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自貿區開放度再拓寬 商務部推“26條”支招自貿區創新

每日經濟新聞 2015-08-30 23:19:49

《意見》共包括26條,分別在促進對外貿易轉型升級、降低投資準入門檻、完善市場競爭環境等方面對天津、上海、福建、廣東各自貿區的進一步“創新發展”做出了政策安排。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張雯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經記者 張雯

外貿促升級、投資降門檻、市場更自由,自貿區將享受到來自商務部新推出的“26條”政策紅利。

日前,商務部發布《關于支持自由貿易試驗區創新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共包括26條,分別在促進對外貿易轉型升級、降低投資準入門檻、完善市場競爭環境等方面對天津、上海、福建、廣東各自貿區的進一步“創新發展”做出了政策安排。

《意見》提出,支持上海自貿試驗區推進亞太示范電子口岸網絡建設,支持天津自貿試驗區探索建立綠色供應鏈管理體系,鼓勵開展綠色貿易,支持福建自貿試驗區促進對臺小額貿易規范發展,支持廣東自貿試驗區在CEPA框架下,進一步取消或放寬對港澳服務提供者的資質要求、持股比例、經營范圍等準入限制。

服務外包支持政策將擴至自貿區

借助商務部《意見》“大紅包”,此前服務外包示范城市所能享有的政策扶持,亦將灑向自貿試驗區。

根據《意見》,將認定一批特色服務出口基地,培育一批創新發展的服務貿易龍頭企業和具備較強國際競爭力的服務品牌,發展服務外包業務,研究將服務外包示范城市的支持政策擴大至自貿試驗區。

目前,國內有21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包括四個地方自貿區所屬的上海、天津、深圳和廣州,并將有序增加到31個。根據此前國務院公布的《關于促進服務外包產業加快發展的意見》,對于服務外包示范城市將強化政策措施,包括實行國際服務外包增值稅零稅率和免稅政策,加大財政支持力度等。

在當前“轉方式、調結構”的大背景下,發展服務外包產業成為產業結構調整的一大依托,在今年前七個月不甚理想的外貿數據之中,服務外包業務卻表現亮眼。

商務部數據顯示,今年1-7月,我國企業簽訂服務外包合同金額638.2億美元,執行金額478.6億美元,分別同比增長7%和12.3%。其中離岸服務外包合同金額402.8億美元,執行金額317.9 億美元,分別同比增長2.8%和9.6%,7月當月,我國企業新簽離岸外包合同金額60.1億美元,同比增長41.8%。

“作為信息技術服務外包占主導的我國離岸服務外包,在未來5年將保持不低于20%的速度增長”,商務部研究院國際服務貿易研究所所長李鋼認為,“我國在確定服務貿易發展重點領域時,應充分考慮我國的比較優勢現狀,大力發展人力資源、人力資本密集型服務貿易,這類服務貿易主要包括建筑服務、信息和計算機服務、咨詢服務、商務服務,以及離岸服務外包等。”

據了解,當前我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接包國,承接國外外包執行額由2008年46.9億美元增長到2014年的559.2億美元,國際市場份額由7.7%躍升到目前的近30%。

港澳服務提供者資質要求放寬

粵港澳三地地理相連,為廣東自貿區試驗更深度的對港澳合作開放提供了機遇。

2014年12月,國務院正式批復成立廣東自貿區,涵括深圳前海蛇口片區,珠海橫琴片區,廣州南沙片區。根據《意見》,將研究支持廣東自貿試驗區在《內地與香港/澳門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CEPA)框架下,進一步取消或放寬對港澳服務提供者的資質要求、持股比例、經營范圍等準入限制。

數據顯示,近年來來源于港澳的投資占到廣東全省外商投資總額的六成以上。

今年3月,《關于內地在廣東與香港基本實現服務貿易自由化的協議》正式實施,跟以往CEPA及其補充協議不同,《廣東協議》采用正面和負面列表的混合模式,表述內地在廣東對香港開放的措施,是內地首份以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的方式制定的自由貿易協議,開放的深度和闊度都超出以往的CEPA開放措施。整體來說,在《廣東協議》下,內地在廣東對香港服務業開放的服務貿易分部門達到153個,占全部服務貿易分部門的95.6%。

香港特區政府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梁認為,服務業是香港經濟的基石,占香港的本地生產總值超過9成。內地對香港服務業的進一步開放,除了有利香港業界開拓內地龐大的市場外,亦為香港的經濟注入持續發展的動力。

“在當前粵港澳三地越來越密切的合作下,廣東自貿區有很大可能在廣東省‘十三五’規劃中在服務貿易環節實現重要突破”,一位廣東當地觀察人士認為,“粵港澳三地主要的合作領域主要分布在金融服務、法律服務、港口物流、航空等行業,借助廣東自貿區的輻射作用,將幫助把這個現代服務業的網絡觸角伸進內地”。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目前廣東自貿區已 允許港澳服務提供者發展高端醫療服務,開展粵港澳醫療機構轉診合作試點,降低港澳資保險公司進入自貿試驗區的門檻,支持符合條件的港澳保險公司在自貿試驗區設立分支機構,對進入自貿試驗區的港澳保險公司分支機構視同內地保險機構,并允許港澳投資者在自貿區開留學中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記者張雯 外貿促升級、投資降門檻、市場更自由,自貿區將享受到來自商務部新推出的“26條”政策紅利。 日前,商務部發布《關于支持自由貿易試驗區創新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共包括26條,分別在促進對外貿易轉型升級、降低投資準入門檻、完善市場競爭環境等方面對天津、上海、福建、廣東各自貿區的進一步“創新發展”做出了政策安排。 《意見》提出,支持上海自貿試驗區推進亞太示范電子口岸網絡建設,支持天津自貿試驗區探索建立綠色供應鏈管理體系,鼓勵開展綠色貿易,支持福建自貿試驗區促進對臺小額貿易規范發展,支持廣東自貿試驗區在CEPA框架下,進一步取消或放寬對港澳服務提供者的資質要求、持股比例、經營范圍等準入限制。 服務外包支持政策將擴至自貿區 借助商務部《意見》“大紅包”,此前服務外包示范城市所能享有的政策扶持,亦將灑向自貿試驗區。 根據《意見》,將認定一批特色服務出口基地,培育一批創新發展的服務貿易龍頭企業和具備較強國際競爭力的服務品牌,發展服務外包業務,研究將服務外包示范城市的支持政策擴大至自貿試驗區。 目前,國內有21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包括四個地方自貿區所屬的上海、天津、深圳和廣州,并將有序增加到31個。根據此前國務院公布的《關于促進服務外包產業加快發展的意見》,對于服務外包示范城市將強化政策措施,包括實行國際服務外包增值稅零稅率和免稅政策,加大財政支持力度等。 在當前“轉方式、調結構”的大背景下,發展服務外包產業成為產業結構調整的一大依托,在今年前七個月不甚理想的外貿數據之中,服務外包業務卻表現亮眼。 商務部數據顯示,今年1-7月,我國企業簽訂服務外包合同金額638.2億美元,執行金額478.6億美元,分別同比增長7%和12.3%。其中離岸服務外包合同金額402.8億美元,執行金額317.9億美元,分別同比增長2.8%和9.6%,7月當月,我國企業新簽離岸外包合同金額60.1億美元,同比增長41.8%。 “作為信息技術服務外包占主導的我國離岸服務外包,在未來5年將保持不低于20%的速度增長”,商務部研究院國際服務貿易研究所所長李鋼認為,“我國在確定服務貿易發展重點領域時,應充分考慮我國的比較優勢現狀,大力發展人力資源、人力資本密集型服務貿易,這類服務貿易主要包括建筑服務、信息和計算機服務、咨詢服務、商務服務,以及離岸服務外包等。” 據了解,當前我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接包國,承接國外外包執行額由2008年46.9億美元增長到2014年的559.2億美元,國際市場份額由7.7%躍升到目前的近30%。 港澳服務提供者資質要求放寬 粵港澳三地地理相連,為廣東自貿區試驗更深度的對港澳合作開放提供了機遇。 2014年12月,國務院正式批復成立廣東自貿區,涵括深圳前海蛇口片區,珠海橫琴片區,廣州南沙片區。根據《意見》,將研究支持廣東自貿試驗區在《內地與香港/澳門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CEPA)框架下,進一步取消或放寬對港澳服務提供者的資質要求、持股比例、經營范圍等準入限制。 數據顯示,近年來來源于港澳的投資占到廣東全省外商投資總額的六成以上。 今年3月,《關于內地在廣東與香港基本實現服務貿易自由化的協議》正式實施,跟以往CEPA及其補充協議不同,《廣東協議》采用正面和負面列表的混合模式,表述內地在廣東對香港開放的措施,是內地首份以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的方式制定的自由貿易協議,開放的深度和闊度都超出以往的CEPA開放措施。整體來說,在《廣東協議》下,內地在廣東對香港服務業開放的服務貿易分部門達到153個,占全部服務貿易分部門的95.6%。 香港特區政府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梁認為,服務業是香港經濟的基石,占香港的本地生產總值超過9成。內地對香港服務業的進一步開放,除了有利香港業界開拓內地龐大的市場外,亦為香港的經濟注入持續發展的動力。 “在當前粵港澳三地越來越密切的合作下,廣東自貿區有很大可能在廣東省‘十三五’規劃中在服務貿易環節實現重要突破”,一位廣東當地觀察人士認為,“粵港澳三地主要的合作領域主要分布在金融服務、法律服務、港口物流、航空等行業,借助廣東自貿區的輻射作用,將幫助把這個現代服務業的網絡觸角伸進內地”。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目前廣東自貿區已允許港澳服務提供者發展高端醫療服務,開展粵港澳醫療機構轉診合作試點,降低港澳資保險公司進入自貿試驗區的門檻,支持符合條件的港澳保險公司在自貿試驗區設立分支機構,對進入自貿試驗區的港澳保險公司分支機構視同內地保險機構,并允許港澳投資者在自貿區開留學中介。
自貿區 開放度再拓寬 商務部 26條 自貿區創新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