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熱點公司

每經網首頁 > 熱點公司 > 正文

電商進農村 200縣獲20億專項資金扶持

每日經濟新聞 2015-07-13 00:17:10

阿里巴巴研究院的調查數據顯示,全國有800多個貧困縣,在淘寶上過億成交的已經有超過20個。站上“互聯網+”風口,“電商扶貧”成為多地政府開出的“精準扶貧”藥方。

 

每經記者 張雯

山大溝深、交通不便,隴南是一個典型的貧困地區。而通過“電商扶貧”,隴南全市已開辦網店6000多家,農產品網上銷售超過10億元。

事實上不僅是隴南。阿里巴巴研究院的調查數據顯示,全國有800多個貧困縣,在淘寶上過億成交的已經有超過20個。站上“互聯網+”風口,“電商扶貧”成為多地政府開出的“精準扶貧”藥方。

近日,財政部、商務部公布了2015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工作的200個示范縣名單,中央財政計劃安排20億專項資金進行對口扶持。而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目前已有山東、甘肅、河北等多地印發“電商扶貧”文件,將通過在貧困村設立電商扶貧實驗基地、采取“平臺+園區+培訓”等方式,整合貧困地區優勢產品對接市場。

多地設“電商扶貧”平臺

在甘肅,率先發起“電商扶貧”的隴南已經樹立了一個標準“榜樣”,接下來,甘肅將在58個貧困縣市區、225個特困片帶推進電商建設,并擬于2017年使全省70%以上的貧困鄉都實現利用電子商務銷售當地特色產品。

中國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汪向東認為,電商扶貧就是將互聯網時代日益主流化的電子商務納入扶貧開發工作體系,作用于幫扶對象,創新扶貧開發方式,改進扶貧開發績效的理念與實踐,電商扶貧既可用于一業、一地、一事,又可同時用于或輻射到多業、多地、多事。

“以蔬菜為例,小散戶農民往往以生產了賣不出去便自己消費掉為目的,收入受限,但他們發展電商之后,也就是說用手機上網,點一點手機,很簡單就可以看到采購方需求,實現生產與銷售的直接對接”,一位在北京從事蔬菜電子商務平臺運作的負責人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電商扶貧首先需要的是硬件鋪設好,還要有人給農民帶頭”。

在山東淄博市最近印發的《淄博國家扶貧改革試驗區建設實施方案》中,也對“電商扶貧”作出了規劃,下一步將在部分貧困村設立實驗基地,采取“平臺+園區+培訓”方式,通過興辦電商交易平臺,構建面向電商的產業體系。

而在河北易縣,則期待將電商事業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現精準扶貧,并與一畝田集團達成“電商扶貧”戰略合作。一畝田集團對外關系副總裁王昳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一畝田將開展針對農業產業者的信息化培訓、農產品溯源體系建設、農產品流通大數據分析、農產品貿易對接等工作,攜手打造集規模化生產、標準化品控、特色品牌為一體的“京津綠色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

20億資金扶持農村電商

近日,財政部、商務部公布了2015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工作的200個示范縣名單,中央財政計劃安排20億專項資金進行對口扶持,發展當地農村電子商務。

根據安排,2015年的20億專項資金將全力扶持中西部地區,特別是革命老區的農村電子商務發展,資金的使用重點向建設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傾斜。希望通過財政資金的引領、鼓勵,帶動更多企業和社會資本進入農村電商發展,培育農村電商生態環境。

在新公布的200個示范縣中,中西部縣區占82.5%,貧困縣占比超過43.5%,贛南、黔東、隴南、陜北等革命老區成片上榜。這是財政擇優支持中西部省份和革命老區的舉措,試點每縣將撥款1000萬元,并將對考核達到要求的示范縣在2016年再扶持一年。

專項資金將被規范在三個方面使用:一是建立完善的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二是用于支持縣域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和村級電子商務服務站的建設改造;三是用于支持農村電子商務培訓。

“農村基礎設施差、物流成本高等,通常被認為是制約農村電商發展的主要問題,但我們在調研中發現,實際上大家更應注意到電商扶貧培訓效益問題”,甘肅行政學院決策咨詢部主任周克全認為,“作為經濟欠發達省份,電商人才的稀缺是普遍現象,而在培訓中,應提升培訓課程的針對性,如針對地方政府官員的培訓,主要目的是提高其對電商以及電商扶貧的認知度。”

 

責編 趙慶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記者張雯 山大溝深、交通不便,隴南是一個典型的貧困地區。而通過“電商扶貧”,隴南全市已開辦網店6000多家,農產品網上銷售超過10億元。 事實上不僅是隴南。阿里巴巴研究院的調查數據顯示,全國有800多個貧困縣,在淘寶上過億成交的已經有超過20個。站上“互聯網+”風口,“電商扶貧”成為多地政府開出的“精準扶貧”藥方。 近日,財政部、商務部公布了2015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工作的200個示范縣名單,中央財政計劃安排20億專項資金進行對口扶持。而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目前已有山東、甘肅、河北等多地印發“電商扶貧”文件,將通過在貧困村設立電商扶貧實驗基地、采取“平臺+園區+培訓”等方式,整合貧困地區優勢產品對接市場。 多地設“電商扶貧”平臺 在甘肅,率先發起“電商扶貧”的隴南已經樹立了一個標準“榜樣”,接下來,甘肅將在58個貧困縣市區、225個特困片帶推進電商建設,并擬于2017年使全省70%以上的貧困鄉都實現利用電子商務銷售當地特色產品。 中國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汪向東認為,電商扶貧就是將互聯網時代日益主流化的電子商務納入扶貧開發工作體系,作用于幫扶對象,創新扶貧開發方式,改進扶貧開發績效的理念與實踐,電商扶貧既可用于一業、一地、一事,又可同時用于或輻射到多業、多地、多事。 “以蔬菜為例,小散戶農民往往以生產了賣不出去便自己消費掉為目的,收入受限,但他們發展電商之后,也就是說用手機上網,點一點手機,很簡單就可以看到采購方需求,實現生產與銷售的直接對接”,一位在北京從事蔬菜電子商務平臺運作的負責人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電商扶貧首先需要的是硬件鋪設好,還要有人給農民帶頭”。 在山東淄博市最近印發的《淄博國家扶貧改革試驗區建設實施方案》中,也對“電商扶貧”作出了規劃,下一步將在部分貧困村設立實驗基地,采取“平臺+園區+培訓”方式,通過興辦電商交易平臺,構建面向電商的產業體系。 而在河北易縣,則期待將電商事業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現精準扶貧,并與一畝田集團達成“電商扶貧”戰略合作。一畝田集團對外關系副總裁王昳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一畝田將開展針對農業產業者的信息化培訓、農產品溯源體系建設、農產品流通大數據分析、農產品貿易對接等工作,攜手打造集規模化生產、標準化品控、特色品牌為一體的“京津綠色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 20億資金扶持農村電商 近日,財政部、商務部公布了2015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工作的200個示范縣名單,中央財政計劃安排20億專項資金進行對口扶持,發展當地農村電子商務。 根據安排,2015年的20億專項資金將全力扶持中西部地區,特別是革命老區的農村電子商務發展,資金的使用重點向建設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傾斜。希望通過財政資金的引領、鼓勵,帶動更多企業和社會資本進入農村電商發展,培育農村電商生態環境。 在新公布的200個示范縣中,中西部縣區占82.5%,貧困縣占比超過43.5%,贛南、黔東、隴南、陜北等革命老區成片上榜。這是財政擇優支持中西部省份和革命老區的舉措,試點每縣將撥款1000萬元,并將對考核達到要求的示范縣在2016年再扶持一年。 專項資金將被規范在三個方面使用:一是建立完善的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二是用于支持縣域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和村級電子商務服務站的建設改造;三是用于支持農村電子商務培訓。 “農村基礎設施差、物流成本高等,通常被認為是制約農村電商發展的主要問題,但我們在調研中發現,實際上大家更應注意到電商扶貧培訓效益問題”,甘肅行政學院決策咨詢部主任周克全認為,“作為經濟欠發達省份,電商人才的稀缺是普遍現象,而在培訓中,應提升培訓課程的針對性,如針對地方政府官員的培訓,主要目的是提高其對電商以及電商扶貧的認知度。”
農村 電商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