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5-08-28 21:54:27
今日晚間(8月28日),中國遠洋(601919,SH)發布2015半年報,2015上半年,中國遠洋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18.97億元,較上年同期扭虧為盈。
每經記者 李卓
今日晚間(8月28日),中國遠洋(601919,SH)發布2015半年報,2015上半年,中國遠洋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18.97億元,較上年同期扭虧為盈。
不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公司營業外收入包含船舶報廢更新補助等政府補貼40.5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實際虧損20億元。主業上,集裝箱實現12.31億元的營業毛利;但由于波羅的海指數(BDI)平均值為623點,再創金融危機以來最低水平,中國遠洋干散貨航運及相關業務虧損較上年同期擴大。
今日媒體說明會上,中散集團總經理許遵武預計下半年BDI平均指數會在1100點左右,干散貨業績預期好于上半年。但就全年整體業績,中國遠洋高層今日均未做出具體預測,僅表示下半年三大板塊壓力依然不小,爭取在不確定因素下做好內功。
對于外界傳言中遠、中海已組建集團層面“改革領導小組”的傳聞,中國遠洋董事長馬澤華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求證時則未置可否。就公司繼續停牌事件,中國遠洋強調暫時依然沒有消息可對外發布。
集運普遍盈利
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綜合指數(CCFI)上半年平均值為970點,同比去年的1102點下滑12%。顯示集裝箱航運市場需求總體依舊疲軟,供過于求局面延續。不過,即便如此,包含馬士基航運、中國遠洋等航運企業在內的集裝箱業務依然普遍實現盈利。
財報顯示,集裝箱“量增價跌”的局面持續。2015年上半年,中遠集運實現集裝箱運載量479萬標準箱,同比增長6.79%;平均單箱收入4339元/TEU,同比下降1.7%。但受益燃油費等成本支出同比減少,中國遠洋集裝箱航運及相關業務上半年收入236.41億元,營業毛利12.31億元,兩大數字同比上年均略有增長。
不過,雖然國際油價下降,燃油成本同比下降28.1%,但在貨運量同比增長的情況下,貨物費、空箱調運費、中轉費及延伸服務業務成本等同比上升,導致集裝箱運輸及相關業務營業成本較上年同期增加9.2%。
中國遠洋表示,應對市場變化,將不斷完善區域內支線網絡,持續優化航線、貨源結構,采取措施努力推動運價恢復。2015年上半年,集裝箱無新運力交付。
干散貨持續虧損
一直被視作“靠天吃飯”的干散貨業務,持續受困低迷的BDI指數。
2015上半年,波羅的海指數(BDI)平均值為623點,較上年同期下降47.2%。創下金融危機以來最低水平。受此影響,中國遠洋干散貨航運及相關業務貨運量下降,收入為44.64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30.5%;營業毛利-10.19億元,較上年虧損進一步擴大(去年同期為-1.04億元)。
中散集團總經理許遵武在今日媒體業績說明會上表示,特別上半年進口鐵礦石、煤炭都是負增長,導致貨量季度低迷。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中散集團在長年虧損中確實也作出了市場優化。通過優化客戶結構、加大基礎貨源攬取以及即期貨源的開拓等措施,精細經營調度,緊盯航次安排、租約洽談及執行效果的過程監控,遠洋船隊完成航次租金水平大幅高出市場水平。
同時,散貨運輸及相關業務整體營業成本較上年同期減少10.46億元,降幅16.0%。其中,運力規模減少、國際油價下降,以及細化降速節油、通過招標或固定價等手段規避市場下跌風險等手段的有效運用,期內燃油費用支出同比減少29.9%。
中國遠洋總經理姜立軍表示,對干散貨的業務定位是抗周期能力建設和全球化水平的提升。許遵武預計下半年BDI平均指數會在1100點左右,略有回升;并且下半年經濟運行趨于穩定,比如刺激經濟穩定增長等具體措施,“一帶一路”以及人民幣匯率調整等都會帶動出口,這些都是利好因素。
將和中海繼續探討深入合作
8月22日,中國遠洋發布重大事項繼續停牌公告。此前,因中國遠洋控股股東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擬籌劃涉及公司的重大事項,公司股票已于8月10日起停牌。
外界的預期在于,與中國遠洋同時停牌的上市公司還包括中遠集團旗下的中遠航運(600428,SH),中海集團旗下中海集運(601866,SH)、中海發展(600026,SH),并且這三家公司也都發布了繼續停牌公告,引發市場關于兩家航運“巨頭”合并猜測的升溫。
甚至有消息稱,中遠和中海兩大航運央企的整合改革事宜,將在三個月內制定出初步改革方案。另外,兩大航運“巨頭”已經計劃組建集團層面的“改革領導小組”,小組由五人組成,包括中海集團董事長許立榮,中遠集團董事李云鵬在內的多位高層領導參與在內。
對此,中國遠洋高層今日均并未予以正面回應。
但值得一提的是,在干散貨業務方面,中遠、中海兩大集團已開始合作。就在今年5月19日,中遠集團旗下的中散集團與中海集團旗下的中海發展共同投資組建的中國礦運與巴西淡水河谷公司簽訂長期運輸協議,為公司提供了長期穩定收益。
許遵武今日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認為,從現在的干散貨市場環境看,加強合作、優勢互補、資源共享都是大趨勢,公司在這方面還會繼續努力。被問及中遠和中海是否還會深入合作時,許遵武表示其他方面也在探討和接觸,但還沒到可以公布的時候。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