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地產 2015-08-09 23:28:40
“炒車位”被封為21世紀最暴力賺錢機會,它真的比炒房炒股更賺錢?
每經編輯|區家彥
(本文原載于“邦地產”微信公眾號real-estate-circle)
最近,一輛幾乎一文不值,老到連馬達都不大能發動了的“準報廢”面包車,被一位衣著光鮮的神秘顧客,花6000元買走了。
據說,面包車的新主人已經擁有4輛豪車,包括一輛價值400萬元的法拉利和一輛價值200萬元的奧迪S8。他每天都把面包車停在小區的一個車位上,法拉利來了,再把面包車放到一邊去……
看得出來,這是個不缺錢的主,但他住的某高檔小區卻十分缺車位。因為小區車位早已經賣光了,只剩下極少數臨保車位,有錢也買不著。無奈之下,他只好出此下策,買輛面包車專門來占車位。
這樣的故事,在大城市其實并不少見。買車容易停車難,也使得停車位的價格被炒得接連翻番。
甚至有些人感嘆,炒股炒房都不如炒車位!車位才是21世紀最牛掰的投資品!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車位是剛需!
45萬元,可以買到什么?
一輛奔馳C級轎車、一套城市中心小公寓、一套商鋪的首付款……
但如果告訴你,現在花45萬只能買一個車位,元芳,你怎么看?
實際上,在經濟發達城市的中心城區,花幾十萬買一個車位,真不是什么新鮮事。
廣州市停車場協會就公開過一份“100個小區出售停車位”的價格統計,上面整個廣州車位價格在30萬~50萬元/個的占大多數,中心城區的一些豪宅項目,車位價甚至到80~90萬/個。
北京的車位一樣高!五環及五環以外的地下停車位售價都在15萬-20萬元/個;四環到三環間的車位基本在15萬-30萬元/個;城市核心區的高端項目車位則在40萬-60萬元/個,個別頂級豪宅的地下停車位甚至高達60萬-100萬元/個。
像邦爺這種,住在中心城區、有車無車位的業主來說,回家停車簡直是個噩夢:
小區的地面只有幾個流動車位,要到地下三層才有少量空置車位,還得每天先到先得!
更慘的是,小區周邊一公里之內沒有停車場,也沒有任何路面停車位。想停馬路上?交警叔叔可是從早到晚固定執勤等著你!
每天找車位不僅耗時、耗油,更耗腦!想過上有品質生活的人,要嘛干脆放棄有車生活,避免這種煎熬,要嘛只能買車位~所以啊,車位絕對是除房子之外的另一個剛需品.....
炒車位比炒房更賺錢!
車位和房子一樣,都是剛需,不過炒車位可能會更賺錢!
這可不是天荒夜談,根據滿堂紅提供的監測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廣州二手車位買賣均價為10657元/平方米,較2009年上半年的4922元/平方米上漲116%。
據克而瑞監控廣州市房管局的數據顯示,同期廣州新建住宅銷售均價漲幅為72%,車位售價漲幅高于同期新房售價。
中心的車位漲幅更是嚇死人!邦爺的一個朋友2008年在廣州濱江東路某樓盤買車位時,總價還不到12萬,今年年初有中介求購他的車位,報價已經達到45萬,漲幅275%!他所在小區的房子價格漲幅都才200%啊。
炒車位真是TMD暴利,而且未來可能更“狂暴”!
道理很簡單:汽車的生產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只要需求增加,汽車數量可以很快增長。但車位卻受制于土地的有限性,無法大量增加。結果必然是,兩者的缺口越來越大,價格增長空間越來越大.....
舉個例子,根據深圳新聞網的報道,截至去年年末,深圳汽車保有量已突破300萬輛,但經營性與非經營性停車場位僅94萬個。廣州的汽車保有量也到187萬輛,但停車泊位只有66萬個。
某市停車場協會會長就私下給邦爺說過:如果不想做“游擊隊”,趕緊買個車位吧,絕對比買股票靠譜!
但炒車位并非“包賺”
沒有只賺不虧的投資~如果你沒弄懂“炒車位”的游戲規則,隨便亂買,一樣會被套死!
首先,車位的區域價值差異非常大。
以廣州為例,真正緊缺的是城市中心區域的車位,外圍區域的車位供應量還是非常充足。比如,廣州番禺區車位供應基本就能達到1:1,并不緊缺。
所以,投資車位盡量朝著中心區域、豪宅區靠攏,自己要多去看看小區的車位供應是否緊張。
其次,雖然這幾年車位的漲價幅度可觀,但由于車位的地域性特征相當明顯(多為本小區的業主購買),導致二手車位的交易并不活躍。像廣州去年的二手車位交易量只有2000多個,這意味著即便你手頭上的車位表面上“升值”了,但如果找不到買家,也是紙面財富。如果是用于收取租金,目前車位的平均租金回報率不足3%,還比不上存銀行。
最后,車位二手買賣是按照商業地產征稅,需要繳納營業稅5.6%、契稅3%等。
此外,多數銀行不提供車位按揭貸款,只能提供消費貸款,利率較基準利率有所上浮,這意味著車位的購買成本比房子要更高。
由此可見,炒車位看起來更賺錢,但難度也比買房要大得多,如果你決心加入炒車位大軍,一定做好準備功課,培養出犀利的眼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