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嫌棄維保服務不賺錢 國內電梯品牌涉獵少

2015-07-29 00:50:59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丁舟洋    

◎每經記者 丁舟洋

近年來,我國電梯保有量以每年20%的速度發展,高速發展的背后,近日的“電梯吃人”事件不斷觸動著人們的神經。《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發現,不少電梯出現安全事故都是因為電梯維保工作沒做到位。維保行業“小、散、亂”的現象也備受從業者們詬病。

在電梯維保行業做了十多年的老白對記者表示,國內的電梯維保行業鮮見大企業身影。尤其是電梯制造商中,除了前八大國內大品牌以外,其余均很少涉足維保業務。

一位電梯行業研究人員認為,從國際電梯品牌的盈利情況來看,電梯維保服務能為公司貢獻50%以上的利潤。而中國自主電梯品牌卻遠遠沒有達到這一水平,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維保行業利潤微薄,國內電梯品牌拓展自保服務將是發展趨勢。

國外維保收入占比高

申萬宏源研報顯示,行業內電梯自保數量比率不足10%,而國外發達國家在50%左右。從市場份額上來說,電梯運營廠商占比25%,其余中小維保公司瓜分了剩下的75%。隨著公眾對電梯安全的重視,電梯維保市場秩序亟待完善。假設我國2015年電梯保有量達到400萬臺,每臺電梯平均每年維保費用5000元,則這部分市場空間為200億元。

“電梯后市場潛力巨大。”這是多位業內人士的共識。但我國電梯自主品牌爭奪維保業務市場的積極性卻并不高。上述研究人員表示,這很大程度由于電梯維保行業長期以來形成的低價、微利現狀,讓電梯公司不愿進入。而這又從另一方面導致我國的電梯維保行業市場主體多以中小企業為主,服務質量參差不齊。

事實上,在衡量電梯維保市場成熟度的諸多指標中,收入占比是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一項。業內人士認為,維保收入占比高證明維保市場業務多,群眾參與度高,普遍重視電梯維護保養。

公開資料顯示,發達國家維保收入往往接近50%甚至更高。以美國為例,2014年電梯市場總產出為180億美元,其中維保市場90億美元左右。對于國際大廠同樣如此,Kone電梯2014年維保收入占比32%;Otis更是接近60%。但國內維保市場收入占比明顯偏低,以國產電梯龍頭為例,江南嘉捷2014年維保收入占比8.67%;康力電梯占比8.39%;博林特在加上安裝收入后也僅僅是21%,尚未達到發達國家的一半。

電梯品牌自保成趨勢

上述電梯行業研究者表示,維保收入占國外電梯品牌營收一半以上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國外用戶普遍具有服務付費意識,維保行業較少有低價惡意競爭的情況;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發達國家的電梯建設程度已相對完善,在電梯制造商們新業務增長乏力情況下,拓展售后維保服務自然成為它們的發展路徑。

江南嘉捷年報亦分析,作為后周期行業的電梯,其新增需求與房地產景氣度密切相關。在全國房地產項目增長趨緩的時候,國內電梯新增市場也相應下滑,而電梯維保行業卻大有可為。

“電梯制造商提供自保,也是中國電梯行業的趨勢。”上述電梯行業研究者表示,隨著這些龍頭企業發力,電梯維保行業格局將發生變化。不過大公司的維保成本高,如何能扭轉物管單位的意識,讓他們心甘情愿選擇高質量、費用也較高的維保服務,是大型電梯公司面臨的問題。

此外,上述電梯行業研究者還認為,在大型電梯品牌發力維保行業的時候,中小維保企業并非就死路一條。大型電梯制造企業難以實現自建維保網絡全域覆蓋。很多維保企業的布點分散,無法做到快速反應到達現場。而立足本地市場的中小維保企業卻能迅速反應,只要不斷提升其服務質量,仍能取得較好的發展空間。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