會上回應,已注意到部分機構和個人借助信息系統開立虛擬期貨賬戶、代理客戶買賣期貨。
中金所在8月28日宣布兩項措施:上調股指期貨各合約非套保持倉交易保證金,自2015年8月31日結算時起,將股指期貨各合約非套保持倉的交易保證金全部調整為合約價值的30%;此外還將對異常交易行為嚴格監管,將股指期貨客戶在單個產品、單日開倉交易量超過100手的認定為“日內開倉交易量較大”的異常交易行為,進一步抑制股指期貨市場過度投機。
據記者了解,這并非首次,中金所曾于2015年8月26日采取一系列監管措施抑制市場過度投機,并于當天對152名單日開倉量超過600手、13名日內撤單次數達到400次、1名自成交次數達到5次,共計164名客戶采取限制開倉1個月的監管措施。
業內人士表示,監管措施政策實施三天來,股指期貨成交量有所下降,但投機氛圍依然較重,導致政策再次加碼。提高非套保持倉的保證金標準,能有效降低資金杠桿比例,可降低市場整體風險水平。而嚴格異常交易行為監管,能顯著抑制過度投機,進一步鞏固和加強監管效果。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