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5-08-11 22:33:52
生鮮電商"最后一公里"的突圍戰隨著本來生活網的加入更加白熱化。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今日從本來生活網獲悉,其旗下生鮮O2O項目--本來便利正式上線。同時,本來生活網、本來便利攜手億邦動力網以及生鮮O2O上下游產業鏈企業共同發起了中國首家生鮮O2O產業聯盟。
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本來生活網副總裁、本來便利負責人戴山輝透露,本來便利的"最后一公里"物流采用眾包方式,目前主要由便利店自行完成,未來會考慮以平臺方身份為便利店引入社會化物流。
《每日經濟新聞》了解到,目前社區O2O市場已有愛鮮蜂、社區001以及京東到家等競爭者,幾乎都突出周邊商圈的概念主打快速送達,但眼下并非所有"玩家"都有觸及生鮮品類。而本來便利要做的事,是結合其生鮮電商及供應鏈基因,以生鮮為先發品類,通過便利店這一實體切口觸達社區O2O市場。
"近幾年雖然生鮮電商增長迅速,但依然有諸多問題限制行業發展。例如,生鮮標準化問題,高投入的冷鏈建設問題,生鮮高損耗問題,消費人群習慣培養問題等等。"但上述的生鮮電商現有困局并不僅僅是一個企業或者是幾個企業就可以解決的。
值得注意的是,生鮮O2O的入局門檻高。電商專家龔文祥認為,由于生鮮電商對于倉儲冷鏈配送,商品品控要求極為嚴格,市場已經形成了較高的行業壁壘,資金短缺、實力薄弱的初創公司將面臨極大壓力。先進入市場、已經站穩腳跟的企業則擁有先發優勢。
生鮮商品要做到一小時送達,需要便利店提前備貨。如果采購量控制不準,如何解決生鮮商品損耗?
"這就是生鮮O2O接下來要解決的非常重要的問題,這個問題可能要試行優化,"戴山輝回應《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稱,早期一些便利店做快餐商品同樣遇到這個問題,換做生鮮O2O,這點同樣是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即O2O分布式倉儲供應鏈和庫存怎么優化。
另一方面,便利店的主要特性是突出便捷而非性價比。引入相對高品質的生鮮商品,也會在商品定價上有反應。
在跟便利店合作時,如何考量價格因素可能帶來的影響?對此,戴山輝表示,零售O2O的特點是區域形態化,目前主要涉及三個市場:社區、商圈跟學校。不同市場、不同人群對價格的敏感程度有差異。"現在B2C電商打折等(方式)是常態,可以肯定的是,新的商業模式、新的產品進入之后,對于消費者來講都會享受到紅利。"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