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24 01:03:15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王辛夷
◎每經記者 王辛夷
7月23日,國家發改委發布《實施新興產業重大工程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2015年至2017年,新興產業重大工程包將重點開展信息消費、新型健康技術惠民、海洋工程裝備、高技術服務業培育發展、高性能集成電路及產業創新能力等六大工程建設。《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同時發布的《新興產業重大工程包年度實施重點和工作要求》(以下簡稱《重點和要求》),還對上述六大工程建設中的每一項都進行了詳細的年度任務安排。
新興產業工程包是國家發改委在原有七大投資工程包的基礎上新增的一個,并且也率先發布具體實施細則。
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在去年推出的七大工程包和六大消費工程基礎上,今年6月中旬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正式確定,新增新興產業、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現代物流、城市軌道交通4類新的工程包。
昨天國家發改委率先拆開了新興產業包,新發布的文件稱,通過政策引導和適當的投資支持,探索政府支持企業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的新機制,增強發展新興產業、新興業態的動力,拓展新的投資領域,釋放消費需求潛力,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新興產業投資方向十分明確,2015至2017年,重點開展信息消費、新型健康技術惠民、海洋工程裝備、高技術服務業培育發展、高性能集成電路及產業創新能力等六大工程建設。
在首先被提到的信息消費領域,發改委還確定從民生信息服務、空間技術應用和信息安全三方面入手,加快破解當前體制機制和傳統環境下民生服務的突出難題和政策瓶頸、突破一批關鍵技術,促進新技術和新商業模式的應用。
比如,發改委將擇優支持6個省推動養老機構信息服務平臺和社區公共服務綜合信息平臺建設應用,有序推進智慧社區建設試點,創新基層社會管理方式、增強社區服務能力,推動形成社區公共服務、志愿服務和便民利民服務銜接配套的社區服務信息化體系;利用物聯網、遠程健康監測等手段,實現養老機構與周邊社區居民的養老資源共享,拓展養老機構專業化服務惠及面,滿足養老服務需求、釋放養老消費潛力。
這是未來的一片“藍海”,國家發改委社會發展司副司長郝福慶表示,發展養老產業需要處理好市場和政府的關系。加強市場監管,通過完善政策、規劃引導,使得養老產業更好、更快地發展。
明確投資重點時間表
此次新興產業投資包不僅明確了投資領域,還清晰列出了時間表。
醫療健康信息共享試點應用就被規劃在明年。
由國家衛生計生委牽頭會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部門組織開展試點應用,該委擇優支持5個省推進區域醫療信息平臺建設,推動跨機構、跨區域、跨衛生業務的健康信息、就診信息互認共享和制度對接,促進優質衛生服務資源共享普惠,便利醫療就醫服務,推動醫療健康數據創新應用,拓展防治結合、醫養結合、健康咨詢等健康服務,培育壯大健康服務產業。
接下來的2017年,健康產業在信息消費領域的重點變為食品藥品安全信息共享試點應用。
將由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牽頭會同有關部門組織開展示范應用,利用物聯網技術、溯源技術等技術,加快食品藥品安全相關信息系統建設,強化食品藥品電子追溯,規范互聯網食品藥品交易行為,方便信息公開查詢。
接近發改委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新興產業投資將緊密與經濟新常態下產生的新需求相關,醫療、教育等公共服務消費領域是其中一條主線,這也符合發展社會經濟規律,列出時間表也是為了根據實際難易情況,有重點有步驟地推進。
新興產業投資也與國家戰略緊密相聯,發改委文件稱,2016年就將開展資源環境綜合應用示范,針對京津冀等地區節能減排、大氣和水環境變化、城市群可持續發展,在國土、環保、農業、水利、林業等領域開展綜合應用示范。
發改委文件顯示,今年圍繞促進區域創新轉型,推動北京、上海、天津等3省市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工作,加強區域創新支撐能力建設。
發改委稱,將結合落實區域改革試驗實施方案,建設若干國家工程實驗室(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支持一批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創新能力建設。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