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創8年最大跌幅 A股怎么了?

2015-08-25 01:25:07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梳理期指持倉變化的蛛絲馬跡,以及經濟基本面,分析此次大跌的根本原因及投資機會。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自6月15日開始下跌以來,滬指從5178點回到了3200點。昨日(8月24日)滬指大跌8.49%,創下8年來最大單日跌幅,也是1996年12月底設立漲跌停板制度以來第四大跌幅。當下的A股市場,似乎多頭已然毫無還手之力。但是,從期指IF1509和IH1509合約上,可以發現國泰君安席位開始大筆增倉多單,同時,破凈潮出現意味著底部開始臨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梳理期指持倉變化的蛛絲馬跡,以及經濟基本面,分析此次大跌的根本原因及投資機會。

《《《

市場動態

滬指跌8.49% 逾2000只股票跌幅超9%

◎每經記者 趙陽戈

又見黑色星期一。昨日(8月24日),A股市場用最暴力的方式宣泄了它的驚恐。滬指跳空大跌8.49%,擊穿7月29日3373.54點防線,2285只交易的股票中,近2200只股票跌幅超過了9%,占比約96%,反觀上漲的個股僅有15只。

同時,受到現貨市場走弱的影響,期指3個品種的全部合約昨日全部跌停,無一幸免。不過有意思的是,到了這個點位仍然有很多投資者沒有放棄一搏,其中,領頭羊國泰君安席位目前已然成為了滬深300期指和上證50期指主力合約的多頭領軍第一人,該席位曾經一度在6月份下跌初始和7月份上旬止跌前后表現出了驚人的準頭,這一次其預判是否能再度給市場帶來好運?

滬指跌8.49%創8年紀錄

氣氛突然又回復到了最壓抑的時刻。昨日滬指跳空開盤后大跌8.49%或297.83點,滬指直接擊穿7月9日3373.54點的防線,報收于3209.91點;深成指跌幅達7.83%,報收于10970.29點;中小板指數和創業板指數也分別下跌7.71%和8.08%。盤面上,昨日在交易個股共計2285只,跌停股票有2000只左右,市場熱度降至冰點。相比之下,兩市只有15只票收紅,這中間還包括了因高送轉等突發事件而上漲的徐工機械(000425,收盤價11.08元)等。

板塊方面,通達信統計顯示,ST板塊跌幅4.69%,排在漲幅榜第一位,權重板塊如銀行,下跌幅度最小的民生銀行(600016,收盤價7.92元),跌幅也達到了6.93%,中國石化(600028,收盤價4.99元)、中國石油(601857,收盤價9.51元)盤中雖然有拉升,但兩者最終仍然還是以8.94%和4.9%的跌幅報收,至于券商板塊,23只券商集體跌停,無一幸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昨日滬指下跌297.83點,跌幅8.49%,創出8年來的最大跌幅。數據顯示,2007年2月27日當天,滬指跌幅為8.84%。

據國金證券策略組統計,2002年以來,A股跌幅超過6%的情況共出現17次,次日有13次上漲,占比76%。但在2015年這一規律發生了變化,今年共出現6次跌幅超過6%,其中僅3次上漲。

國泰君安席位增持多單

現貨市場疲軟,期貨市場同樣孱弱。無論是滬深300期指、中證500期指、上證50期指的9月、10月、12月以及明年3月合約,昨日悉數跌停,其中IF1509合約報收于3132.2點,較現貨指數滬深300的3275.53點收盤點位貼水143.33點,較前一個交易日有所放大;IC1509合約報收于6523.6點,較現貨指數貼水482.59點;IH1509合約則貼水53.05點,點位收在2005.2點。

成交量方面,由于盤中早早跌停,昨日滬深300期指、中證500期指、上證50期指的成交量出現銳減,分別為140.04萬手、9.33萬手、23.69萬手,而前一個交易日的數據還分別有250.59萬手、19.43萬手、33.49萬手。至于持倉量,滬深300期指、中證500期指、上證50期指的數據分別為10.39萬手、1.91萬手、2.75萬手,3者較前一個交易日均有所上升。

昨日席位方面的數據變化,可能會帶給投資者一絲曙光。《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IF1509合約中,國泰君安席位帶領一眾多頭于昨日繼續加碼所持多單,該席位昨日加碼了1493手,總手數達到了10368手,遠遠超過多頭第二位的中信期貨席位所持5768手的數量;與國泰君安席位一起在該合約中加碼多單的還有招商期貨席位、申銀萬國席位等。與此同時,國泰君安席位還減少了837手的空單。國泰君安席位的活躍還不僅止于此,在IH1509合約中,該席位同樣以3403手的多單持倉位列多方第一把交椅,IC1509合約里,該席位的多單持倉也有810手,名列前三。

國泰君安席位的動態向來備受市場關注,此前,在這輪回調之初的6月15日,國泰君安席位曾經精準在當日猛增4330手空單以應對,下跌路途中,該席位也始終保持在萬手左右的空單持倉量,直到7月6日證金公司第一次亮相那天,該席位在主力合約中的空單才逐步減少,該席位在市場大方向的把握上,可謂進退有度。那么這一次,該席位的預判是否同樣掐得夠準?我們拭目以待。

《《《

焦點板塊

A股破凈潮來襲 市場底部臨近?

◎每經記者 黃霞

昨日(8月24日)A股市場大跌,兩市破凈大軍增至23只。市場分析人士認為,歷史經驗表明,破凈潮的出現,往往意味著大盤底部的臨近,同時部分破凈股已經具備較好的“撿便宜”機會。

破凈潮開始出現

昨日,兩市破凈大軍增至23只。從行業屬性看,破凈的23只股票以傳統行業為主,包括11只銀行股,3只鋼鐵股和3只煤炭股。值得注意的是,中信銀行等16只個股昨日股價較其每股凈資產高不到10%,若大盤繼續探底,這些個股同樣存在跌破凈資產的可能。

截至上周五收盤,兩市僅13只股票破凈,上周一僅農業銀行(601288,收盤價3.01元)破凈。歷史經驗表明,破凈潮的出現,往往意味著大盤底部的臨近。歷史數據顯示,2014年6月底,即本輪杠桿牛起漲之時,兩市有160余只個股處于破凈狀態。就行業分布而言,同樣以傳統行業為主。分析人士認為,只有在市場信心極度低迷時,破凈股數量才會出現大幅增加,此刻往往也是空方力量趨于釋放完畢之時。

資本市場全線下跌

回顧這一輪股市下跌的脈絡,還是要從去杠桿說起。6月中旬之前的牛市,給予市場強大助推力的正是杠桿資金,隨著杠桿資金的全面激活,股市也突破了一個個高點。但是,可以說“成也杠桿,敗也杠桿”。

進入6月份之后,A股市場高杠桿蘊含的風險,引起管理層的高度警惕,證監會開始嚴查相關的場外配資端口。從6月中旬開始,A股市場跌跌不休。

伴隨著利好頻出,7月伊始,市場信心開始有所恢復。但在8月24日,投資者又見證了A股市場上歷史性的一刻,大盤暴跌8.49%,創2007年2月27日以來最大跌幅。

與此同時,亞太股市全線暴跌,日經225指數收盤下跌4.61%,韓國金融服務委員會25日將開會評估股市,菲律賓股票交易所因技術原因暫停交易。

此外,商品市場也同步上演著一幕幕下跌。有市場人士表示,昨日滬指跳空向下突破年線,可以認為大盤已向整個市場宣告熊市已經來臨。

《《《

宏觀背景

宏觀指標不佳穩增長需政策護航

◎每經記者 劉明濤

A股暴跌,全球資本市場亦是一片慘相,如果說高估值、去杠桿導致股指最初的狂瀉不止,但在“國家隊”護盤之后,股市依舊下跌,那么,如此回調定然不是簡單的去杠桿、流動性缺失、投資信心不足的問題,而是更深的誘因所決定的。“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如今的經濟面低迷無疑才是風險背后的最大“元兇”。

遭遇通縮壓力

溫和的通脹有利于股市運行,通脹的加速會令流動性收緊,不利于股市。同樣,在通縮階段,初期通縮會令市場存有釋放流動性預期,利好股市,但如果通縮趨勢難以遏制,股市必將遭遇重挫。

今年以來,牛市在一片政策紅利預期中孕育而生,無風險利率不斷走低也讓更多熱錢流入A股,但在股市極度繁榮的時期,經濟宏觀數據并未有太大起色。

根據7月的宏觀數據來看,CPI環比上漲,但主要因素是鮮菜價格和豬肉價格上漲,而PPI降幅擴大,才成為當前股市的最大隱憂。

中航證券指出,PPI環比跌幅擴大至-0.7%,除外部價格下跌導致的輸入性通縮外,也反映了國內工業領需求弱勢,間接顯示目前投資拉動力度不足。CPI和PPI剪刀差持續擴大,反映產能過剩問題依然嚴峻,特別是部分中上游領域,產品價格下滑嚴重,盈利空間受壓,因此優化產能、減低成本、提升盈利是政策需要引導的方向。

廣發證券也表示,不可否認,國內目前的利率水平接近2000年以來的低位,但需要看到,隨著總需求的萎縮,國內制造業投資和地產投資增速正在持續下降,且已跌破(或接近)2000年以來的最低水平,而實業投資是最主要的資金需求方,投資力量的衰減將會抑制資金需求,并進一步壓低利率水平;另一方面,國內大部分工業品的價格也已跌破了2008年經濟危機時的水平,可以說目前“通縮”風險遠遠大于“通脹”風險,這也使得貨幣政策進一步放松的必要性提高。

經濟內生動力不足

全球經濟回暖乏力,甚至是持續下行,這對資本市場心理的打擊,不言而喻。

8月財新制造業PMI預覽值環比下滑0.7個點至47.1,創2009年3月以來新低,遠低于市場預期的反彈至48.2,連續兩個月下滑,為第六個月位于榮枯線下方。從PMI五個主要分項來看,除了供貨時間指數小幅上升外,其他分項均出現下滑,其中就業和新訂單指數下行幅度較大,明顯拖累了整體PMI指數。

申萬宏源認為,過去五年內制造業PMI指數的幾個低點基本都在48附近,近期指數出現快速下滑創出新低,為經濟托底成為燃眉之急。在經濟內生動力不足的情況下,穩增長需政策加碼護航,目前貨幣政策進一步放松的空間已經較小,財政政策發力將成為主要手段。

經濟下行的同時,隨著人民幣匯率已經跌至四年新低,新興市場國家貨幣全線面臨嚴峻貶值壓力。其中最為顯著的變動發生在哈薩克斯坦,其央行于上周四宣布放開對匯率的管制,允許匯率自由浮動,其國家貨幣堅戈于當天急速暴跌23%。此外,馬來西亞、印尼、土耳其、泰國、南非、巴西等國貨幣紛紛創下歷史低位。

招商證券稱,盡管貨幣貶值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改善出口,但激烈的國際競爭與疲弱的全球需求可能使其對出口的提振有限。另外,貨幣急劇貶值可能對本國的金融穩定性造成負面影響。首先,貨幣貶值可能使新興市場資本外流進一步惡化;其次,新興市場貨幣兌美元貶值可能增加美元債務負擔較重國家的信用風險;最后,盡管目前可能性較低,但如果局勢惡化為貨幣戰爭,將顯著增加全球實體經濟與金融市場的波動性。

不難看出,經濟持續下行不樂觀,以及本幣貶值等宏觀因素影響,對當前的資本市場已經造成極大影響,早已不是簡單的去杠桿,釋放高估值風險那般簡單。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跌幅 A股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