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央行馬駿:強制環境信披或入《證券法》修訂版

2015-07-22 01:44:33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丁舟洋    

◎每經記者 丁舟洋

產業的發展離不開金融的支持,而我國正著力發展的綠色產業,卻面臨著金融支持體系缺位的現狀。

針對綠色產業投資回報率較低、融資渠道較單一、融資成本較高等問題,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以下簡稱綠金委)主任馬駿表示,目前我國對污染性產業投資過度,對綠色產業投資短缺背后的深層次原因,在于缺乏鼓勵綠色投資的激勵機制。

7月19日,馬駿接受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采訪,就綠金委提出的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14條建議做了詳細說明,其中就包括修訂上市公司環境信批制度的建議。

推動PPP綠色基金發展

NBD:綠金委的成立背景是什么?其主要工作有哪些?

馬駿:關于綠色金融問題在我國還是比較新的課題,最近一兩年才慢慢進入人們的視野。去年人民銀行牽頭與聯合國環境署可持續金融項目聯合發起了綠色金融工作小組,由國內40多位專家組成。在此基礎上今年4月成立了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政策支持研究是綠金委的重要工作內容之一。

不久前,首份《構建中國綠色金融體系》報告出爐,提出了構建中國綠色金融體系的框架性設想和14條具體建議。

NBD:這14條具體建議分別是什么?其推進效果如何?

馬駿:為明確政府機構和市場主體職責,可將14條建議分為機構建設、政策支持、金融基礎設施和法律基礎設施4類。

14條建議具體是建立綠色銀行體系、推動PPP模式綠色產業基金發展、大力推動對外綠色投資;健全財政對綠色貸款的高效貼息機制、制定允許和鼓勵公司及地方政府發行綠色債券的政策、建立IPO綠色通道;加快排放(污)權交易市場建設、建立綠色評級體系、推動綠色股票指數的開發和運用、建立公益性的環境成本核算體系和數據庫、建立綠色投資者網絡;在更多領域實現強制性的綠色保險、明確銀行的環境法律責任、證監會和證券交易所應建立強制性上市公司環保信息披露機制。

這些建議目前正在各領域逐步推進中,絕大多數獲得了相關部門的支持。預計在“十三五”規劃期間,完成綠色金融體系的構建。

綠色指數引導資金投向

NBD:“證監會和證券交易所應建立強制性上市公司環保信息披露機制”這條建議特別受投資者關注,能否為我們詳細解讀?

馬駿:上市公司披露環境信息是國際上的通行做法,全世界至少有20多家證券交易所強制性地披露環境信息。而且不僅是定性披露,還有定量的披露指標。

而我國由于缺乏強制性,只有20%左右的上市公司披露環境信息。未來在修改證券法的過程中,應強制性要求上市公司披露環境信息,并在部分行業先行啟動。這種披露,不是講幾句概念性的話,必須把投資項目的排放信息、減排數據詳細披露出來。

NBD:開發綠色指數和產品將對資本市場的資金流向產生什么作用?

馬駿:我們現在看到的上市公司指數,這是傳統的股票指數。傳統指數是根據上市公司的市值在各個不同行業所占比例算出來的。但是在中國污染性的行業企業上市很多,比如煤碳、鋼鐵、水泥、化工,所以傳統指數的污染性占比就很高。

問題在于我們的投資者是被動投資者。污染性企業在股票指數中的占比這么高,投資者就會把同樣比重的錢投入到這個行業里面。怎么辦呢?只有開發綠色指數,推動投資者開發綠色指數的投資應用,鼓勵資產管理機構開發多樣化的綠色投資產品。

事實上,綠色指數是能力建設的問題,不是政策改革的問題。沒有政策要求不允許做綠色指數或發綠色債等,中證指數公司已經在做這方面研究了,我們市場上也已經有幾個綠色指數了,但目前這些指數都還沒發揮作用。

所以現在問題的關鍵是怎樣把這些指數與具體的金融產品對接起來,與投資者們對接起來。光搞指數給人看看沒用,以后要讓長期的資金投資者,如保險公司、社保金、養老金等與指數公司、基金公司等綠色指數的構建者對接,讓實際的資金流通過多樣化的指數產品進入到綠色行業中去。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