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太極集團“十年千億”棋局:太極水只是大健康戰略敲門磚

2015-07-08 01:01:55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江然 實習記者 周恒    

◎每經記者 江然 實習記者 周恒

走在大健康的路上,太極集團正在力推主打養生的太極水,并定下了5年內實現“賣水”百億的目標。在廣闊市場空間誘惑以及傳統醫藥行業增長受限的雙重作用下,各大藥企陸續開始重金布局大健康,像太極一樣站在轉型路口的藥企不在少數。針對太極水,太極集團水事業部一位高管將之形容為,進入大健康領域的一塊敲門磚。

但要明確的是,想在門后的世界生存,還需付出努力的探索。

太極水被隆重推出,顯示出太極集團對大健康延伸產業鏈的堅定。實際上,太極集團早在2011年就提出了“十年千億”的目標,而包括太極水在內的大健康產業將占這個目標的兩成——太極集團擬實現太極水一百億元,其他大健康相關產品一百億元的“雙百億構想”。“這是我們3~5年的中期目標。”太極集團總經理鮮亞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不過,我們以醫藥為主的方向不會變,健康產業是一個很大的補充。”

作為傳統藥企,太極集團近年來也遭遇了行業增速放緩、監管趨嚴等制約,并一直在尋找新的增長點。“太極應該說是產業升級擴展,或者也叫轉型,從傳統醫藥進入到大健康。所以我們常說,太極水是一個敲門磚的產品。”太極集團水事業部一位高管對記者說。

太極的“雙百億”構想

6月17日,太極水被太極集團“隆重推出”。此時加入高端水混戰,背后的邏輯是什么?

上述水事業部高管直言,“整個行業競爭很激烈。大家都看到大健康這個蛋糕很大。這是形勢需要,大環境與企業發展都需要。”“要突破業績天花板,必須通過多元化。最佳方法就是延伸品相。”中國食品商務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指出,“所以太極提出大健康概念是與時俱進。”

實際上,在太極集團“十年千億”規劃中,醫藥工業要達300億元,醫藥商業為700億元。而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在這千億規劃中,以太極水為首的大健康產品占有不小比重。

早在2013年,太極集團就提出了集團“下一步重點定位放在‘大健康’產品”上,要從單純的醫藥營銷轉向大健康服務模式。而在其2015年工作指南中,“太極水、健康品、民族藥和電子商務等確保完成7億元”被列為重點工作。與此同時,太極集團還提出加快具有太極特色的大健康產品的研發力度,“利用‘太極’品牌、技術、管理和設備優勢,推動太極大健康品迅速占領市場。”

除現有的產品外,太極集團還將開發不少新產品。太極集團總經理鮮亞在不久前公開表示,“我們的目標是大健康產品在太極集團占半壁江山,打造雙百億。”

此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太極的大健康產業不僅包括養生食品,還包括養生旅游業、養老養生產業等。

藥企紛紛涌向大健康

值得注意的是,布局大健康的藥企,遠不止太極集團一家。云南白藥、石藥集團、盤龍云海……據北京鼎臣醫藥咨詢負責人史立臣團隊測算,全國有80%以上的藥企都在布局大健康產業。

藥企為何扎堆布局大健康產業?多名業內專家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近年來,醫藥行業競爭日趨激烈,加上新醫改政策逐步完善,政府對藥品生產、價格調控均大大加強,藥企的營收和利潤上漲遭遇瓶頸,相比之下,大健康產業則市場前景巨大。

2013年10月,國務院印發《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蓋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務業體系,健康服務業總規模達到8萬億元以上。

延伸產業鏈、布局大健康領域,太極集團并不是先驅者。但縱觀藥企涉足制水的公司如貴州百靈,并未在該領域中獲得很好的市場份額。同樣,云南白藥的牙膏和廣藥集團的王老吉,是大健康品中的佼佼者。但此后三精雙黃連牙膏、獨一味牙膏紛至沓來;功能飲料領域,修正藥業斥資打造功能茶飲“修真茶園”品牌、哈藥集團推出水飲料和苗條淑女瘦身飲料等產品,雖扎堆上市,卻難談成功。

前瞻產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嚴超波曾表示,云南白藥的成功,是包括調研、產品、渠道、營銷和推廣在內的多方面成功所共同構成的,這才能從高露潔、佳潔士等國外巨頭的壟斷中擠出一片空間。他認為,大健康產品在藥店中可能會獲得一部分市場份額,但走出了藥店,在與傳統日化直接競爭的情況下會不堪一擊。

而在史立臣看來,藥企做大健康產業,應首先注意與主營業務對接,“如云南白藥,做牙膏成功即是因為其和主營業務對接,洗發水則沒有,因而難以成功。”其次,擴展業務單元必須和醫藥行業對接,否則藥企優勢難以發揮,“如廣藥王老吉,和降火對接,效果就不錯。”此外,史立臣還表示藥企跨界輕易不要進入快消品行業,醫藥行業和快消品行業管理不同,如果用管藥的思維管理消費品,會遇到很多問題。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