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20 01:04:10
◎熊錦秋
近日,在多方穩定市場舉措下,A股持續大幅反彈,穩定市場目的基本實現。筆者認為,下一步重心應該轉移到如何從根本上促進市場健康發展,監管層出手不應以推動股市上漲為目的。
借穩定市場政策的掩護,目前一些上市公司開始炒作“中報擬推高送轉”等題材,甚至一些券商分析師也在推薦這類股票,公司股價持續上漲。總體來看,穩定市場行為讓一些泡沫股止住跌勢,一些個股連續無量漲停現象又開始上演。值得思考的是,現在主力或莊家自救推高股價,假若上證指數再次漲到5000點,又該如何收場?
此輪股市下跌之所以發生,原因之一是一些泡沫股估值太高,在連續大跌時,引發投資者對燙手山芋價值的懷疑;再究其根源,則是因為A股市場的基礎性體制機制、運作模式存在缺陷。
例如目前退市制度門檻太高,對上市公司缺乏實質威懾,垃圾股、殼公司在市場還占有相當高的比例,而借殼上市、重大重組隨意進行,反而讓它們在市場上相當吃香。此外,上市公司高送轉,這對上市公司和投資者權益根本沒有任何影響,但此類題材卻肆意炒作。正是這些“惡意”泡沫的滋生,才給市場帶來大跌風險。
此次股市大跌期間,證金公司充當類平準基金的作用,市場安全運行似乎多了一份保障,不過也不宜盲目樂觀。證金公司通過央行再貸款、商業銀行貸款、發行短融券等方式籌集了1.3萬億元,一方面為券商等提供授信額度用于券商股票自營,另一方面向公募基金申購主動性基金投資股票,維護市場穩定。
券商股票自營當然希望從市場高價退出,而證金公司自己買入的部分,自然也不愿意虧損出場。證金公司萬一出現巨額虧損,股東僅以其出資為限承擔虧損,這樣其他主體甚至包括全民都可能被間接卷入,股市風險可能擴散到其他領域。
穩定市場資金也會考慮部分適時退出。假若證金公司利用央行無限流動性支持來營造持續牛市,雖然其他任何市場主體都不是它的博弈對手,但這樣的牛市沒有什么意思。
穩定市場不僅要考慮現在該怎么救,還要考慮若證金公司停止伸手、甚至部分賣出股票撤出戰場,A股市場能否頂住。為更好地實施穩定政策,并讓其完美收場,筆者提出幾點建議:
首先,完善市場基礎性制度。可以說,如果A股市場基礎性制度沒有根本性變化,再來一次牛市,其結果也可能只是換批人套套而已,最終只能是醞釀一場新的危機。讓指數止跌反彈,這樣的穩定政策只能稱之為治標而不是治本。
為此必須改革完善上市公司治理、上市公司退市、借殼上市、重大重組等制度,推動上市公司以提高經營業績為唯一宗旨,提高市場內生財富能力;同時加大對市場操縱(多頭和空頭操縱)、內幕交易等違法違規行為的打擊力度,重點防止垃圾股、題材股發起新一輪泡沫炒作。
其次,放手讓多空按照既定游戲規則博弈。市場由多頭和空頭組成,沒有空頭、做多也就沒有交易對手,政府穩定市場不能把空頭作為假想敵,這也相當于把市場作為假想敵。目前市場已基本度過流動性危機,政府應該相信市場、重視股指期貨、融券等做空機制對推動市場發現價格的重要作用,放手讓市場多空博弈。
最后,對證金公司運作需要盡快建章立制。既然目前證金公司承擔部分平準基金的職責,那么就要規范運作,不能只是單向持續注入流動性。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