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人民幣是強勢貨幣的大趨勢沒有改變

2015-08-14 01:54:41

 每經編輯|作者為獨立經濟學家    

◎何志成

人民幣匯率突然間向下調整,讓全球市場為之驚愕。

13日,央行舉行新聞發布會,行長助理張曉慧表示,人民幣匯率下行屬于“偏差調整”,幅度大約為3%,目前已經校正結束;而央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易綱更明確表示,所謂“官方要求貶值10%以促進出口”是完全沒有根據的。

這一表態應該是對市場的一種安撫。但筆者在隨機采訪一些企業時,發現多數人對未來人民幣走勢仍一片迷茫,尤其是對目前期貨頭寸不知該如何處理,焦急地問:“6.5是不是人民幣匯率調整的底部?”

其實,本輪人民幣匯率調整早有信號。據筆者所知,一些地方銀行早在一個月前已經開始限制大型企業購匯。問題是,絕大多數企業對人民幣匯率升值周期沒有結束抱有頑固預期,很多出口企業即使做了對沖,但遠期結匯也沒有超過6.3的交割價格。可見,沒有預期、沒有準備,是這一次企業大面積受困的主要原因。

匯率很大程度上是一國國際競爭力的標志之一,但它既不是匯價越高越好,也不是越低越好,匯率最強大的競爭力應該是以市場化水平來衡量,敢于充分市場化的國家通常都具有較強的國際競爭力。

當然,市場化水平高低在很多時候也不是匯率本身所能夠決定的,小國、弱國很難有獨立的匯率。但人民幣匯率市場化是中國走向資本大國、強國的標志之一,因此必須成為人民幣匯率改革的目標,這一點,中國政府曾經反復強調,我們必須堅信不疑。

本輪人民幣匯率調整,應該說與未來加快人民幣國際化的考慮高度相關,隨后的一系列舉動都會證明匯率調整是國際化的必要步驟。對此,市場應該有強烈預期。

匯率的另一個重要作用是代表國家信譽,波動率太大,市場偏離度太高的貨幣匯率,肯定不會成為國際儲備貨幣。人民幣過去一段時間一直以強勢貨幣形象示人,很長時間以來都保持著最穩定、最堅挺貨幣的形象,雖然反映了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現實,向國際社會表現了人民幣的信譽度水平,但也逐漸與市場的需求產生了一定的偏差,并由此形成了貶值的預期。因此,主動調整,釋放壓力,應該是應時之舉。

明白了以上的道理,我們應該對未來人民幣匯率的大趨勢抱有更深刻的理解。

按照勞動力價值跨時空比較理論,如果未來中國的絕大多數產能仍然是加工業、重化工業,傳統農業,其匯率肯定還要向下調整,尤其是遠期匯率;相反,如果經濟能成功轉型,創新勞動價值占比增加,人民幣匯率將維持堅挺,甚至上行。

人民幣未來必將成為國際貨幣,這一點是不能動搖的,但在成為國際貨幣之前,人民幣匯率必須市場化。

市場化后的人民幣匯率肯定跟以往不同,也與現實不同,但它一定會反映中國經濟的基本面以及中長期經濟發展的大趨勢。如果我們相信中國經濟能夠保持7%左右的增長速度,我們就應該相信人民幣是強勢貨幣。 (作者為獨立經濟學家)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