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19 01:20:55
鏈家地產分析師李巧玲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目前仍有半數三、四線城市房價處于下降狀態,其一、二手住宅價格環比指數均處于100點以下。全國房地產市場的表現并不能對實體經濟產生有效拉動作用,未來二線及三、四線城市仍需要鼓勵性政策。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胡健
◎每經記者 胡健
房價環比上漲步伐有所放慢。昨日(8月18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7月份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情況顯示,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下降的城市有29個,上漲的有31個,比6月份增加了4個,持平的有10個。同時,70城二手住宅價格同比綜合平均由上月的下降轉為上漲,漲幅為0.2%,這也是年內首次出現該狀況。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劉建偉解讀稱,7月份房地產市場總體延續上月走勢,新建商品住宅銷量比上月略有增長,房價環比繼續上漲,但漲幅收窄。
鏈家地產分析師李巧玲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目前仍有半數三、四線城市房價處于下降狀態,其一、二手住宅價格環比指數均處于100點以下。全國房地產市場的表現并不能對實體經濟產生有效拉動作用,未來二線及三、四線城市仍需要鼓勵性政策。
京滬深房價超去年同期
據鏈家地產測算,7月份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平均環比指數為100.16,70城房價已經連續四個月上漲。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7月份新房與上月相比,70個大中城市中,價格下降的城市有29個,上漲的有31個,持平的有10個,環比價格變動中,最高漲幅為6.3%,最低為下降0.7%。二手房與上月相比,價格下降的城市有18個,上漲的有39個,持平的有13個,環比價格變動中,最高漲幅為5.3%,最低為下降1%。
劉建偉介紹,從上漲城市個數看,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上漲的城市比上月增加4個,持平的城市比上月增加1個;二手住宅價格環比上漲的城市比上月減少3個,持平的城市比上月增加5個。
分城市看,一線城市房價環比全部上漲且漲幅仍然較高,絕大部分二線城市房價環比出上漲,但漲幅低于一線城市,大部分三線城市房價環比仍在下降。
劉建偉分析稱,大部分城市同比降幅進一步收窄。7月份,新建商品住宅與二手住宅價格同比上漲城市個數均比上月增加1個,分別為3個和5個;同比降幅比上月收窄的城市分別為61個和63個。
隨著房價環比連續上漲,大部分城市新建商品住宅的同比降幅逐漸收窄,而北京的新建商品住宅在7月份實現同比“翻紅”之后,成為繼深圳、上海之后第三個房價超去年同期的城市。
一線城市依然是房價上漲的“領頭羊”。在7月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方面,深圳以6.3%的環比漲幅連續8個月領漲全國;上海以1.9%的環比漲幅緊隨其后;北京和廣州分別以1.4%和1.2%的環比漲幅居第三和第四。
政策拉動作用減退
李巧玲表示,“3·30”新政出臺后,樓市迅速轉暖,4月開始出現連續上漲,當前漲幅僅低于2013年的次高漲幅。“年內累計漲幅已經居于高位,進入三季度,全國樓市上行速度放緩,一方面由于受前期利好政策影響釋放的需求逐漸消化。”李巧玲表示,另一方面部分城市量價上漲幅度過快也讓銀行謹慎起來,7月份深圳部分銀行就上調了首套房首付比例和貸款利率。
樓市上行速度放緩仍在延續。據偉業我愛我家統計,8月上半月,北京全市新建純商品住宅 (不含保障房)成交量為6018套,與上月同期相比下降了19%,成交均價為24620元/平方米,與7月相比下跌3.3%。下跌的還有二手房。
偉業我愛我家副總裁胡景暉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7月份以來,北上廣深一線城市樓市全面降溫,表明從“3·30”新政以來的一系列利好政策對樓市的刺激作用正在逐步消退。
部分二、三線城市還在高庫存的泥潭中掙扎,房價難覓上漲動力。據上海易居數據,在35個城市中,有三分之二的城市庫存出現了同比增長。其中西寧和煙臺庫存增幅較大,同比增幅分別達到27.2%和18%。
中國房地產協會原副會長朱中一認為,進入三季度房價漲幅將開始趨緩,在信貸等政策的支持下,自住性、改善性需求還會繼續釋放,今年的住宅銷售量應該好于去年。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